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阴险的黎明四大问
黎叔2025-07-02 21:063,298

一开场,节奏就完全进入了黎明的掌控,连续三个一模一样的问题,终于让竺法护动容,更低头思虑不言。

  赖祯祥真想拍手叫好,许若云满眼都是小星星,明静的大眼睛眨个不停,连宋华美都觉得黎师尊就是黎师尊,果然犀利。

  这连续三个意义完全不同的“僧从何来”的问话,让竺法护感觉到了这个高个子年轻人的不简单,不愧是具备“虹化”品质的人,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对付。

  特别是最后一问,这是个大陷阱,不能直接回答。

  黎明可不会给竺法护平静思索的时间,步步紧逼,直接丢个XP技能出去:“大师,吾近来博览群书,竟心生疑惑有三,大师可能解惑?”

  竺法护暗喜,我特么专门解惑,示意黎明但讲无妨。

  黎明邪邪的一笑,说道:“吾为谁?吾自何来?吾去何处?”

  竺法护愣住了,皱纹更深,埋头苦思。

  黎明这个问题可不单单是后世著名的哲学唯心三大坑,更是暗藏穿越众身世之谜,即便竺法护用《佛说老女人经》来勉强诡辩解释哲学三大问,可却无法解释穿越众身世之谜。

  还可以以《大智度论》上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来勉强沾边,可黎明最近编撰《劝世经》,大量让人收集佛教典籍,并未发现有人翻译了《大智度论》。

  历史上,这书还要100年才由鸠摩罗什翻译整理出来。

  竺法护若用《佛说老女人经》来试图诡辩,黎明就会觉得他还不如卫玠,起码卫玠一眼就能看出穿越众的一点来历。

  如果竺法护也用一些偈语来回答,那说明很有可能黎明以前猜想的东西真的有因果关联。

  看着陷入沉思的竺法护等人,黎明可不会客气,这个时候往往是谈判突破的关键时候,乘胜追击必有斩获。依然邪邪的打断竺法护的思路道:“大师,吾还有一不明,这世上,究竟是先有鸡,亦或是先有蛋?望大师解惑!”

  竺法护呆了。

  如果说唯心哲学三大坑还能用《老女人经》勉强诡辩解释一下,那这个哲学终极必杀技,就不是这时代的高僧能解释的了。

  就连后世,佛学的解释也很耍赖。

  佛法讲缘起,从这个角度来说,宇宙万物是没有开始的。既然没有开始,那“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就不能成立。人类对世界起源的探讨是直线式,所以才会没完没了地追究最初的那个开始,而佛教则认为世界是缘起的,是圆的。

  既然是圆形,何来开始和结束?

  问题都不成立,怎么回答嘛!

  所以说佛教的回答有点耍赖,因为它聪明的避开了,把问题带偏了。

  这就是佛教的厉害之处,其实质玩的就是坚白论,属于诡辩一途。如果用常理去和他论辩,引经考据,绝对输的妥妥的!

  中华历史上,先后14次大型佛道大辩论,道教输9次,佛教输4次,不分上下1次。

  佛教不是讲“四大皆空”吗?可真要是自身利益受损之时,哪里管得了那么多,该出手时就出手!

  讲究“清净无为”隐世的道家亦然,涉及到自身利益,什么核心教义全部抛开,打着维护正统的幌子,实则也是利益至上。

  为什么这么说?

  14次大辩论,输的一方很惨的!

  第1次,北魏孝明帝时期,520年,道教输了,被发配充军。

  第2次,北齐文宣帝时期,555年,道教输了,被剃发为僧。

  第3-4次,北周武帝时期,569年和573年,儒教加入了大辩论,最后都是儒教赢了,道教居中,佛教惨了,更是直接开始灭佛!这也可以算道教的胜利。

  第5次,隋文帝时期,583年,虽然当时打平,但实质是道教输了,更是由此开始让佛教彻底占据上风。因为道教面对佛教最大的优势“老子化胡说”被彦琮和尚的《辩教论》给驳斥惨了。后来凡是道教再提出“老子化胡说”,佛教直接有范文标准答案参照了。

  换言之,道教的XP技能被佛教破了!

  第6次,隋炀帝时期,608年,道教输了。

  第7-8次,唐高宗时期,659-660年,有自称老子后人的皇帝支持,期间还有数次小型辩论,道教还是输了!

