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卷过雄关城头,赵星瑶身披银甲,望着城外逐渐增多的商队,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三年的时间,这座曾经破败不堪的边关城池,如今已是商贾云集,车马不绝。
“将军,这是本月新募士兵的名册。”副将递上一本厚厚的册子,“又增加了五千人。”
赵星瑶接过名册,轻轻颔首。
三年来,天策军从十五万扩充到三十万,这个数字仍在稳步增长。
她转身望向城内,只见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
玻璃工坊出产的各式器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蜂窝煤铺子前排着长队,香皂和香水的芬芳随风飘散。
这一切的变化,都源于那个人。
“慕姐姐那边情况如何?”赵星瑶问道。
“慕大人今早又签发了一批商贸通行证,据说通往南方的商路这个月已经过了三百支商队。”副将回禀道,“南宫姑娘的工坊昨日又研制出一种新式香水,已经被商人们预订一空。”
赵星瑶微微一笑。
三年前,当凌风将军事重任交给她时,她还有过犹豫。
如今看来,那个男人的眼光确实独到。
这三年来,她们三位女子各司其职,竟将北境六城治理得井井有条。
“报——”一骑快马从城外疾驰而来,信使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将军,赵将军有消息传来!”
赵星瑶心中一紧,接过信笺。
三年前,兄长赵云霄率领五千骑兵杀入北境草原,至今未归。
虽然期间偶有消息传来,但每次看到军报,她仍不免担心。
展开信纸,上面只有简短的几行字:“已至北真王庭三百里外,一切安好,勿念。”
赵星瑶轻轻松了口气,将信纸收好。
兄长不愧是镇北王府的继承人,这三年来在北境草原上纵横驰骋,不仅摸清了北真各部的虚实,还建立了数个据点。
“继续关注赵将军的消息,有任何动向立即禀报。”她吩咐道。
“是!”
……
雄关城中心,一座三层小楼内,慕云昭正在审阅各地的政务报告。
桌上堆满了卷宗,从税收记录到流民安置,从商贸往来到农田开垦,事无巨细都要经过她的审批。
“大人,这是本月各城的税收汇总。”文书官递上一本册子,“比上月又增长了三成。”
慕云昭接过册子,仔细翻阅。
三年来,北境六城的税收增长了十倍不止,这主要得益于边贸的繁荣。
凌风提出的“自由贸易”政策,吸引了来自大景各地乃至西域的商人。
“南方来的商队有什么反应?”慕云昭问道。
“回大人,他们对我们出产的玻璃和香水十分感兴趣,愿意用高出市价三成的价格收购。”文书官答道,“不过最近南方来的商队似乎少了一些,据说...是京城那边有了新的政令。”
慕云昭手中的笔微微一顿。
京城...那个他们离开已经三年的地方。
“继续观察,有任何异常及时汇报。”她平静地说道,心中却泛起一丝波澜。
三年来,北境六城的发展速度惊人,难免会引起京城的注意。
特别是天策军扩充到三十万之众,这已经超过了一个藩王应有的兵力。
“大人,殿下请您去一趟议事厅。”侍从在门外通报。
慕云昭整理好衣冠,起身离去。她知道,该来的总会来。
---
雄关城最大的工坊区内,南宫清月正在指挥工匠们调试新式织机。
三年的时间,这位曾经的南宫世家大小姐已经完全融入了北境的生活。
“这个齿轮要再精细一些,”她指着织机的传动部位说道,“我们要的是效率,不能因为追求速度而影响布匹质量。”
“是,小姐。”工匠头领连忙记下。
南宫清月擦去额角的汗珠,望着工坊内忙碌的景象,心中充满成就感。
三年来,她管理的工坊从最初只有一个玻璃作坊,发展到如今拥有纺织、制皂、香水、酿酒等十几个门类的大型工坊区,不仅满足了北境的需求,更成为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清月姐姐!”一个少女跑进工坊,“殿下找您去议事厅呢。”
南宫清月点点头,吩咐工匠们继续工作,自己则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发髻,向外走去。
这三年来,她与赵星瑶、慕云昭三人各司其职,虽然偶尔还是会因为凌风而有些小摩擦,但大多时候都能和睦相处。北境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的努力,这个道理她们都懂。
只是...那个名分问题,始终是她们心中的一根刺。
---
议事厅内,凌风站在巨大的北境地图前,神情凝重。
三年的时间,让这位年轻的皇子更加沉稳,眉宇间多了几分王者之气。
“都到齐了?”他转身看向鱼贯而入的三位女子。
赵星瑶、慕云昭、南宫清月依次落座,等待着凌风开口。
她们注意到,今天的凌风与往常有些不同。
“刚刚接到消息,”凌风缓缓开口,“朝廷派出的钦差已经过了峪城,不日将抵达雄关城。”
厅内一片寂静。
三年来,这是朝廷第一次正式派遣钦差前来北境。
“来的是谁?”慕云昭问道。
凌风迟疑了一下,才道:“你的父亲,慕山河!”
赵星瑶猛地抬起头:“父亲?陛下这是……”
“我那父皇知道,无论派谁来北境,都有可能有去无回。”凌风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唯有我这老岳父来了,本宫才会乖乖听话。”
南宫清月皱眉道:“朝廷是不是对我们起了疑心?”
“三十万天策军,年税收堪比江南富庶之地,朝廷不起疑心才怪。”慕云昭轻声道,“这三年来,北境发展太快,已经超出了藩地的规格。”
凌风走到窗前,望着繁华的雄关城街道:“父皇年事已高,诸位皇子对皇位虎视眈眈。”
“我们北境的发展,在他们眼中就是最大的威胁。”
“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赵星瑶问道。
凌风转身,目光扫过三人:“展示我们的实力,但不要过于张扬。”
“让朝廷知道,北境是大景最坚固的屏障,而不是威胁,但如果他们想来摘桃子,那就别怪我反攻京都了!”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在北境六城的位置:“星瑶,天策军的操练不能松懈,但要适当收敛锋芒;云昭,准备好各项政务报告,特别是民生改善的部分;清月,工坊继续生产,但新式武器的研发暂时转入地下。”
新式武器,正是初代火药。
三人齐齐点头。
“还有,”凌风顿了顿,“我收到密报,北真各部最近有异动,可能与朝廷的这次巡视有关。”
赵星瑶神色一凛:“兄长的信中说,他最近发现北真各部正在秘密集结。”
凌风眼神锐利:“如今的北真,连条惨狗都算不上!若非是为了稳住朝廷,我早让赵云霄灭了北真了。”
“既然他们想来试探,我们就让他们看看北境真正的实力。”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而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京都皇宫内,景帝正对着北境的地图发呆。
“三十万天策军...”老皇帝喃喃自语,“风儿,你到底想做什么?”
三年来,北境的发展速度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不仅军力大增,经济实力也直逼江南富庶之地。
更可怕的是,凌风在北境推行的一系列政策,使得百姓对他感恩戴德,几乎只知有凌风,不知有朝廷。
北境,已经成了一方小国!
老皇帝站起身,走到窗前。
寒风吹动他花白的须发,显得格外苍老。
“风儿,三年了,你可曾想过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