第四十三章 共工持剑笑仁雄 往事断肠难回首(三)
信笔行书2025-07-02 21:204,643

  春来秋去,辗转十余年。

  小公共已然长大成人,炎帝军中也多了一员文韬武略,能征善战的年轻少将。这个时候,他和普通的少年一样,情窦初开。

  有一战,他赢得大胜,炎黄二帝大喜,让他回到府门休养数月。共工一听,备好马匹,连夜赶路,回到了自己家中,去探望十余年未曾见面的母亲。他日夜兼程,快马奔了一日一夜,还是晚了一步。回到家门时,母亲已经睡着。

  这时有柳氏有一个名叫翠儿的贴身丫鬟还没就寝。共工除去戎甲,要她去备水,准备好好洗洗身上的风尘。这些天,连日奔波,大胜而来,早已疲惫不堪,进入木盘,还过多久便沉沉睡着。深夜,在他迷糊中醒来时,忽然发现一名长得甚为清秀丫鬟正睡在自己床侧,而木盘不胫而来的到了自己卧室。原来昨日洗浴更衣,全是此女所为,他在心怀感激的同时,也不禁心猿意马。

  之后的日子,他每每与娘亲闲聊,都情不自禁的偷偷望她身边的翠儿一眼。这儿女情长之事,柳氏作为孩子的母亲如何不晓他的心思,她知道孩儿脸薄,不肯说出来。于是将计就计有意无意的撮合他们俩。

  共工见他翠儿聪慧乖巧,温柔贤淑甚是喜欢。翠儿见共工高大英俊,谈吐不凡更是芳心暗许。两人经过这段时间朝夕相处,情爱甚殷,大恨相见甚晚。共工每每提到国家大事时,翠儿就会坐在一旁静心聆听,有时翠儿说出一些愁心小事,共工也会悉心开导,温言逗乐,直到她喜笑颜开方才满意。

  数月休假弹指一般。两人念念不舍,言辞不尽的离别。

  那时的共工从小到大,常常暗自思问,人间什么才叫爱?但在他潜意识中隐约感觉,爱便是父亲的家法责罚,爱便是母亲不知情由的落泪。

  直到翠儿的出现,他才真正的知道,人世间的爱原来是那种血肉相连,痛及连心的感觉。翠儿的出现也因此,短短数月时间便占据了共工整个心头,占据了他白纸一样纯朴天真的整个心房。

  回到军营,共工与她你一封,我一封的快马传情。他在每有机会便以探望母亲为由,回家与她相见。这数别数离两手饱受相思之苦,离别之痛,相互间的情爱早已到了不可羁勒的境地。

  这一件事,终于传到了祝融的耳边,他暗中派人将翠儿强行逐出府外,任她自生自灭。柳氏见有人强行挟着翠儿走,她拦住士卒,百般劝阻。

  但是她的婉言恳求,哪里抵得过祝融下达的锵锵严令。事情传到共工耳朵里,他惶恐中连派人搜寻,幸好在一处山林里,有惊无险的找到了翠儿。

  两人共经患难,总算雨过天晴。在橘林间立下了山盟海誓,只愿此生此世相亲相爱,不再分离。

  共工心想:“父亲既然知道了这件事,何不向他当面表露,澄明一切?”,对翠儿说道:“翠儿,我对你的深爱真挚,至死不渝,你先在我军帐周边的居民附近借住几日,待我再次回来之时,也就是我亲自抬轿,娶你入门之日。”

  翠儿听到,芳心万分窃喜,又有些惊恐难安,道:“共工大哥,祝融将军那么凶,我担心你求恳不成,反遭不测。”

  共工轻轻拂过他的秀发,笑道:“虎毒尚不食子,更何况我的父亲,他虽严厉了些,但我一直都对我很好。你知道么,有一次还是我很小的时候,我对他说我已经想好了出兵破敌之法,但看看他是怎么行兵布阵攻打敌军的。结果父亲连夜爬了起来,带了千名精兵,获得了大胜。他那个时候还夸我说‘好孩儿,你这击其暮归,趁夜偷袭之法,比父亲的计谋还要好。’。”

  翠儿放下心来,笑道:“那个时候你才多大啊,便是这么厉害了。”

  共工将她搂入怀中,温言说道:“隔了这么多年我早记不清了。我只记得那天早上父亲要教我《六合断天剑法》,我没有练好,给他饱饱的打了一顿。”

  两人连绵别词,终于还是分离了。共工叫来了一名士兵,将翠儿交给她,要那名士兵好心看护,帮她寻找可以借宿的屋子。

  深夜,苍穹如墨,风云大作。

  主帅军帐中。

  共工道:“父亲,近来身子可好?”

