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这个高射炮,必须量产!
美滋滋大滋粑2025-11-14 18:352,828

“安心!太安心了!”老头咧嘴一笑,露出几颗豁牙,“你尽管吃,不够了吱声,俺们村的老母鸡,从今儿起,专给你下蛋!”

“别别别——”沈辰连连摆手,“再这么搞,我真要被纪律处分了。我不是啥领导,你就叫我小沈。对了,既然药见效了,我明天就开始量产,还有——”

他转头看向张万和:“老张,明天一早,带人开新荒,一边给旧地喷药,一边把新麦种撒下去。”

“放心,包在我身上!”张万和拍着胸脯,嗓门震得树叶直晃。

其实,沈辰在研发青霉素的同时,也悄悄把系统奖励的麦种给育了出来。这玩意儿不挑人当试验品,只要地肥、阳光足,扔下种子就敢长。虽然第一批成活率不高,但撑过三轮试种,已有几十亩成型。

万一不成?顶多就是颗粒无收。

可要是成了……产量翻十倍不是梦!

【叮!检测到宿主成功研发“敌锈钠”药剂,奖励:钾钠变质剂配制技术】

???

钾钠变质剂?

沈辰一愣,脑子里嗡地一声。

这玩意儿他前世在金属厂实习时见过——往熔炉里一撒,液态金属瞬间结晶细化,钢锭硬度飙升、杂质减少,废料率直降三成!

关键是,它不光能炼普通碳钢,还能搞特种合金!

自打开矿以来,他就没一天不想搞点好钢。可眼下兵工厂越扩越大,弹壳、零件、坦克装甲,样样都要好钢,可现在炼出来的,跟铁疙瘩没啥区别,又脆又锈,勉强凑合。

可现在——

他猛地抬头,眼神亮得像点燃的火把。

“小沈?”张万和看他表情,愣了,“你……又想到啥了?咋笑得跟半夜偷了肉的狼似的?”

旁边那老农也缩了缩脖子:“这娃儿……该不会熬得太狠,疯了吧?才二十出头,眼窝都凹进去了……”

张万和却咧嘴一乐,心里跟明镜似的:

——每次沈辰这副表情,准没好事。

——但准是好事!

——天大的好事!老张,我先走了,车间那边有急事!

沈辰话没说完,人已经快步往外冲。他直奔改装车间——那地方是新盖的,跟从前那几间漏风的破砖房完全不是一码事。如今兵工厂早不是当初那点家底,二十多间厂房拔地而起:弹药厂、炮弹线、步枪组装间、火炮维修区,样样俱全。连带前面的盐场、士兵宿舍,整个基地早翻了好几倍。

原先顶多五六平方公里,现在?十平方公里起步!还往外扩着呢。矿山天天挖,石料不断运,人手也全拉来了。附近的村民,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只要能动,都卷着袖子上。五十多岁的老头子背着石头一瘸一拐,劝都劝不住——他们说:“能帮一点是一点,打跑小鬼子,咱才有好日子。”

但今时不同往日,不用再肩挑背扛了。石头一炸开,马车骡车拉得飞快,几条土路修得笔直,木架车、小卡车来回跑,效率翻了十倍。还有几个生产点干脆搬进山洞里——刺刀、手榴弹、雷管这些,都在洞里干。好处不光是隐蔽,真炸了也不怕,那些天然岩洞比咱们自己挖的防空洞还瓷实。

沈辰心里惦记着那套新东西,脚步没停。这兵工厂,早不是光造枪造弹的地方了。他要建的是个“全能军工厂”——能种地、能看病、能织布、能发电,啥都自己来。今天他要来的,是改装车间——专改无线电侦察车的。

车间三百来平,机床、焊枪、扳手、吊钩一应俱全,两拨人马正忙得热火朝天。

一拨是工兵连,正拆那批缴获的日本卡车。另一拨是技术组,盯着图纸咬耳朵。改装目标很明确:要把这些卡车,改造成能扛“喀秋莎”或搞信号侦测的平台。

无线电车得密封,不能像运输车那样敞篷。得密不透风,还得够硬。沈辰直接拿喀秋莎当模板——那玩意儿最初是吉斯卡车拉,后来换T-60坦克底盘,连拖拉机都试过,结果跑太慢,直接pass。

可惜咱这地儿,没得选。缴获的卡车五花八门:有94式六轮货车,小鬼子主力运输车,皮实耐造;也有老掉牙的80型,底盘软、马力弱,纯属拉兵的。两下一比,当然是94式更香。

它六驱,车身五米多,自重五吨,还能拉一千三百公斤货——别说改装监测车,连装个防空炮都绰绰有余。日本人自己就用它改过工程车、高炮车,人家用得顺,咱也能用得溜。

“厂长!您来了!”几个工人一见他,赶紧围上来。

眼前的94式卡车,顶棚早拆了,车壳子也被扒了一半。为了装天线和设备,必须把外皮全换掉。可问题来了——材料没了!

