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贤称赞道:“五殿下好眼力,曹文诏文武双全,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朱由检紧接着又说道:“太子殿下,我建议先让曹文诏牵头来整顿勇士营。”
“至于腾骧四卫,可以稍稍往后推一推,其统领从全国的年轻武将当中筛选。”
张维贤听后大吃一惊,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他怎么也没想到,朱由检竟然会提议让曹文诏担任勇士营的统领。
要知道,这可是连升四级啊!
几位大臣面面相觑,纷纷表示反对:
“太子殿下,这恐怕不太合适吧!勇士营这般重要位置,岂能如此草率决定呢?”
朱由检却没有说话,只是垂手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朱由校。
他心里想着,将领我已经帮你推荐了,至于用不用那就是你的事情了。
毕竟,军队是用来保护你的安全的。
朱由校的眉头微微皱起,语气坚决道:
“就这么定了,勇士营由曹文诏暂时代理统领。至于其他四卫的统领,各位爱卿可先推荐合适人选,到时再择优选用。”
说完,他不容大臣们再有更多的异议,直接转向朱由检问道:
“皇弟,你还有什么别的建议吗?”
“为确保大局稳定,我建议所有军营一律实行全面戒严,没有太子命令,任何将士都不准出入营地!”
当前的形势下,最让人担忧的就是京城的军营发生动乱了。
朱由校毫不犹豫地吩咐道:“王伴伴,你安排人去各个营地传旨吧!”
“奴才遵命!”王安见太子没有剥夺他的权力,心里踏实了不少。
那几位文臣看到朱由检提的建议,都被朱由校一一采纳,心里对朱由检的警惕性更高,也越发忌惮了。
他们表面上不再言语,但心中却在盘算着新的计划。
他们决定先按兵不动,看看这整军之事到底会如何发展,再寻合适时机出手。
而殿内殿外那些太监和宫女们,也都在悄悄地议论着刚才发生的事情。
他们预感到,这宫廷之中,即将迎来一场新的变革。
而这场变革的走向,将会影响到每一个人的命运。
张维贤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心中也是思绪万千。
朱由检的出现,虽然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但也为大明的未来带来一丝希望。
那么,自己该何去何从呢?
又该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最后,他的目光停留在朱由校与朱由检身上,心里暗暗想:
“无论如何,自己都要尽最大努力维护皇室稳定,确保大明江山的长治久安。”
郑贵妃被几个士兵看押着,老老实实地坐在地上。
尽管她惨遭失败,手下也伤亡贻尽,可她内心却依然波澜不惊。
但随着朱由检有条不紊地提出一条条意见并被落实下去,她心里彻底慌了。
“不行!自己的计划得提前实施,绝不能任由朱由校坐稳皇位。”
她朝旁边一个太监含隐地使了个眼色。
这个太监立马悄无声息地躬身离开了。
朱由检心里隐隐感到有些不安,却又不知这不安来自何处。
他不由将目光投向瘫坐在地的郑贵妃和至今昏迷不醒的李选侍。
宫里除了她们,还会有什么势力跳出来掀风作浪呢?
难道是郑贵妃背后的那个神秘组织?
就在他凝神思考时,朱由校也看向郑贵妃,轻声问道:
“五哥儿,这个恶妇,该怎么处理呢?”
他的表情和语气里,都充满浓浓恨意。
这女人的确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她是太宗的妃子,地位极为崇高,肯定不能像对待李选侍那样,对她施加残酷的手段。
可是,仅仅把她打入冷宫,朱由检又实在是心有不甘。
为了皇宫稳定,他斩钉截铁地说道:
“郑贵妃罪恶滔天,绝对不能留!”
他的话无疑是宣判了郑贵妃的死刑。
郑贵妃听到这话,不自觉地抖了抖,脸上露出惊恐的神色。
不过,很快就被凶狠的表情所取代。
她瞪大双眼,怒视着朱由检,咬牙切齿地说道:“小杂种,你敢杀本宫?”
朱由检一脸不屑,没搭理郑贵妃。
郑贵妃转头看向朱由校,语气里带着几分威胁和挑拨。
“太子,你可别听这个小杂种的挑唆。新君即位就杀害自己的祖母,这可是会遭到大臣和世人的唾弃与责骂的啊!”
说话间,她又将目光投向那几个大臣。
眼神里透露出一种求助的意味。
显然,她是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好让自己逃脱一死。
朱由检敏锐地察觉到,郑贵妃的目光里似乎隐藏着某种深意,仿佛是在向那些大臣们传达着什么信息。
郑贵妃把持内宫几十年,要说这些大臣和她没有任何勾结或者利益交换,他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朱由检瞪着郑贵妃,冷笑一声,对朱由校说道:“皇兄,这个老妖婆必须死!”
“不过,在这之前,一定要撬开她的嘴,让她把她的同党一一交出来!”
停了停,他又理直气壮地说道:
“家丑不可外扬,这种事情还是交给锦衣卫来处理比较合适。”
说话间,他有意无意地,把目光投向站在一旁的田尔耕。
田尔耕似乎也领会了他的意思,挺直胸部,做出一副唯命是从的样子。
几个大臣神色复杂,互相用眼神交流着旁人看不懂的信息。
最后,方从哲站了出来,向朱由校拱手作揖,硬着头皮说道:
“太子殿下,现在最主要的事情是办理先帝的后事以及您的登基大典。其他的事情是不是可以稍微往后推一推呢,以免引起人心不安,造成局势动荡啊?”
他当然知道,只要锦衣卫插手审问郑贵妃,肯定会牵扯出一大批大臣出来。
只见方从哲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背微微佝偻,宛如承载着岁月沉甸甸的负荷。
他已六十多岁,满头白发,面容消瘦,高耸的颧骨更使他看上去饱经沧桑。
相对来说,他为人还算正直。
他万历十一年进士,颇有才干,叶向高致仕之后,他便成为宰相。
但由于他是北方人,一直受南方官员的排挤,东林党人也一心想把他弄下来。
朱由检目光从方从哲身上滑过,心中不禁泛起浓浓的失望之情。
你身为内阁首辅,就只有这般表现吗?
你从大局着眼,暂缓处置郑贵妃,这或许没错。
可是,留着郑贵妃,你可曾考虑过皇上的安危?
要知道,郑贵妃的势力极为庞大,宫中和宫外都有她的党羽。
万一她被逼得狗急跳墙,再与那些人勾结起来,局势将再次反转。
到时候,谁又能承担得起这个责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