  祝融笑道:“孩儿,这些年,你越来越孝顺,也越来越懂得为父的苦心了。”

  共工跪在地上,拜了拜,道:“父亲,孩儿有一事恳求。”

  祝融轻笑道:“孩儿,是何等重事让你这么认真,但说无妨。”

  共工脸上一红,道:“孩儿喜欢上了一名女子,还请父亲给孩儿赐婚婚配。”

  祝融脸色一板,沉着声音说道:“你说的是那个低三下四的丫鬟?”

  共工笑道:“是啊,她虽然只是一个丫鬟,她很好,对孩儿也很好。”,说到这里,那一名文武双绝,满腹兵略的堂堂干将,竟然如多情小儿一般,羞涩脸红,默然垂头。

  祝融见他将心中所学兵略奇谋,用于儿女之事,竟而深溺其中,在他看来此事非但悲惋之极,也是不孝之极。脸色一沉,青铁着脸喝道:“我当你不知道,有意提醒你,你居然知错还犯?身为名门大将,怎能与侧房丫鬟生有恋情。大好闺女比比皆是,你为何这么执迷不悟,这等恶事,若是传了出去,会遭天下人笑话的。”

  共工见到父亲这般声色俱厉的喝叱自己,心中大吃一惊,颤声求恳道:“孩儿不怕,孩儿与她情真意切,天地可鉴,而且……而且……”,提到那个令自己魂牵梦绕,满心深爱的女子,惊慌惶恐的脸上,不意流露出一丝温馨甜蜜的笑意,“而且,她温柔贤淑,知情达理,在孩儿心中,远远胜过那些武艺高强,驰骋沙场的将门虎女。”

  祝融冷哼了一声,怒道:“我看你是中了那名妖女的迷惑,中毒已深,居然忤逆尊长。你认为自己长大了,身为大将,别人就管不了你了,是也不是。”,对门外侍卫喝道:“来人,把本将军的火凤焚世杖拿来。”

  祝融想着自己苦心调教的麟儿,今日一再出言忤逆自己,心中气愤难当。手中握了火凤焚世杖,便是一杖打去。所谓爱之深,才责之切,这般严刑原本为了他好。他愤怒之下,出力奇大,共工跪在地上,一不出声求恳认错,二不运劲抵御,才只击出了三杖,打得他背后,肩上皮开肉绽,鲜血直流,祝融看到,心中好生怜惜,但见一副坚定不屈的样子,心中替他伤感。

  眼见孩儿身上伤势严重,若再打下去,难免会留下一身病根子。大声喝道:“你乃龙门虎将,应以国家大事为重,现在贼寇发难,大军在前,你怎能想这些不关紧要的儿女私事。你身为大将,就当以身作则。如果军中人人都像你这般,那……那还成何体统?”

  共工自幼受他熏陶,自知大战之际,分心与儿女之事,却是是大不应该。满脸惊慌,跪在地上连磕了三个响头,道:“父亲,您教了我一身的本事,孩儿心中知晓,不敢忘恩。孩儿从小到大对父亲言听计从,没有丝毫逆念。自参军以后,前后打了三十余仗,众将皆有成败,但是孩儿从未兵败,也算是为国家社稷出力不小。孩儿不求回报,不计得失,只愿在这一件事上父亲您能听孩儿一言,成全了孩儿?”

  祝融听他这么一说,胸中更是怒火大炽,本欲再给他几杖,将这个冥顽不灵的痴儿打醒,但看到他身上的伤势,只怕他已经狠下心来,立下了死志。踌躇无计间,来回踱步,胸口气息难平,“唉……”的大叹了一口气,坐到在茶几上,只手撑额,极为伤怀。

  共工见到父亲为了自己伤神,心中自怨自恨,但他对翠儿深爱铭心,又如何可以忘却。连忙跪行在他面前,道:“父亲,您刚才不是说要破阵杀敌么,孩儿已有了破敌之法。”

  祝融听到一惊,抬起头来,展眉道:“什么?刑於那厮狡猾心细,是征战多年的老将。如今他据守不出,我等诸位大将费尽苦思,用了一切办法也不能诱使他出来,你有什么良策?”

  共工道:“破敌之计孩儿了然于胸,我可与父亲立下军令状。十日之内,不能攻陷蚩军,我便提着自己的人头来见你。事情如果成了,你可要答应孩儿这门亲事。”

  祝融作为一名征战沙场的老将,独以攻城掠地作为生平快事,听他这么一说,对他来说就像是好酒之徒,多日不饮,忽然见到一坛美酒,芳香扑鼻,甘冽无比,却不能举坛痛饮,不免将此作为心头的一大感慨恨事。共工的应对之法,谋攻策略对他来说也是这般,在自己费尽心血,用尽心机不能攻破的城池,心中热切无比,但他又不肯说出,心中更是奇痒专心,难以自抑,转怒为喜,轻笑道:“好孩儿,是什么良策,快快说来听听。”

  共工道:“要我说出来也可,你得答应我那件事。”

  祝融喜出望外,心痒难搔,连连点头道:“我答应你,十日之内,如果你能攻破城池,我就许了你们的亲事,如果不能答应,你从今以后,再也不去见她。”

  共工听到父亲亲口答应,心中大喜过望,道:“好,那我告诉你。我明日光着上身,带着几名部,将佯装受了军法气而兵变,去投靠他们,你说守将刑於会有什么反应?”

