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女娲身死 血咒大劫(三)
信笔行书2025-07-02 21:464,189

  

  蓝蛇将女娲的尸体带走,荒野山林只剩下伏羲一人,像是失去了魂魄一般,跌跌撞撞走在废墟之中,浑然迷失了自己。仰俯之间,触目而来的尽是悲怆苍凉,心中不禁生出一股凉意,他打了个哆嗦,不小心摔倒在地上,他失口叫了一声,随即给地上的沙石呛得大声咳嗽。吐掉口中的沙石,望见天色已暗,四野空寂,一阵浓浓的睡意袭来,他翻了个身,仰天而眠。

  不知过了多久,天色总算亮了起来,伏羲睁开眼,瞧见荒野孤陋,凄风连连,又瞧了瞧自己一身肮脏潦倒,想到女娲在身边时的样子,心中一阵酸楚,忍不住哭了出来。心中想着:“如果女娲在这里,她瞧见我这副模样,一定会很伤心,很难过。”,想要拍掉身边的尘土,随即心想:“我穿的这么邋遢,若是女娲冥冥中瞧见,她爱我,怜惜我,说不定会现身出来见我?”

  想到了女娲,心中又是一阵痛楚,随即大大吃了一惊,暗想:“我为何要将女娲交给蓝蛇,就算交给她,我也需相随左右,寸步不离啊。”,在蓝蛇没来之时,他满心的悲苦尚有女娲可以寄托,此时女娲不在身边,像是突然少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事物,心中极为不甘,不禁大为惊慌起来,“不行,我得找到女娲,我得想到他。”,想到这里,双足一跃,如风一般,飘然掠出。

  他就这样,不吃不喝,也不修整边幅,如同在天劫中死里逃生的难民一般。他心里却想自己越是落魄,越是潦倒,反而能稍稍安下心来。只盼天可怜见,奇迹发生让女娲重新回到自己身边。他本就迷失了方向,索性不去在意自己奔往何方,兴步狂奔,一座座山脉掠过眼帘,不知过了多久,他越过一片密林,翻过小丘,来到一处山涧中。

  山涧中的林木败损,多有焦黄,依稀有着一丝堂庭涧模样,他缓步慢走,跨过一道溪流,绕过一众颠塌的乱石,回目瞧到一个破损得剩下一半的小木屋,宛然回到了那个温馨美好的“家”,他眼睛一红,颤声说道:“女娲,我回来了,我真的不再离开这儿了……我好饿,好困……”,他在门外立了好久,生怕打搅了屋中女主人的睡梦,更怕自己抢身进入,屋中空空如也,这可以憧憬的一切的一切,只是美梦一场。

  山风拂过,将他的衣衫,乱发吹得高高扬起。小木屋也在风中摇摇曳曳,吱吱发响,好生可怜。他心中一动,暗叫着:“不信,我们的家怎么能就这么让它塌了,如果它塌了,那岂不是……连家也没了?”

  轰嗵一声,小木屋终于还是塌了,伏羲心中一凉,委顿倒地。

  沉沦,依旧沉沦。折断烧毁的小草,深深的扎入他的肌肤,鼻尖传来新嫩的泥土味,仿佛将他带回了那个幸福温馨的梦乡“小伙子,快醒醒,你这儿有吃的么?”,一个苍老焦急的声音将伏羲唤醒。

  伏羲缓缓睁开了眼,朦朦胧胧见到一名伏在地上的老者,正望着自己。那个形象枯槁,白发缭乱,他一时之间没有瞧清楚,无力的应了一声,从怀中取出一袋干粮,递给了他。大凡战时,军中将士出征打仗,身上或多或少,都带有军粮,其中有面食,五谷,干果等颇为利于存放,又可裹腹的食物,伏羲身为三军大元帅,待遇大异于寻常将士,带的是洵山独产的风干肉。

  那老者见到黄腾腾,肉味香美得风干肉,心下大喜,并不忙于囫囵吞枣,而是一小块一小块撕着吃,细细咀嚼,口中含含糊糊说道:“这位小哥,多谢啦。”

  伏羲一生之中的称呼颇多,如混小子,呆子,傻瓜,元帅,飞骑将军等等,这“小哥”二字,还是头一字听到,他心中微微一动,剑自己衣衫破破烂烂,脏污不堪,十足是一名山民难民,黯然干笑了一声。见那老者不起身,也不坐下,脸上手中全是污垢,他却不以为然,伏在地上便大口嚼吃。伏羲见他吃相颇为难堪,心中隐隐生恶,缓缓爬了起来,摇摇晃晃的走着。

  那老者听到伏羲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好心问道:“喂,看样子你才刚刚醒来,怎么不吃点东西?”

