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故安的第二个夜晚,卢志又失眠了。
他无法睡着!
那一副巨大的世界地图深深地映在他的脑海,浮现在原本已经闭上眼睛的意识里。
卢谌已经做出了抉择,也帮范阳卢氏做出了选择,选择了上策。他也成功的说服了自己,准确说,是自己被故安的变化,被自己亲眼所见的一切说服了。
无怪乎遒县祖氏举族迁来,遒县离故安四十多里地,若不主动改变,第一个受到冲击的便是他祖氏一族。
范阳也近啊,堪堪五十里。
自从选择跟随成都王,已经快十年。出谋划策,鞍前马后,让成都王一度成为诸王中势力最强之人。可结果呢?由一开始的极度重视到现在的彻底冷落,更是屡屡拒绝自己的忠言,更将自己当做敝帚一般。直至成都王被废,自己彻底被免官,我卢志也从未想过追随他人,做背主之事。
河间王执掌大权,又起复成都王,却仅给千余战兵让自己镇守邺城,充当炮灰。即便如此,自己也从未想过其他,而是继续给成都王出谋划策,以图天下事。
可今天,自己动摇了。
我的所作所为,原以为天下士人称赞的“一身谋略,事主忠心”是最好的评价。可结果,却被谌儿批得一无是处,更言为“助纣为虐之帮凶,天下大乱之祸首”!
卢谌那一连串犀利的问话,又在卢志的脑海中响起。
王爷也好,士族也罢。谁做到了济世救民、渡化众生?谁做到了教化一方、保境安民?
不!
他们谁想过去做一做!
卢志深深叹气,十年光阴,竟一事无成,更成一无是处!
我的前半生,是失败的。可有这么一个好儿子,就是最成功的!
起身,穿衣,睡不着,那就出去走走吧。
出门下楼,听到动静的卢谌出来一看,急急拿出一件披风给卢志裹上,问道:“父亲,这是作甚?”
“汝且歇息,为父出去走走便回。”拒绝了卢谌相陪,卢志负手,慢悠悠的向外走去。
春节期间,路灯12点才会熄灭,此时依然犹如一条光带,照亮着故安。卢志颇有兴致的观赏了几个不同风格的玻璃油灯,研究了半天没明白为什么小小灯火竟能散发出如此光亮。
他的举动引起了巡夜的安防人员注意,很快就有两人远远跟随,等着“人赃并获”。
已近亥时,街上竟还有行人不时结伴穿梭,说着奇怪的语言,笑着互相打趣。周围的小楼不少房间还有灯火亮着,一些看似有些年岁之人正在扫地。
快到大十字路口时,旁边这个唯一和当前县城格格不入的小院子,据说就是蓬莱总统,朝廷亲封的蓬莱郡王府邸,那寥寥几个站岗值夜之人让卢志禁不住的感叹。
坐在一条长椅上,看着夜幕下泛出点点灯火、波光粼粼的科教湖,还有湖对面那十几栋亮着灯火的小楼。再一看周围还有不少民众结伴在此,有的在踱步;有的在休憩;有的衣着单薄,气喘吁吁的奔跑;有的男女两两结伴,不时交谈,男子微笑,女子羞涩。
更有一些女人聚在一处灯火下在一起喊着奇怪的拍子,扭动着身子不知作甚。再仔细一看,竟是白日里在那什么医院见过的那个叫马丽的女仙尊在带头。
其民安乐,其众祥和。
感慨间,远处一阵小小的骚动引起了卢志的注意:只见三人护卫之下,一胖人正不时对周围民众的问候挥手回应,那些民众问候之后竟一如方才一般,并未有其他举动。
想了一下,此人便是在木牌上的那个胖子:蓬莱总理王阿东。这让卢志有点惊讶,如此重要人物,仅三人护卫,民众也一副见多不怪之样。
再想想以往所见大人物出行,护卫净街,民众回避,哪能如此这般随性。
王阿东下午参加了教育部的“蒙学年后分级会议”,正式通过了年后分一、二年级的决定。部分学生将正式依据考试成绩升为二年级,部分学生和新生则继续为一年级。还有教室的安排,授课教师的二年级教材培训、授课安排,两座教学楼的修建进度事宜。
刚散会,回家的王胖子面对着还在冬夜里活动的民众,和蔼的打着招呼,对宣传部和教育部推进总统所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成果表示满意。
这大冬天的,晚上还有人在外面活动身体,还有不少人在夜跑,马丽的健美操授课依然在进行。
“敢问可是蓬莱王总理当面?”
正在思索自己要不要也运动运动,减减这一身肥肉的王阿东被人叫住了。这让他一愣,啥情况?竟还有人不认识我?
