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波摩那沙门氏菌案3
王风2023-11-06 08:376,633

  第十章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无小事。

   

  网红“宋太子”的儿子和父亲食物中毒这事本就闹得很大,他之后又因陶景报案而被迫删掉视频,不过也许他删掉视频也是故意为之,因为他删掉视频的行为让舆论变得更大,很多人传谣是公权力介入,让他删掉视频,这岂不就是更坐实“宋太子”遭受了冤屈吗?不仅遭受冤屈,而且申冤无门。既然他申冤无门,人们自然会想帮助他获得人们都想得到的心中的正义。

   

  陶景和于宁一一起回了单位,孟主任已经在办公室里等着了。

   

  没有大到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食物中毒案件,一般状况下,是不会到孟主任这里来的,所以在领导给她安排这件事之前,她并不清楚这是件什么事。

   

  如此一来,在她叫于宁一和陶景回单位之前,她对这事的了解,还没有于宁一和陶景了解得清楚。

   

  待于宁一和陶景都坐在她办公室了,她还在给人打电话,了解这件事如今的情况。

   

  挂掉电话,她对两位下属说:“之前在电话里,没和你俩把情况讲清楚,是我之前也没弄明白情况,现在才大致问清楚了。”

   

  于宁一说:“是让我们去做什么?”

   

  孟主任道:“我们现在也没特别的事可以做,我问了之前在处理这事的单位,说这事麻烦的是舆情,其他倒没什么。”

   

  于宁一指了指身边的陶景,说:“喏,孟姐,陶景还是当事人之一呢。”

   

  孟主任很意外,问:“怎么与陶景有关了?”

   

  陶景说:“那个举报人赵光祖,是我家楼上的邻居,他昨天去那家西北菜拍视频时,我和我朋友正在店里吃饭,他还专门拍了我和我朋友入镜,还把有我们的影像编辑进他发到网上的视频里。今天上午,于哥就陪我去派出所报了警,我要求他删掉视频,他在民警的协调要求下删掉了视频。我就是那个让他删掉视频的当事人,不是什么公权力想压下食品安全的事强迫他删掉视频的。要是他不删,我也准备去视频网站投诉他,让网站删掉的。”

   

  孟主任说:“原来是这样。”

   

  于宁一说:“孟姐,你不是说医院那边检测出赵光祖的孩子和父亲都是因沙门氏菌感染而腹泻,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西北菜馆的嫌疑就更小了啊。”

   

  孟主任说:“是的。医院出这个结果了,西北菜馆虽然嫌疑更小了,但是赵家却更拿这事做旗子,把事情闹得更大了,说西北菜馆里的食物有沙门氏菌污染。我们要是不查清楚赵家孩子和老爷子到底是怎么感染的沙门氏菌,西北菜馆受到的攻击反而会更大。”

   

  陶景反而有点疑问:“沙门氏菌感染,但赵家孩子和爷爷的病情并不严重,不是应该更严重吗?”

   

  孟主任说:“现在只是鉴定到是沙门氏菌,还没做到血清型,也还要再看赵家孩子和爷爷本来的身体状况,以及这个菌株的毒力基因是什么情况,才能说二人这次为什么不严重。”

   

  于宁一说:“沙门不是还有不少无症状感染者嘛,两人症状不严重,也没什么。沙门的潜伏期,最短也有二小时,长的要几天。赵家两个感染者,在西北菜馆吃了饭,还没半小时就发病了,应该就不是西北菜馆的问题,可能是早饭的问题,或者是中途吃了什么不干净的零食,还可能是前一天甚至前两天的问题,这些都不好说。”

   

  孟主任说:“是这么回事。所以,我们现在要去给赵家所有人做流调,也要采他家其他人的样本,可能他家还有人也感染了,或者没有发病,或者是无症状感染者。”

   

  于宁一说:“但陶景已经和赵家发生了矛盾,恐怕不方便去做这事了,我今天上午也和他家的人发生过交道,被认出来怕是会造成什么误解。”

   

  孟主任之前就意识到这事了,说:“我让区疾控的人和我去做流调,你们做些别的事吧。”