“厂长,这车皮太薄,跟纸壳子似的,一碰就瘪,咋能当监测车用?”一个工兵急得直搓手。

“没错!底盘也得加固,普通钢扛不住,得上厚钢板,可咱们……连个像样的钢锭都凑不出来!”

沈辰看着那具被拆得七零八落的铁架子,没着急,反而咧嘴笑了:“材料的事,我来搞定。你们干得漂亮,都歇会儿,去吃口热饭。”

“您呢?您还没吃吧?我们给您打饭去!”

“高射炮那头还在赶工,我们待会儿去帮忙!”

“别去!”沈辰一挥手,语气突然硬了,“现在、立刻、马上——都去休息。这是命令,听清没?”沈辰一声令下,几个满脸煤灰的工兵只能乖乖点头,屁都不敢放一个。他扭头又冲另一拨人喊:“你们那边咋样了?”

“报告厂长!照您画的那张草图,东西全搞出来了!现在正调试呢,一没问题立马能往车上装!”

通讯班负责的无线电部分,早早就搞定了。

沈辰一眼扫过去——测向仪、接收机、发射器、天线,连屏蔽装置都弄出来了!

他心里咯噔一下,差点以为自己眼花了。这帮人怎么这么猛?他原以为能搞出个半成品就烧高香了。要知道,现在这年头,无线电可是洋人兜里的宝贝,能用上的人不多,懂行的更少。

十年前,德国有个玩意儿叫“测向仪”,大得像头牛,得用火车拉才搬得动。到三十年代初,德军才弄出能装上火车的小型号,专门抓地下电台的信号——这玩意儿,就是后来监测车的祖宗,干这事的,还是盖世太保那种狠角色!

可就算那时候的“小型”设备,也跟个木箱差不多大。眼下这帮人捣鼓出来的,跟台收音机似的,扛在肩上就能跑,装车上更没问题。

但光能带不行,移动慢,反应迟,逮不住人。直到前两年,德军才把这玩意儿塞进飞机里,靠电磁波找目标,干轰炸。反间谍?也全靠它揪出密电码。

换句话说——要是兵工厂现在能造出飞机,这东西立马就能上天!这种技术,小鬼子连门儿都摸不着。他们手里那些测向仪,全是偷的德国货,自己虽然也有人研究,但连皮毛都没吃透。

所以,别说农村了,就算在日军占着的大城市里,真见着监测车的概率,也跟中彩票差不多。哪像那些抗战剧里,满大街嗡嗡响的电车?扯淡!

那些剧里边的车,之所以要到处转悠,是因为信号弱,天线差,得满城扫才能找着一点动静。其实真要论起来,无线电探测没距离限制,就看设备灵敏度、天线性能、环境干扰这些硬指标。哪怕鬼子真有车,能罩住三公里就烧香了。

可系统给的这玩意儿——一百公里!方圆百里内,风吹草动,一根头发丝动一下都逃不掉!

还有那个屏蔽器,神得很!自己发射的时候不露馅,别人想找你?连影儿都摸不着。这哪是车?简直是张会走路的隐形大网!

“干得漂亮!继续调,别的我来操心!”沈辰拍板。

可话刚落音,他就卡住了——没材料!

工兵想改卡车?焊都焊不上。通讯班想上量产?铜线都没几根。这破事,全卡在原材料上。

沈辰二话不说,扭头就往锅炉房冲。现在,必须立刻造变质剂,先把钢材搞上去!

锅炉房里,热浪扑得人喘不过气。一个炼钢的汉子正举着喷枪,对着滚烫的炉口猛烧,汗珠子往下淌,衣服都快蒸干了,手都没抖一下。

“厂长?您怎么来了!快退远点,这地方不是人待的!”

沈辰随手掏出个搪瓷缸,递过去:“喝口水,别中暑了。”

那汉子一愣,双手哆嗦着接过来,眼眶都红了。

继续阅读:第75章 好家伙,这回是真的成了啊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抗战:超级机械师,晋西北炸翻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