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王这过激的反应,让蒋水凉很满意。
相亲宴后,蒋水凉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处理宋汐的问题。
对她而言,宋汐是个过于强大的对手。
宋汐不仅在智力值和武力值上远超于她,更有整个中朝的支持。中朝上可以挟制皇上,下可以控制百官,是南夏真正的统治者。
别说是蒋水凉,就连河间王都不敢与他们撕破脸皮。
蒋水凉觉得,在对付宋汐这件事上,她应该与河间王结成同盟,才会有胜算。
所以她决定,要把宋汐的事情,有计划地,分步骤地,让河间王知道。
免得宋月那个定时炸弹有朝一日爆了,再把她炸个粉身碎骨。
蒋水凉本想,等水猴子的计划结束后,河间王如愿以偿重修水门时,她趁着河间王心情好,再把宋汐的事情一点点挤出来。
可事急从权,为了平安度过今晚,她要把早已想好的话,提前说出来。
“王爷,我刚醒来的时候,有个人来探望我,说是我的朋友,还送了我礼物。”在省略了时间地点后,宋汐的出场方式听起来正常多了。
“送了你什么?”河间王想起了那根簪子。
“一根镶了珍珠的簪子。”蒋水凉如实回答。
“没见你戴过。”虽然中朝问题让河间王挣脱了爱欲的泥沼,但他的智商还没有完全上线。只这一句话,就暴露了他见过这根簪子。
但身上还在发麻的蒋水凉,只顾着想自己的话有没有破绽,并没有注意到河间王的说辞:“我送给李姬了。”
“探望你的那位‘朋友’是中朝的人?”河间王问道。
“他是这么说的。”
“他还说什么了?”
“他说中朝很关心王爷,觉得王爷小小年纪就离开京城,很是不易,中朝担心王爷的安危,就派他来保护王爷。”蒋水凉依旧没撒谎,宋汐确实是这么说的,
“所以,他希望我能把王爷的事情告诉他,让他能更好的保护王爷。”
“你怎么回答的?”
“我告诉他,我失忆了。不论之前我俩有什么样的交情,此时我都不记得了。我是不会把王爷的事情告诉他的,让他以后不要来骚扰我。”
“这人是男人?还是女人?”
“男人。”蒋水凉觉得河间王的话里有一丝酸味,于是又解释了一句,“准确的说,他是个内侍。”
“是府里的内侍?”
“不是。后来王爷每天都来看我,府里的内侍我也陆陆续续的都见了一遍,他不在其中。所以我才会产生怀疑,起了探查府里奸细的心思。我想借着排查府内的奸细的机会,来找到他。”
“你查到了什么吗?”
“什么也没查到。府里的奸细很多,但却找不到任何与他有关的线索。如果不是真的收到过簪子,我甚至怀疑那只是我的一场梦。”
“中朝的人确实有手段了得。既然查不到,就算了。”
“不能算了。因为我见到中朝内侍那天,正是王爷遇刺那晚。徐婆子说她离开了两次,周婆子和许婆子都带人进府了。”
“那晚除了刺客,另一个进到府里来的人,是中朝内侍?”
“对。不过那晚进到府里来的人,不是两个,是三个。自尽的胡婆子,才是中朝内侍在府内的内应。”
河间王并没有寻根问底,追问蒋水凉是如何得知胡婆子的事情的。他知道,蒋水凉早晚会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
他更想知道,蒋水凉对这第三个人有什么看法:“还有一个人!是谁呢?他来府里到底有什么目的?”
“第三个人肯定与刺客不是一伙的。”
“嗯。如果他们是一伙儿的,应该会一起进来。”
“所以说,第三个人进王府的目的,应该与中朝内侍一样。也是来找人的。这个人在王府内定然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所以才需要第三人冒险进府来见他。”
“你觉得,第三个人要见得那个人,是个危险人物?”
“不仅危险,而且潜伏的很深。所有人都没有怀疑过他。”蒋水凉觉得自己在背诵谍战剧的台词,“但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中朝内侍,找到这个人。”
“嗯?”
“徐婆子不敢撒谎,她离开两次这件事肯定没有假。两次进来三个人,说明胡婆子为了贪下好处费,趁徐婆子离开的时候,把中朝内侍送进内院来。”
“王府的安保虽有些疏漏,但想要进到内院来,还是要安排一番的。胡婆子怎么知道徐婆子什么时候会离开呢?”