   

  “好。”于宁一说。

   

  陶景应了之后,倒觉得很遗憾,说:“其实我很想去直接参与调查呢。”

   

  孟主任道:“接触赵家的人,你不适合,不过,还要再安排人去西北菜馆,你可以跟着去做这事。”

   

  陶景积极地答应了。

   

  **

   

  食药监并不参与对赵家的流行病学调查,只有市疾控带着区疾控的工作人员去了赵家。

   

  孟主任带着人亲自到了赵家,对赵家房子里的各处高风险区域进行了采样,主要是厨房、饭厅、卫生间,以及孩子喜欢触摸的区域。

   

  赵家如今依然只有保姆和奶奶在家,奶奶表示自己什么都不清楚,不愿意回答问题,保姆也被教导过了,也几乎不愿意回答问题,她们这样不合作,找二人做流调的工作人员也拿她们没办法,孟主任只好亲自去和她们谈谈。

   

  保姆是赵家在老家的远房亲戚,姓向,是赵家媳妇生了孩子后,才来赵家做保姆的,主要是做饭和打扫卫生。

   

  孟主任问:“向姐,家里一直是你一人做饭吗?还是其他人也帮忙做呢?”

   

  保姆向姐说:“一直都是我做,偶尔婶儿才做。”

   

  孟主任点点头,说:“这几天呢?”

   

  保姆向姐说:“这几天都是我做的,是有什么问题吗?”

   

  孟主任笑着说:“没问题,没问题,你们可千万别多想,以为我们是要了解什么不得了的东西,没有的事。”

   

  向姐依然有些紧张,孟主任又问:“孩子和老爷子,是经常在外面吃饭吗?”

   

  向姐说:“叔是经常带宝宝出门玩的,有时候就在外面吃了。”

   

  孟主任问:“怎么就老爷子一个人带孩子,那还真是模范爷爷了,其他人家是奶奶带孩子得多。”

   

  奶奶说:“我身体不太好,也不太想出门,孙孙在家里,我还能照看,要是要带出去,就是我家那口子带,他也喜欢带孩子,去哪里都可以把孩子带着,也不嫌累,可以一带就带一整天。”

   

  孟主任赞叹说:“这真是你家年轻人的福气,多少人家因为带孩子的事闹矛盾,你家很和睦。”

   

  奶奶说:“这个倒是的,我家是男人拿主意,他们自己拿主意,有什么事也自己处理。我和我媳妇,不怎么说道。”

   

  孟主任和二人把话匣子打开了,唠家常唠了半小时,该了解的信息也差不多了解了,然后带了二人一起去医院采了样,又让人送了二人回家。

   

  孟主任则带着人又在医院里询问赵家其他人的情况。

   

  正如奶奶所说,赵家拿主意的是男人,最难交流的也是赵光祖和他爸。

   

  孟主任于是先去问了孩子他妈,孩子妈妈是个瘦弱的女人,从昨天开始就在医院里陪孩子,一张脸苍白,黑眼圈都有了,精气神很弱。

   

  问她问题时,她初时也是都说:“我不知道,你们问我老公吧。”

   

  孟主任则和她唠家常,例如说家里有公公婆婆帮着带孩子,又有保姆做饭做家务,老公又能扛事,她的婚姻和大部分人相比,应该还是不错的。

   

  她皱眉欲言又止,听孟主任又唠了一阵,她才说:“也只是面上看着好罢了。就说宝宝这事,我之前就说过,别总带着在外面吃饭,没人听的,我只好不说了。他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好了。”

   

  孟主任顺势多了解了一些情况,才又去找赵家两个男人交流。

   

  赵家老爷子说自己是食物中毒了,但是精气神并不差,至少是比他儿媳妇状态好多了,面对孟主任的问题,他初时一味只强调自己是在西北菜店里吃饭导致的食物中毒,其他问题并不回答。

   

  孟主任则转而又去找赵光祖,赵光祖上午在医院里拍视频,引来其他孩子家长公愤,两边吵闹好一阵,又都把怒火发泄到医院头上,最后好不容易才平息这场闹剧。

   

  赵光祖太能搞事,其他工作人员都不想去找他流调,这事只好留给孟主任亲自干。

   

  孟主任还没说话,赵光祖已经拿好自己的录音设备,说:“我可以自己也录音留一份底吧?”

