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老总补充道,“要是遇上山猫子那帮人,记得留活口——咱还得靠他们带路呢。”
沈辰咧嘴,眼里亮得像打火石:“放心,他跑不了。”“所以,你是真答应了?”老总眼睛一亮,笑得像捡了金条。
“组织要我干啥,我拼了命也得干到底!”沈辰心里踏实,如今晋东南这块地儿,兵员足了、粮草稳了,就算鬼子再来扫荡,也能扛得住。但光这儿好还不够——得往外扩!新根据地一建,武器才能量产,装备才能全员换代。不然,再好的设计也得憋在作坊里吃灰。
更妙的是,新地方他一人说了算,想咋搞就咋搞。第一个成了,第二个、第三个就跟雨后竹笋一样冒出来,整个队伍的火力配置,才能彻底翻身。
“好!就定这儿了!”老总一拍大腿,“你这是把后勤干成了前哨战,比那些光往后跑的强一百倍!谁说后方就该缩在腚后头?你倒好,一脚踹到最前沿去了!”
不过他立马又皱眉:“可那地方离这儿四五百里,快横穿整个晋省了!路远贼险,安全咋保?”
“不用大动干戈。”沈辰早有准备,“我就带警卫排和工兵营走。其他人留下,照常生产。有事儿,无线电一响,立马对接。我那边要是搞出新玩意儿,这边直接开线量产,无缝衔接!”
工兵营是当初那批从山沟里爬出来的老手,后来在羊角山干翻山崎大队的,个个是动手派大师。五百号人,不是民工,是会开机床、焊钢轨、造炸药的实战技术兵。警卫排更是从百里挑一里杀出来的尖刀,一个顶仨。
文有技术,武有硬钢,这班子带出去,就是一整个流动兵工厂+战斗尖刀团。
“人你随便挑!”老总大手一挥,“你走了,这厂子还是你说了算。老张留下看家,以后你每建一个新地儿,都是你统筹全局——兵工厂的总头,全军的总工程师!”
“啥?总工程师?”沈辰一愣。
“对!”老总正色道,“不光是这一片,是咱们整个部队未来所有军工、装备、技术的总负责人。上面已经点头了,本来想等你定好新基地再官宣,可你既然点头了——我现在就正式任命你:我军总工程师!”
“这担子……太重了。”沈辰心头一热。
“是啊,从今往后,枪炮子弹、运输机械、甚至未来可能的电报电话,都得你拍板。”老总看着他,眼神像在看一块刚出炉的精钢。
沈辰立马挺直腰板,抬手敬礼:“首长放心!我沈辰在这儿立誓,绝不让咱们的战士缺一支好枪,缺一粒好弹!”
老总满意点头:“交接的事你自个儿安排,要人要物,开口就行。还有,鬼子扫荡的应对方案,你跟老张细捋清楚。”
“放心,都包在我身上。”
“那啥时候动身?”
“越快越好。”
“我本来想抽个团护送你,可你也知道,前线正打到节骨眼上……”
“不用了,老总。”沈辰摇头,“我有办法。”
“行!那我先给你提前道个喜——一路顺风,马到功成!”
老总一挥手,参谋长和刘师长立刻鼓掌,掌声震得屋顶直抖。饭点到,沈辰硬把几位留下吃饭。食堂一开,众人傻眼了:白面馍、炖肉、面条、青菜萝卜,样样齐全。不是领导特供,是全根据地的日常伙食。
老总嚼着馍,嘴都合不上:“这……这是人过的日子?”
午饭吃罢,送走贵客,老张一把攥住沈辰的手,脸都皱成苦瓜:“小沈……你真要走啊?这摊子这么大,我一个人咋撑得住?”
“老张,咱不能守着锅碗过日子。”沈辰拍拍他肩膀,“这几天,你带人去帮老乡收秋粮。我帮你压阵。等我走了,就靠你一个人了。”
他顿了顿,声音软了点:“但咱有无线电!将来搞上电话,一个信号,千里传音。我走之前,所有事都给你捋清、写明白、教到位,包你上手不懵。”
老张眼眶有点湿:“我早知道你这人,不是窝在这小山沟里的人……可你孤身一人去那野地,我心里真没底啊。”
沈辰咧嘴一笑,没再多言。
要干大事,废话没用。
新枪,他已经亲手试射成功。当晚,他召集工兵营全体,在煤油灯下开了个会,宣布:“明天,出发!目标,新根据地,限期三个月——枪炮全列装,技术全落地!”
没想到,底下一片炸锅。
“真走?太好了!老子早就憋不住了!”
“我带了五台手摇发电机,就等换个地方大干一场!”
“听说那地儿有铁矿?我早研究好炼钢方案了!”
沈辰原本以为,日子一好,人就容易松劲。结果,这群人比谁都急。
饿过肚子的人,才最懂——不往前冲,就是死路一条。
他们,早就不怕走远了。“厂长,你发话吧!咱们都听你的!”
“对啊!这兵工厂从一穷二白到现在,哪一样不是你盯着干出来的?你没歇过一天,咱们咋能怂?”
“去新地盘!咱可是第一批开路的元老!跟厂长混,肯定能搞出比这儿更大的天下!”沈辰抬手一压,底下吵吵嚷嚷的工兵立马噤声,像被按了暂停键。
“谢了兄弟们,你们的血汗,我全记在心里。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咱们每个人拿命换来的家底。”
“接下来几天,咱们分头干活。一部分人,马上小批量开造捌壹式自动步枪,第一波先整两千支!这批枪不光给独立团,工兵营自己也得配齐——路上真撞上鬼子,咱不能光靠嘴皮子硬。”
“所有武器,能加快的全都给我加速!临走前,把压箱底的活儿,手把手教给车间里的新人。别指望靠几个老手撑到底,咱得让这手艺传下去,留给老根据地的兄弟们当火种。”
“和尚,你带警卫排,抓紧训练一批能上战场的苗子。万一鬼子突然来扫荡,咱不能留个空壳子给人家抄。高射炮、火箭炮的部署,雷达和通讯的布置,后勤那边的粮食、棉被、盐巴,一样都不能落下。老窝稳了,咱才敢甩开膀子去开新局——有没有信心?”
“有——!!!”
接下来几天,整个根据地像炸了锅的蜂窝,谁都没闲着。
田里头,后勤队跟老百姓一起抢收麦子、掰玉米,拖拉机轰隆隆响,收割机转得飞快,粮食堆得跟小山一样。还不算新品种的冬麦,那还得等俩月才熟。荒地一块块被翻开,面粉厂、盐厂、缝纫铺子昼夜不停,机器声吵得人睡不着——后勤这块底子,算是砌实了。
武器车间更疯。高射炮、火箭筒、弹药箱,流水线跟不要命似的往外吐。捌壹式步枪也过了最后一关,首日产出两百支,第二天直接干到五百!技术越熟,出枪越快,第三天直接奔八百去。
留守的战士,人人都会操枪、会修电台,连那台侦察车都留着,二十四小时监听动静。能不带走的,一概不搬——既然能造出来一回,就能再整出一百回。大扫荡还没来,周边团还没走,真有风吹草动,支援眨眼就到。等咱们大部队一动,鬼子就算摸进来,黑云寨早站稳脚跟了,实在不行,咱再一起撤,也不亏。
所有细节掐死,该铺的路都铺了,沈辰才终于带人启程。
工兵营,警卫排,拉了满满一车队物资,准备出发。
村里人、当兵的,自发挤在路口送行。
“和尚!车垫子加厚点,别让弟兄们屁股磨烂了!”
“放心吧厂长!马车、卡车全安排上,油门踩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