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克复工的时间还没有确定。
在这段时间里,他除了抓紧补拍一些视频,多卖一些弹弓以外,还去医院看过林远两次——现在他仍把对方当作是林远,而不是方远。因为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令自己总是回想过去,可以从稍显理性与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对方,分析对方,了解对方;为自己心中那架失衡多年的天平,拾起一块块遗失的情感砝码,使其渐趋平衡。
毕竟这一切对于方克来说,都来得太突然。他曾经想象过无数种与那个男人见面时的场景,现实却永远出人预料。
他记得林远在病房里对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虽然他没有答应什么,但是该做的事情依旧会做,这是性格使然。
所以,为了看住吴铁雄,他约对方周末打拳。
拳馆距离方克租住的地方很近,实用面积百余平,绝对不算大,但胜在设施齐全,还设有两处袖珍擂台。
这种擂台由于面积窄小,一旦进入其中对峙,双方攻守的空间极其有限,真正是拳拳到肉,对进入其中比赛者的心理、智力和体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这家拳馆的经营理念不同于其他同行,更像是一处以拳会友的会所。它对新手并不友好,不教授任何基础课程。但是对于老拳友而言,自助式的服务就很贴心,如果加钱预约,还可以提供专业陪练。
拳馆最为提倡的就是通过拳友之间的擂台较量——也就是实操——去提高技艺。
下午三点刚过,吴铁雄走进拳馆,在他身后还跟着一位老者。
方克没有想到,那竟会是林远。
从那晚在林远的卧室,一直到今天,期间发生了许多事。可是方克始终都处在一个被动的位置,被发现,被告知......压在他心底的种种疑问,至今未曾主动倒出,依旧是一个个问号。
他不问,只是因为对于答案,有所恐惧。
一个,或者多个长久以来被自己认定的事实,一旦有机会被其他当事人用更加确凿的证据予以否认,并且给与全新的定义与解释,想要自己的内心在瞬间去接受这种颠覆性的认知,让自己和全新的事实在刹那间融合,互不排斥——不仅难,而且痛苦。
因此,每次见到林远时,方克的情感都极其复杂。而此刻尤甚。
在他没有接到任何通知,且没有任何预感的情况下,本应继续住院的林远,却突然出现在拳馆,出现在自己眼前——这种不真实感,令方克紧张。
吴铁雄看出了方克的迷茫,笑着解释道:“巧得很,今天正好是林叔出院。在打车回饭店的路上,我跟他说,下午和你练拳,林叔就想过来看看。”
林远看上去气色不错,腰板拔得直直的,面容也少了几分憔悴,显得年轻了不少。
“早就跟你们说过,我也喜欢打拳。今天先过来试试,要是感觉不错的话,也在这儿办个卡。”说着,林远开始似模似样的活动起身体来,那架势好像确实有一点儿拳击的底子。
既然话都说到了这份上,即便是方克对于林远的健康状况有所顾忌,也不好再去拒绝。只能在心底提醒自己,多加留意,倍加关照。
吴铁雄之前已经来过两次,对于各种器材轻车熟路,加之平时有练拳的习惯,因此并不需要方克的照顾——林远才是他的重点“帮扶”对象。
他先是指导林远去做一些热身练习,然后才给他找了一双合适的拳套,在一个垂挂的沙袋前,教他如何出拳,以及身体各部位应该如何配合运动。
方克发现,自己低估了对方。
林远是真的会打拳,而且打的还不错。
方克想:“现在的他,可能只是受限于自己不得不正视的客观条件——衰老与疾病,才会令每一个被迫放慢且无法到位的动作,看起来不再勇猛有力。
如果真的是他,也就五十多岁而已,怎么会老的这么快......”
这是方克第一次产生这样的疑问。
林远倒是对自己的拳法、身形比较满意,还在不断地给自己鼓劲儿,时不时地来上一套组合拳。有两次因为他想要加上腿击,都差点儿跌倒,之后便被方克断然制止。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吴铁雄提出要和方克打一场实战,却被林远截了胡。
原来当他从吴铁雄的口中得知,擂台实战才是这家拳馆的特色时,竟如少年般兴奋,抢着要先和方克上去比量。
这个要求让方克和吴铁雄都感到犯难。
起初,两个人的态度都很坚决,就是不答应。怎奈林远的倔劲儿非比寻常,更胜一筹。凡是他认准的事情,不管是选择霸王硬上,还是软磨硬泡,总之一定要做到。
最终三人协商的结果是,由方克陪他上擂台,点到为止的试打一局。
当方克和林远,彼此以对手的身份站在空间局促的擂台之上时,气氛变得有些奇怪。
如果说,这么多年来,方克心中集腋成裘的委屈,在苦苦寻找着一个自己认定的罪魁祸首和一次对其彻底发泄的机会,那么眼前的情景似乎是如愿以偿。
可是偏偏他的心态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裤兜里的那把刀,在过去的好几个时间点,他都曾想要拔出,却次次都选择了放弃。他不清楚这是不是因为血缘关系。但是自从方克知道了林远的真实身份后,对方在气场上,仿佛就对他就有了一种天然的压制。而他本人,不管情不情愿,想不想,心底都渐生出一种基于对方的归属感。
试问,在这种心态下,他怎么可能以一种对抗的心态出拳?
林远也许明白,也许懵懂。但是既然站在了擂台上,他就有自己的目的。
为了达成所愿,他就必须让方克愤怒,逼他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