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太后这样说,纵然明白太后不过是信口胡言,卢嬷嬷也立即取出银针,小心试过。
确认无毒之后,方才笑着收起银针,双手捧着药碗,将其分到了一个小小的碧玉碗中。
“娘娘多虑了,这一小女子,又有多大的胆子,也敢众目睽睽之下行刺太后娘娘?”
“更何况这方子是太医也看过了的,他说这方子用的很是奇妙,药物配伍之间刚刚好,可以泻火又不伤身,至少也要有十多年的本事,否则做不成这个。”
太后闻言只笑。
“她既是京城中数一数二的丑女,多年来闭门不出,在家中看看书,打发时间,也是理所当然。”
“不过以哀家看来,她的本事倒是不全,否则又怎会治不了自己脸上的黑斑。”
明知太后是在借题发挥,可嬷嬷也只得点头笑道。
“太后娘娘言之有理,奴婢也正说着,天下间若有名医,最要紧的,不是治好您身上的毛病。”
“您这些年忧思过度,所有的毛病都在心上呢,若能叫您放宽心思,与陛下恢复原先那般好的母子关系,才是正理。”
太后闻言,深叹一口气。
不过,今日皇帝能派大夫为自己诊治,便是他想不到的幸运。
她又笑着说:“哀家也在想着,这孩子到底还是孝顺,否则又怎会专门找女眷来为哀家诊治。”
“只可惜,这些年母子离心。”
想到这处,她又纳闷问:“哥哥那里,可有什么消息没有?”
卢嬷嬷深吸一口气,低声叹。
”顾大人到底是舍不下爱女,到底在陛下面前将赈灾之事答应下来,而今,夙兴夜寐,有时便是连城中也回不来,只在外头忙活着,不知何等疲乏。”
太后闻言,脸上不带半分心疼,只冷笑一声。
“原是如此,那么多庶出子女,也不见他心疼,只这一个嫡出的姑娘,倒叫他放在了心尖上,却娇惯得这般言行无状,也是活该吃亏。”
知道太后是在宣泄不满,卢嬷嬷小心翼翼的伺候太后把药喝了下去,刚才拿着蜜饯给太后压着药中的苦味,不忘轻声感叹。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做父母的,心思都是一样的,想来,陛下也越发能理解您的心思了。”
正说着这话,就听外头有人禀报。
“二皇子求见。”
卢嬷嬷看向太后,太后点头,吩咐人把它放进来。
二皇子李铮这才在外头走来。
他肩膀挺直,昂首阔步,面上依稀与皇帝有三分相似,只是五官要更加挺阔硬朗些。
见到太后,他满脸孺慕的行礼问安。
太后也点头,看他的眼神中带着欣慰之色。
“前头的课业做完了?”
李峥点头。
在卢嬷嬷的搀扶之下起身,坐在太后下首,纳闷询问。
“课业是做完了的,但却听说皇祖母身子不爽,而今如何了?还有什么症状没有?孙儿也去外头再打探打探民间名医。”
见他满脸急切之色,太后面上越加满意,笑着摆手。
“不必如此,这些小病罢了,你父皇特意请了一位女医过来,据说是师出名门的,今日才下了药方,明日再诊脉看看。”
李峥神色一顿,犹犹豫豫的问。
“不知明日可否请大夫诊脉之时,先行叫孙儿过来。”
看着太后有些纳闷的神色,他低声解释。
“孙儿那日偶遇了一位算命先生,他说的确是有贵人能解您的病症,孙儿想知道,这位是否就是那位高人?”
太后一笑,无奈摇头。
“你这孩子,光知道在这些事上下功夫,你的课业之上如何?”
提及此事,李峥皱眉,神色中竟带着几分落荒而逃的狼狈,连连开口求救。
“皇祖母还是莫提此事了,孙儿又不要去考状元,何苦如此要求严苛?”
太后先是一愣,随后哑然失笑,也并未为难他。
“你若志不在此,应付过去也行,但不能成为最差的那个,听见没有?”
他立即点头应是。
还想说话,太子竟然又来了。
太后便又叫人将太子放过来。
太子进来的一刻,二皇子李峥先行行礼。
“见过太子殿下。”
而当今太子虽比他小了几岁,面对他的请安,却坦然自若,平静点头。
“不必这样客气,起身便是。”
李峥方才起身。
太子又同太后问了安,才在太后安置的凳子上坐了下来。
他满脸关切的看向太后,神色亲昵,仿佛与这位二皇子相比,他才是跟太后最亲近的人一般。
“听闻皇祖母偶感不适,孙儿赶紧弃了课业就来了,不想,二哥来的还更早些。”
李峥一笑,毫不犹豫的打着哈哈回答。
“太子殿下还要做课业,那些东西,我连看一眼都觉得疲,自然不愿去做,所以来的更早些。”
太后也看着太子连连点头,十分满意的说。
“你文治武功样样出彩,日后定是一任明君,所以你二哥自然是踏踏实实的去玩了。”
“你们兄弟几个当中,就数他最有童心,日后你们都多关照着他些。”
看着文治武功都一无是处的李峥,太子眼中掠过一抹嫌弃,随即笑着跟太后答应。
还不忘扭头夸赞。
“二哥文治武功都不出彩,却有一番赤子之心,这才是最难的,还请皇祖母放心,本宫必定多多关照二哥。”
太后这才笑着点头,太子看了看周围之人,思忖片刻,才小声询问。
“敢问皇祖母,顾家表妹的事儿如何了?那锦衣卫的牢狱犯人奇多,环境又差,岂是一个女子能常呆的?”
“依我看,倒不如皇祖母再下一封懿旨,将她接进宫来伴驾,也叫舅爷放心些。”
看一眼太子,太后凝眉,声音加重了些提醒。
“此事由你父皇在办,任何人再掺和进去,都是僭越,尤其是你。”
“你父皇年轻力壮,你只需要做个听话的儿子便是,不要胡来了,伤了父子情分。”
太子闻言,面上闪过一丝不甘,也只得连声应是。
又犹豫着追问太后:“皇祖母可知,城外赈灾结果如何?”
太后摇头,还不忘轻声宽慰。
“你只安心等着,这江山乱不了,待到天下大定之时,百官回朝,你需得更加约束自身,给你看好的媳妇儿,也该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