卢志拱手而立,看着前面的王阿东。
一名警卫立即小声汇报:是卢谌的父亲,范阳卢氏族长卢志。
王阿东小眼睛一眯,哦,是卢谌的父亲啊。不是在成都王司马颖哪里效力吗?怎么来故安了?未必是以前宰卢氏宰得太狠,来讨个说法?
那不可能!
我王阿东做生意,钱货两清,概不认账!
“可是范阳卢子道?”王阿东负手而立,问道。
卢志点头,然后正经长揖说道:“范阳卢志,拜见故安郡公。志心有疑,望郡公解惑。”
得,王阿东也只得还以揖礼,随后起身,示意卢志跟他走到湖边,问道:“汝有何疑虑,但讲无妨。”
这声“汝”,可不是王阿东托大。而是无论是朝廷官职爵位,还是作为卢谌的师尊,更不说这是在故安,在卢志面前,他便是妥妥的上级身份,不能以年龄相称。否则就是没文化的表现,反而越客气越被别热嘲笑,卢志也不敢受。
除非卢志年龄上60,那世俗法则便自动无用,王阿东就得恭敬称一声:卢公。
“志观郡王府邸,再观郡公出行,皆防卫松弛,”卢志权衡着说道:“更与民众混同,于安危则不患乎?”
王阿东眨眨眼,本来我对于这时代语言就比较“不优秀”,你还拽个之乎者也,这特么啥意思?小眼睛一通转溜,然后一亮,看见了正在跳健美操的宋袆,立即喊过来。
许是刚刚运动过,宋袆小脸红彤彤的,煞是可爱,上前给两人行一个福礼,然后开始担任翻译工作。
有了翻译,王阿东立马就明白了。呵呵一笑说完几句话,宋袆对卢志道:“心存百姓者,百姓皆为护卫。心存天下万民者,天下万民皆为守护。心不存者,纵使高墙深宅,前呼后拥,亦坐立难安也!”
卢志听罢,深深长揖:“此世间至理也,谨受教!”随后起身,又问:“两日来,吾观故安,百姓安居,民众乐业,可谓当下之净土,此全赖科教教化之功。然,故安之外,诸仙尊所封之地,缘何不顾、不理?”
王阿东听完,想了一会儿,先问了身后的秘书卢志的近况,随后反问道:“汝新为魏郡太守,缘何对魏郡不顾、不理?”
“这……”卢志哑然,也明白了王郡公的意思。苦笑长叹一声,但依然不死心,又解释道:“志无兵,无权,更忧四敌环视,更恐旦夕倾覆,与故安所不同也。”
“汝为之未尝否?”
卢志愣了。
这不就结了!
你从未尝试过,如何知道能不能行!
“汝思瞻前而顾后,行折中而调和,何以成事?”王阿东唇唇善诱:“而我科教,历来奉行以行为先,凡事先做,其后再思。”
卢志疑惑,问道:“先贤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此世间至理。以行为先?何解?”
王胖子先回想了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回答道:“我科教以为,凡事立则预,方为至理。需知世间万物,向来计不如速,事事皆预,万事皆休!知行合一,方为正理。”
凡事都要做好准备,做好计划再去做,不然就会出错。历来奉为为人处事的至理名言。更是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发扬,就连后世教育也提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话有错吗?
没错!
可奉行此道的中华,发展如何?
翻看古今中外历史名人,再看看自己周围的亲朋好友,凡是通过自己努力后成为有钱有权的,当然也有破产破家的,谁会奉行此道?
说得通俗点,是不是经常在一些家长里短的闲聊中,谈及某某时,多少都感叹:哎,某某就是胆子大,运气好!某某就是胆子太大,运气不好!
那为何我们的胆子就不行呢?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准备得越多,越全,顾虑就越大,越担忧,直至绝大多数人选择放弃,只有极少数人终获成功。但却让一个只能影响极少数人的“名言”扩展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奉行之道,社会如何发展?如何进步!
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十全十美的逆天计划方案,自古而今,有几次?只有先去做,再根据做的情况,设置计划调整计划修改计划,这样才能有所成。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的怒吼做计划了吗?尽管他们失败了。
刘邦决定要造秦朝的反,做计划了吗?他成功了。
赵匡胤黄袍加身时,做计划了吗?
朱棣要抢侄儿的江山,真要是做万全准备,他装疯老死之前敢动吗?
最伟大的图书管理员离开北大时,是做了计划和准备才离开的吗?
特么的,这么多有钱人,明天就辞职去创业,好好计划一番后,你还敢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话是如你我这般一无所成,却生活无忧之平凡人最好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