   

  孟主任没有权力阻止他这么做,点头答应了。

   

  因为其他工作人员已经介绍孟主任是这次流调的组长,赵光祖便说:“你们居然安排领导来对付我呢?是觉得我不好忽悠对吧?你们把我家里所有人都已经调查过了,这才来调查我,是觉得这样做,更容易拿捏我?我就是举报了食品安全问题而已,居然就安排了这么多人来找我家,还一个个地调查,真是给我家面子啊。哈哈!”

   

  被这样故意曲解意思,孟主任也没生气,依然非常温和,说道:“你误解了,你已经知道了嘛,你家老爷子和孩子是感染沙门氏菌导致的腹泻。”

   

  赵光祖说:“我知道了啊,我也去查了资料了,吃鸡蛋容易导致感染沙门氏菌,我爸和我儿子,昨天中午,正好在西北菜店里吃了蒸蛋。就是这样感染的。我甚至准备做一期科普,给粉丝们讲讲吃鸡蛋容易感染沙门氏菌。”

   

  赵光祖的这话就是半桶水的人才说得出的,不过孟主任也没去纠正他,而是接着自己的意思说:“沙门氏菌是一种细菌,是活物,你家孩子和老爷子腹泻,要是污染了你家里的某些地方,你们都在房子里待过,特别是你家保姆、你妈和你媳妇还都去处理打扫过呕吐物和腹泻的粪便,不小心就又可能扩大污染,你说,你们这些人是不是又有了被感染的风险?”

   

  赵光祖顿时一惊,说:“是哦。那这事可没法善了了啊。”

   

  孟主任说:“我们这个调查,比起是调查人,其实是调查这个细菌的来龙去脉,也是为你家家人的长久健康。是这个道理吧?不然,你倒说说,这事对我们本身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赵光祖笑道:“对你们来说,有什么意义?这个我怎么知道。”

   

  孟主任不和他闲扯这些,简单问了他这几天吃了些什么,都在哪里吃的,赵光祖虽然不情愿,但还是简单做了回答。

   

  孟主任那些铺垫的话其实在赵光祖的心里打下了基础,所以之后孟主任让他也去做检查采样本时,他很配合地去采样了,还让他爸也简单回答了孟主任的一些问题。

   

  **

   

  在孟主任去流调赵家时,陶景则和于宁一一起同食药监的工作人员去了西北菜馆,食药监的工作人员再次对西北菜馆进行了采样,陶景和于宁一则流调了西北菜馆的老板和其他工作人员,又对他们采了样本,除此,还电话联系了西北菜馆电子会员里的十几位近几天在西北菜馆里用餐的食客,对他们进行了电话问询,这十几位食客,都是附近的居民,大家均表示近期都没有出现食物中毒的情况。

   

  回到单位,已是傍晚。

   

  将样本都交给检验科后,回到办公室,陶景要叫外卖吃,问于宁一:“于哥,我点外卖,要不要帮你点?”

   

  于宁一说:“不用了。”

   

  陶景问:“你还不饿吗?”

   

  于宁一说:“我饿啊,但我准备泡泡面。”

   

  陶景侧目:“泡面有什么好吃的?”

   

  于宁一说:“但也不知道外卖干净不干净,泡面至少确保比较卫生。”

   

  陶景说:“你可真是强迫症。”虽是这样讲,最后她也放下了手机,去找于宁一要了一杯泡面,跟着他一起泡了泡面吃。

   

  两人吃完了,又整理了流调情况的电子版,孟主任这时候才回来。

   

  陶景笑着问:“姐,你吃饭没有?”

   

  孟主任说:“在车上就点了外卖了,一会儿就到。”

   

  陶景笑道:“于哥觉得外卖不能确保卫生,非吃泡面不可。”

   

  孟主任说:“泡面吃多了胃口不好,我就不想吃了。”

   

  于宁一用手指点了点吐槽自己的陶景,说:“我还没吃多,还能继续吃泡面。”

   

  陶景说:“算了,我下次还是吃外卖好了。泡面的确不好吃。”

   

  孟主任说:“那我叫的外卖,你可以吃点。”

   

  陶景问:“你叫的什么?”