  伏羲头也没回,摆了摆手,走了。他走过木屋,穿过一众断树杂木,来到一处平原,目光远望,瞧见堂庭涧中间立着一块黝黑古石。那黑石甚是特别,颇细颇长,莫约一丈之高,岿然竖立。一眼瞧去,像是经人刻意加工而成,走近望去,实则纹路天然,独成一石。

  伏羲这一次故地重游,而音容却已不在,看到山涧中的黝黑古石,油然想到自己幼时与女娲逃难至此,受黑石黑烟所阻,累得自己与女娲遥遥相隔的情景。他这个心思干瘪,情绪紊乱,瞧见黑石,随即想到一生不幸的际遇,全然由此石引发,他眼中寒光一闪,心中怒气上涌,周身血光也跟着大盛,浓浓血气飞速萦绕,提掌便朝着这黝黑古石拍去,要将自己心中积蓄了一生的忿恨,失意与不甘,尽数发泄在这黑石之上。他一掌接着一掌,拍打在黑石上,震得这个山涧轰轰作响。

  那黑石如临大敌,黑烟滚滚,砰然腾起,气势甚是凶猛,不知为何,浓浓的黑烟始终停留在伏羲身畔的十丈之外,不敢近身。

  说来也奇,他那掌上的功夫,斩金断玉,开碑裂石均不在话下,可那块石头一连收了他三四十余掌,非但不从中断裂,竟然连它足下的土地也为开裂,伏羲气愤当头,又见黑石丝毫未损,心中怒气更盛,手中劲道有加了三分。直到他拍到百余掌时,伏羲心中蛮性一生,双手猛推,使足全力,大喝一声:“断!”

  一股大力激将而出,轰的一声大响,黑色古石应声裂地而出,倒飞如影,远远飞走,不见踪影。

  伏羲这百余掌使得虎虎生风,在他神困力乏之际,全因一股怒气冲将而来,一气拍出。黑石飞走,无影无踪,他心神初宁,顿觉疲倦难当,没过多时便沉沉睡着。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肉香传入鼻间,伏羲渐渐转醒,闻到香浓肉味,恍若回到梦中,心中一动,喜道:“女娲,你来看我啦。”,他眼睛尚还朦胧,耳边传来一个苍老嘶哑的声音,“元帅,身子可好,为何变得如此落魄?”,伏羲听到“元帅”二字,复如坠到千刃冰窟,奇寒无比,身子也跟着发抖,颤声说道:“是谁?你怎么认识我!”,侧目瞧见是今天早上自己赠送食物的那名老人,而肉香则是由风干肉,烤出来的香味。

  那老人说道:“飞骑将军,名震天下,神州大地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老夫人老命末,不足启齿,既然元帅已经问起了,也只好出声相告,老夫单名一个心字。”

  这老人便是大荒遗将之一,心!

  心,年老体衰,双腿残废,在乱世之中仅能靠着奏乐卖艺,换来微薄收入,心知道颛顼与刑天二人处处找寻自己,他生性淡泊,不计仇怨,空有丧主之哀,却不像他二人时时刻刻想着如何报复,而是四处躲避着二人。直到在途中听到传闻,说颛顼,刑天二人先后给力牧所杀,他心中哀忿难当,有如丧亲,于是专程从千里迢迢敢到南山,想要打听一下事情的虚实。

  在行途中,不巧正好赶上了天劫,轮滚座椅不幸为飞石击毁。他双脚残废,为了保性命只得以手带足,凭着年轻时练就的一身过人的本领,总算逃过劫难。不料,一劫过后又生一劫,手中的那把古琴也在逃生时无意丢失。这把古琴的木质音律均是上上之品,他平素仅靠木琴奏乐来维持生计,遗失木琴,如同丢了性命。他在山脚下空空等着,一连饿了几日,好容易等到天劫过去,特地前来寻找。直到他翻过一处小丘,在山涧中遇到伏羲,这才免去了穷做荒山饿鬼的厄运。

  伏羲对大荒遗将并无多大好感,嗯了一声,说道:“晚辈就此告别!”