  第9次,唐玄宗时期,730年,道教继续输,佛教更是发展到又一个巅峰。

  第10次,唐德宗时期,796年,勉强打平。

  第11次,唐武宗时期,841年,皇帝全力支持下,判道教胜利。更令道士赐紫,沙门不得著,也为4年后的大灭佛打下了伏笔。

  第12次,唐武宗845年,佛教此时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时期的巅峰极致,严重威胁统治的情况下,道教终于“大获全胜”,更是“会昌灭佛”事件的开始。

  第13次,元宪宗时期,1255年,皇帝耍流氓,出的辩论题目就是“老子化胡说”,道教必输。

  第14次,元宪宗时期,1258年,道教彻底惨败,削发为僧。被令焚毁道教“伪经”45部,道教以前所占的237所佛寺(元朝早期道教很牛,全真教,可参考射雕),全部命归佛教所有。从此道教就没有再次压倒佛教的能力,直到今日,养生学说开始流行,民族复兴被提起,才渐渐有点起色。

  这14次大辩论,虽然有不同时期统治阶级视需要来影响胜负,特别是有儒家这根“搅屎棒”在里面掺合,真正的坐收渔翁之利,更是让佛道两家都融入了儒的思想。

  但实质上,道教面对佛教,不谈其他,单从辩论一道,绝对是处于下风。佛教向来喜欢争辩,所谓出家人“清净”简直是扯淡!

  当年的唐僧陈玄奘到印度后,就曾与一千多印度佛教徒激烈争辩七天最后取得胜利。而自六祖起,更是展开了辩论之风,什么刁钻古怪的论辩都有,历练出无数辩论高手。而道教相反,主张安静少言、木纳如呆,努力修练,辩论之力怎能比得上佛教。

  因此,和佛教中人论辩,千万不要被牵着鼻子走,必须得不断的另辟蹊径,打断他们的节奏,反之掌控节奏,用诡辩来对付诡辩,才行!

  最近流行的“青年问禅师”的段子,虽为笑话居多,但其实就是很好的反讽了佛教诡辩之能。

  黎明就是用无赖的手法来对付竺法护,我就是比你更无赖,和佛教一样,都是堂而皇之的诡辩,把你彻底绕进去,还不带出来。

  如果问一个老百姓,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那答案绝对五花八门!

  我是李二牛,我从东村来,要到西村去。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当然是先有鸡,才会下蛋嘛!

  亦或是肯定先有蛋,才会孵出鸡!

  对于普通人来讲,这些问题管我们什么事?先有鸡先有蛋搞清楚很重要?搞清楚了我家鸡就能多下蛋?

  反之,这些钻研学问的人,往往很容易就联想到其他方面,直至开始思索人生,探索宇宙究极奥义,从此走上不归路。

  此时的竺法护和他的弟子们,仿似“入定”一般,头低垂着,眼睛闭着,双手合十,要不是肩膀还在微微颤动,还真怕他就地“虹化”了。

  黎明有点失望,貌似竺法护就一个普通会译经讲佛的和尚啊!

  赖总统乐呵呵的背着手走了,黎明和许若云干脆走出会客室,两人手拉手,沿着河边欣赏着春色散步。留下一屋子中外结合的老少和尚慢慢探索奥义吧,坑不死你!

  两人回到城中别墅,甜蜜的用过晚餐,明静才喜滋滋的来禀报,那老比丘醒了,说是希望能再与师尊聊一次。

  还聊?

  特么再聊我没存货了!

  黎明思索了一会儿,还是得去聊聊啊,关键是能不能搞清楚自己一直希望搞清楚的修真者或者有大神通一类人关联的猜想。

  让许若云在家洗白白乖乖等候,黎明又回到检查站,看着会客室里面的光亮,脑子快速过了一遍整理的思路,昂首走进会客室。

  看见黎明,竺法护站起双手合十,老脸苦笑道:“善哉!善哉!居士纵横诡辩之术,已然大成,老僧险被居士巧言令色引至歧途,阿弥陀佛!”

  你的,良心大大的坏!

  黎明呵呵一笑,不以为意,示意众人坐下,然后对竺法护说道:“大师此言,吾不敢苟同。若论纵横诡辩之术,大师所学,方为这个!”

  黎明翘起大拇指,笑着对着竺法护。

  “居士此何意焉?”竺法护看不懂这个手势。

  黎明收回手,也不解释,而是正经对竺法护说:“吾为谁?吾自何来?吾去何处?此三问乃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宇宙之本源,大师何以纵横诡辩冠之?”

  “阿弥陀佛!”竺法护念声佛号道:“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居士何以执着,莫若放下执念,善哉,善哉!”

  黎明心里暗笑,得,这老和尚用《金刚经》的‘无我’准备来带偏自己。为了接下来的探寻,那就暂时遂了你的意。于是站起,来回踱步几圈,忽地仿佛顿悟一般,站住不动,嘴里朗声说道:“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

  竺法护眼睛一亮,身后的弟子更是动容,默念不止。

  “阿弥陀佛!”竺法护看着仿佛“禅悟”、一动不动的黎明,喜道:“居士果然身具无边佛性,竟于老僧言中悟此高深佛理,善哉,善哉!”

  竺法护说完,竟开始双手合十,盘腿席地而坐,开始吟诵佛经,一众弟子也打坐在其身后,附和念唱。

  一时间,检查站佛音袅袅。

继续阅读:第196章,进一步探寻大秘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崛起在晋末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