   

  孟主任道:“麻辣烫。”

   

  几人正聊得开心,检验科的贾科长给孟主任来了电话,孟主任听了后,说:“这样啊。行。”

   

  待孟主任挂了电话,于宁一看着她略微有异的神色,问:“出了什么情况吗?”

   

  孟主任说:“贾南说,昨天送给他们的样本,已经出了初步结果了。”

   

  陶景问:“结果不好吗?”

   

  孟主任说:“倒也不是。病人的样本,检测结果和医院给的结果是一致的,检出沙门。饭店里采的样本,则没有检出沙门。”

   

  于宁一问:“饭店里样本难道有检出其他致病菌?”

   

  于宁一看过饭店里的采样单,采样人采过泔水和下水道样本,这种样本自然更容易被检出问题。

   

  孟主任说:“他们第一次检测,检测了会导致腹泻的二十多种细菌和病毒,都没有检出,应该是没有问题。”

   

  现在检测技术越来越先进,检测灵敏度很高,而且即使样本中的病原被灭活了,也能被检出核酸。

   

  于宁一问:“那你听了贾科长的电话,怎么还一脸凝重?”

   

  孟主任说:“刚刚贾南说,他们从病人的样本里检出沙门,又专门做了几种常见沙门的检测,都不是,说明不是那几种,而是非常见的型别。”

   

  于宁一若有所思地“哦”了一声。

   

  陶景则来了兴致,问:“非常见的型别?”

   

  孟主任说:“等检验科的结果了。”

   

  三人正聊着,贾科长亲自跑到他们的大办公室来了,贾科长精神奕奕,眼里有光,和孟主任、于宁一心情沉重的样子差别极大。

   

  陶景经常去检验科送样本,和检验科大部分人都很熟了,此时也和贾科长开玩笑,说:“贾南姐,你们从昨晚开始加班,还这么有精神啊。”

   

  贾南说:“我们排着班呢,又没让每个人都熬更守夜。”

   

  她不见外,过去挤到孟主任的身边站着,拍了拍她的肩膀,说:“如果这次菌株鉴定出很特别的型别,那我们又可以发一篇好文章了啊。”

   

  孟主任说:“哦哦,恭喜你们。”

   

  贾南说:“要是你们能再去找到源头,就更好。”

   

  孟主任说:“这可不好找。”

   

  贾科长又讲了一堆他们在用的检测技术,这些技术可以让他们做多少东西,把以前无法搞明白的不少问题搞明白,又能发多少论文等等。因为她的话里包含很多陶景不懂的技术专有名词,她于是听得半懂不懂,但她也不好打断贾科长的话头询问,只好被强迫着灌输了一些检验知识。

   

  等贾科长风一般地来又风一般地走了,陶景才感叹:“她好高兴啊。”

   

  “他们科室是不愁论文的,单位的出论文大户。”孟主任感叹一声,又说,“算了,你们先下班回家吧。”

   

  陶景说:“我还可以继续处理数据,没关系。”

   

  于宁一说:“等检验科出了更多检验结果,之后有得你加班的,你先回去吧。”

   

  陶景“啊”了一声,心说难怪孟姐和于哥都没什么精神,原来如此,人间悲欢并不相通啊。

   

  **

   

  陶景回到小区门口时,就想,她其实不如就在单位加班,不要回来。

   

  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就像两个独立的世界,而这两个独立的世界又靠着某种复杂的公式而互相连接和互相影响。

   