  心一怔,望了他一眼,说道:“元帅难道是嫌弃老夫年老体衰,这一副老骨头不中用了,瞧不起么?”

  伏羲见他脸色枯槁,白发老脸满是污垢,落魄之状更胜于自己,想到大荒遗将只剩下了此人一人,与自己一般孤苦伶仃,生出恻隐之心,和声说道:“晚辈是怕打搅了前辈,并无他意。”,说到这里,坐在火堆旁。

  心道:“我瞧元帅眉宇暗淡,印堂发黑,容色黑气直冲,凶光四溢,看来元帅在大劫过后,也是得不偿失啊。”

  伏羲道:“前辈怎么看出,还请明示。”

  心道:“天劫大难,将力牧手下的穷暴之师吓破了胆,北国的三军将士不惊而倏然怵,不败而倒,在那一夜之间,走的走,散的散,第二日天明,军中独剩下一干主力战将。唉,这一局,南国虽然死伤惨烈,却也从大劫大难之中赢得了全胜。”

  伏羲这几日心中全是思念的女娲的恩情,心绪哀念,至于邦国战事却浑然无心顾及,经心这么一提,脑中略一推想,说道:“前辈,这一句话你可真说错了。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一句话害人不浅,沿至千年,乃是蛊惑人心,遮瞒事实的诸多妄言之中的罪魁祸首。自古以来,福祸相随,两不离弃,天上纵有风云不测,也是有着未雨绸缪之势,可观一二,岂有不测难料之理?前辈说南国不败是福,其实不然,此后数年之间,南国黎民难有饱食之日,因而易生争斗厮杀之事。举国上下,人口虽众,兵力虽强,却是返真归璞,难以维持。国不治则乱,食不饱则变,这时南国上下于内的重大危机之一。于外,西山之中北军的逃兵逆士,不敢北上归家,只能踞南称霸,这数十万名不惧天地,不畏法令的妄人,已然成了南山邦国正待久治的天灾大敌,他们*掳掠,杀人放火,可是邦国百般难以抵挡的一大强敌啊。”

  心素闻“飞骑将军”大名,途中听到市井居民说得神乎其神,玄乎其玄,他却对伏羲本人大作怀疑。心自幼跟随蚩尤,见识极广,知道有不少部落首领,枭雄诸侯为了造势称雄,往往喜好在民间散播一些有利于自己的民谣。(如,后世的汉王刘邦,自称是赤帝子,说自己的赤龙的化身。他腿上有七十二颗痣,便说自己掌管七十二星宿云云。借此说自己天命不凡,来收拢人心,聚兵起义。),他心中本料这些言词是伏羲麾下谋士所为,至于他的真实本领如何,就不大相信了。他今日听到伏羲闻佳讯而不喜,听噩耗而不惊,冷冷静静,平平淡淡的一言道出真章,心中大为仰慕,脸色一变,竖起大拇指,啧啧赞道:“飞骑将军果真了得,老夫常自怀疑元帅只是个好武善战的武人,或是穷兵黩武的兵家,没想到飞骑将军竟然还是一个沉稳睿智,思虑深远的智者。”

  伏羲淡淡一笑,说道:“南邦,因福而成祸,北国,因祸反生福。前辈过奖了,遇一而推测二三,这等后事之能只属小能,能够运筹天下,富国安民,保全民众生息,将万般劫难化解于无形,这才是大智大能。”

  心点头说道:“元帅说的甚是,北国虽然人丁稀少,困境在前。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北国物产丰富,城池坚固,要是治理妥当,不失大过,辗转年余,即可化险为夷,转败落为昌盛。老夫虽是残疾之人,武功大不如前,年纪也已老迈,不过胸中治国良策不减,帷幄奇谋不失,元帅若是有意,老夫可以代为分忧解难。”

  颛顼,刑天出山数年,就是为了寻找心的下落,两人想到武又刑天,略有颛顼,若是在加上才智过人,奇谋百出的心。计谋,兵略,武力,三者齐至,身后之事又有何惧。可是心虽饱受战乱之苦,却不愿与他二人合谋。此时他见到伏羲的才智与仁义兼备,只要自己着心辅佐,他日必能成为,天下间名垂青史,功勋赫赫的一代明主,他与伏羲越谈越是喜欢,竟然毫不犹豫的主动出口恳求。

  

继续阅读:第三十三章 女娲身死 血咒大劫(四)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戟天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