“胡婆子肯定是发现了什么,所以才会知道徐婆子何时离开。我觉得,中朝内侍对我,对胡婆子,应该都是一套话。说他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王爷。胡婆子说不定真信了。”蒋水凉说道,
“那晚王爷遇刺后,胡婆子说不定会为了讨赏,把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告诉中朝内侍。王爷也说中朝内侍手段了得,他知道这件事后,一定会去调查的。”
“所以你觉得中朝内侍,或许知道第三人是谁。”
“还有一种可能,中朝内侍或许见过这第三人。既然是两次进三个人,那肯定有两个人是一波进来的。如此推断,有二分之一的几率,中朝内侍是与第三人一道进来的。”蒋水凉说道,
“徐婆子离开的时间不会太长,所以中朝内侍与第三个人定是前脚后脚进的门。照水门就那么一条路,他只要不瞎,应当就能看到第三个人的样貌。”
“阿凉你觉得,只要找到这个中朝内侍,就能找到第三个人?”
“我相信,只要找到这第三个人,就能挖出那个潜伏极深的危险人物。”
“你有办法找到这个中朝内侍?”
蒋水凉当然能找到宋汐,她有宋汐留给她紧急联络方式,但她记得宋汐说的“给自己留条后路”的话。所以她并不打算把宋汐就这么供出来。
其实她并不指望通过宋汐找到这第三个人,她只是想通过中朝的由头,把第三个人这件事让河间王知道。以河间王的聪慧与能力,他绝不会把挖出内奸的希望都寄托在宋汐身上。他一定有自己的办法。
“我找不到他,但我知道他长什么样。他既然一直在探听王爷的消息,那他肯定在信都县内。信都县不大,按图索骥找一个人并不难。”
“好,那等咱们出去,连夜把人像画出来。趁着明日花灯节,先在街面上找一圈。”
“王爷,你不是说侍卫半个时辰就会来看一眼吗?这都快一个时辰了,他们怎么还不来啊?”
“是啊,难道是发生了什么意外吗?”
河间王的一句“意外”让蒋水凉脑补出了一系列的恐怖剧情。
等他们历经千难万险,把门打开后发现,外面尸横遍野,河间王府的人在一夜之间被杀得精光。没办法,她与河间王只能孤身上京告状(或求援)。
两人在上京路上,遭遇数次截杀,多次命悬一线,死里逃生到达京城后发现,操纵这一切的竟是常侍之首——曹公公。
这是武侠片的套路。
等他们历经千难万险,把门打开后发现,府内竟然挂满了白布。而府内人也像集体失忆一样,突然不认识他们两个了。
两人四处询问,却得知“河间王”在停药之后旧病复发,没救过来。府里现在正在办丧事。两人夜探灵堂,发现棺材里躺着的竟是小何。
这是悬疑片的套路。
等他们历经千难万险,把门打开后发现,河间王府内所有的人都消失了。他们走出河间王府,发现整个信都县的人竟也都消失了。两人想要继续探索,却发现无论如何都走不出县城。
好在城内吃喝不愁,两人过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神仙日子后,发现信都县的底下竟有一个秘密基地。
这是科幻片的套路。
等他们历经千难万险,把门打开后发现,府内的人竟全变成了丧尸。两人一路拼杀躲进了湖心岛的密室。在吃光了干粮后,两人决定冒险出去寻找食物。
出去之后,两人发现,外面的世界已经被丧尸所统治。而人类,成为了病毒一般的存在。重建秩序的丧尸王朝,正在全力缉捕仅存的人类。
这是末日片的套路。
蒋水凉也知道自己的脑补并不靠谱,但她实在是无法理解,侍卫们为什么没来。
其实,侍卫们没来,还真是源于一个不靠谱的脑补。只是侍卫脑补的并不是大片,而是两个人的电影。
府里的侍卫大多比河间王年长,且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不需要像河间王一样不近女色。所以,他们的感情经历,都远超于河间王。
对于河间王与蒋水凉的事情,他们更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虽然河间王不说,但他们也看得出来,河间王对蒋水凉的感情并非是柏拉图式的。
晚饭后,河间王的辗转反侧他们也是听到了的。
看着河间王双眼赤红,连外套都顾不上穿,就冲进小库房的架势,侍卫们觉得,河间王的忍耐已经到了尽头。
加之地点正好是隔音极好的小库房,关门的又是河间王心腹侍女,所以他们理所当然的想歪了。
都是男青年,他们了解河间王的需求,也理解河间王的迫切。
既然河间王说要与蒋水凉“长谈”,那他们就打算为河间王留出足够的时间。
以河间王的年龄看,“谈”上三个时辰,应该刚好。
所以在河间王与蒋水凉焦急的等待开门的时候,侍卫们正守在门口,给河间王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