  例如,陶景她知道赵光祖把她和顾炜衡一起发到了网上去,以至于有不少人骂两人,当然,也有人为两人说话,说他们的确有权利不站队不表态,但又因为视频网站的推送规则,赵光祖发的视频更多会被推送到那些更喜欢看和抨击“社会不公”“世人麻木不仁”的受众面前,在这种情况下,陶景他们挨的骂自然就会更多,愿意为两人说话的人就更少,除此,要是视频网站还把抨击二人的评论更多展示出来,把为二人说话的评论藏匿起来,那就会造成一种受众都在骂两人的假象了,让人觉得舆论朝着一边倒,即使有人觉得赵光祖的做法有问题,陶景和顾炜衡的做法并没有什么差错,也不敢在这种舆论一边倒的情况下,站出来说出自己的想法了。

   

  对于陶景和顾炜衡的事在这个视频平台上造成了如此的影响和传播,那也更像是“受众”们的狂欢,当事人陶景,并不是那个视频平台的用户,也从不上去看东西,之前在业主群里点开链接看了一次并录屏,已经是极限。

   

  她一旦不看,不接触,也不去想这事,这事就像和她无关一样了。那些在视频平台上发生的事,就像是异世界的事一样。

   

  她虽是这样了,但视频平台上的事,对西北菜馆的现实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

   

  西北菜馆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被“宋太子”炒热了,今天下午时,就有视频博主在不远处拍这家店,虽然这家店已经歇业,但拍了门脸,也够他们发视频加入这个话题增加流量。

   

  到晚上陶景回家时,西北菜馆前面的视频博主就更多了,陶景本来不想去理这事,不过,想到今天晚上得到的检验结果信息,进一步表明西北菜馆并不是赵家食物中毒的源头,赵家食物中毒另有其因,而赵光祖从一开始应该就没想过去寻找真相,只是要用这件事来炒话题增加流量赚钱而已。

   

  他这完全没考虑过西北菜馆家的死活,为了自己的名利让西北菜馆陷入死境。

   

  陶景站在小区门口看着西北菜馆,听到空气里传过来的那些人的断断续续的声音,这些不等调查结果,便认定西北菜馆导致人食物中毒的人,何尝不像是食人血肉的鬣狗群。

   

  陶景实在看不下去了,一腔血勇让她控制不住自己的脚,朝西北菜馆门口走去,初时,并没有几人注意到她,直到她直直走到了西北菜馆的大门面前去站定。

   

  有的视频博主不只是来这里拍视频发表自己的见解,还有人非得做出一些特别的事来引人注意不可,例如,专门拿了臭鸡蛋等物来扔,到晚上没有城管过来阻止,西北菜馆门口已经一片狼藉。

   

  菜馆的老板等人在下午出现在菜馆里接受调查过,晚上却是不敢再来了,因为很可能会被群情激奋的人们扔臭鸡蛋。

   

  陶景见有人在拍视频直播,说:“到现在为止,并没有证据证明西北菜馆有食品安全问题。你们不等调查结果,就自行给这家店判死刑,然后还专门来鞭尸,同专门吃人血肉增加流量换取自己名利有什么区别。”

   

  不少人都被她的行为吸引了注意力,有人开始专门拍她了,甚至还有不少人认出了她,她是之前被“宋太子”曝光过麻木不仁的那个女人。

   

  陶景毫无惧意,又说:“你们且等着结果吧。”

   

  陶景还想再说些什么,突然就被一个人冲上前来拉开了。

   

  陶景愕然,正要反抗,发现拉自己的居然是顾炜衡,她只得跟着顾炜衡的脚步走了。

   

  有人追过来拍两人,顾炜衡不管不顾,把她拽着,飞跑回了小区里,有人想要追进小区,被物业的保安拦住了。

   

  陶景问:“你怎么突然出现了?”

   

  顾炜衡说:“我从那里经过。”

   

  陶景看了看时间,才八点多,她说:“怎么这么早回来?”

   

  顾炜衡低头看了她一眼,小区里路灯昏暗,陶景眉目却如有光,顾炜衡不知为何,鼻子有点发酸,他轻咳一声,深吸口气,说:“工作又做不完,今天就早点回来了。”

   

  “哦。”陶景说。

   

  陶景以为顾炜衡会念叨她,她不该去出头,让自己身陷险境。

   

  不过,顾炜衡没有讲这些话。

   

  陶景松了口气。

  

继续阅读:第十一章 波摩那沙门氏菌案4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不一样的侦探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