  祝融道:“以那人的性子,开门纳降绝不可能。大有可能假装示好,派出少许将士,来围杀你。”

  共工道:“父亲,不是大有可能,是断然会这么做。”

  祝融愕道:“怎么说?”

  共工道:“其一,刑於手下一连闭战月于,军中上下士气涣散,人心失和,他们急需小胜来立军威,鼓士气。就算刑於个人不肯,他手下的将士也会苦苦请战;其二,我在敌营之中颇有威名,他们视我如肉中刺,眼中钉。待他们见我这般模样,抓我去建功。我方若是少了一员大将,他们大有可能一举出兵,何乐而不为呢?”

  祝融皱了皱眉,道:“计策有了,该如何实行,才能事半功倍?”

  共工道:“这个,孩儿自有分寸。从军中选出十余名武艺高强之人,背上瘦肉的马匹一路随我去投奔他,孩儿见了他,便把手中的青龙宝剑掷给他,他见到宝剑,定然深信不疑,他若出兵杀我,区区百余精兵,孩儿自然不放在心上。我且战且走的慢行,待引出大军,再将早已潜伏在山林里的奇兵五千,一气杀进大开着的城门,可成大事。”

  祝融听得笑逐颜开,迟疑了一下,道:“好,策略很好,但这般是不是太过冒险了?”

  共工道:“不冒奇险,怎得大胜。父亲纵然不信我手中这柄青龙剑,难道还不信您传授给孩儿的那套“六合断天剑法”么?”

  祝融皱眉思索了一阵子,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麟儿的那套剑法已经如火纯清,精纯无比,在使巧运用方面,更胜为父,好,好,你去准备吧。”

  共工拜了一拜,道:“父亲晚安,孩儿也得召集部下,筹划军事。”

  待共工走后,祝融心想:“我的麟儿从小立志报国,心志坚定,终身不渝,今日大反常态,必是那个下贱女子从中教唆,妖言蛊惑。想我麟儿文韬武略,天纵奇才,但对待男女之事,却太过于懵懂无知,受害不少,中毒不浅。”,他望着主将营帐壁的一侧,橘黄油灯照耀之下更显得黯淡无光,呆了半响,出了一回神,又深深的叹了口气,喃喃叹道:“孩儿,爹爹只是为了你之好,你莫怪罪爹爹。”,说到这里,茫然迷离的目光之中,精光大盛,参出浓浓杀意,当即叫来亲信,道:“你们今夜调集人马,给我去杀一名叫翠儿的丫鬟。”

  亲信一愣,道:“翠儿在哪?”

  翠儿是谁,长得什么相貌,祝融从未见过,也无法知晓,怔了怔,说道:“孩儿来去这么快捷,她也一定就在军帐附近的人家那里,你派人一家一家搜寻。凡是发现有叫翠儿的女子,不问情由,杀了回来汇报。”

  三日过后,共工大胜回来。

  那一天,乌云浓浓,惨淡阴郁。

  共工得到奇胜,欣喜当头,在他看来,却是漫天朝气,晨曦暖心,他来不及脱下戎甲,派人张罗了一彪迎亲队,再次来到了橘林,来到了那座居民家。

  但是,但是他看到的却只是一具美丽动人,冰冷痛心躺在血泊中的尸体。

  他蓦然见到,以他的才智,随即明白了其中的所有变故。在他那双呆滞,迷惘,惊惶,失落,悲愤的眸子里深深的藏匿出一丝刻骨铭心,凶戾腾天的狠意。他发了疯一般扑向那具尸体,身子随之剧烈颤抖着,脸上的肌肉不由自主的痉挛扭曲。但他始终没有发出一声哭号,没有落下一滴眼泪。

  他要将这些东西深深的藏匿在心灵深处,不能让任何一人知晓,绝对不能!

  嗡的一声轻响,青龙剑抽出,青光吐露,寒刃大颤,一道道青紫色的剑光在他手中跃然闪烁起来,划过了看到这一幕的所有人的喉咙。

  他将翠儿的尸体埋藏在玉山上。望着山中,自己心爱的女人,冷冷的说道:“翠儿,这一次骗了你,没能娶你。共工不再骗你了,我会救活你,我会让你与我一同分享,恩泽天下的乐趣。慢慢地,我也会让他知道,并不是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他是一名只懂得征战杀戮,没有感情的战将。”

继续阅读:第四十四章 亡命天涯路难寻 偶逢故友下南山(一)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戟天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