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贵妃瞪了朱常洵一眼,呵斥道:
“你怎么还在宫里?”
她又何尝不想调兵攻入乾清宫,直接扶持自己的儿子登上皇位?
可组织至今没有同意她的请求,冰寒二怪刚刚还对她发出了严厉警告:
只要她胆敢违背组织意图擅自行动,她与儿子的性命都将不保。
“母亲!”朱常洵磨磨蹭蹭,不愿离去。
郑贵妃恼火不已:“赶紧出宫,乖乖待在自己府中,不许出来!”
说罢,还向他使了个眼色。
朱常洵满心不情愿地往外走去。
扶儿子上位已然成为郑贵妃的执念,她自然不甘心就此罢手。
而让朱常洵离开皇宫,只是为了暂时降低组织的戒备之心。
随即,郑贵妃又下达一道命令:
“通知王安,让他设法阻止朱由校顺利登基,并将其控制起来!”
言罢,她又阴森森地补上一句:“倘若他敢违抗,就让他掂量掂量后果!”
乾清宫内,气氛凝重。
方从哲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一道圣旨,那圣旨仿若承载着千钧重量。
他双手缓缓将圣旨展开,神色庄严肃穆,而后一字一顿地宣读:
“遵大行皇帝遗诏,请太子朱由校即日登基,即皇帝位!”
其余顾命大臣纷纷屈膝跪地,齐声高呼,声若雷鸣:
“臣等恳请太子殿下早日登临皇位!”
在大臣们的带动下,殿内众人纷纷效仿,跪地高呼:
“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时间,殿内庄严肃穆之感愈发浓烈。
朱由检本也打算假意下跪,却被朱由校一把拉住:
“五弟,陪我站着便好!”
这一刻,朱由校心潮澎湃,激动难抑。
他仿佛感受到了,皇权那如璀璨星辰般至高无上的神奇魅力。
那是一种能够掌控天下、主宰苍生命运的强大力量。
这股力量如涓涓细流般汇入他的体内,令他瞬间充满力量。
身板也挺得愈发笔直、坚定,宛如一座巍峨耸立的山峰。
他缓缓环顾整个大殿,心中感慨万千。
他深知,从这一刻起,自己便如同在狂风暴雨中独自掌舵的船夫,即将肩负起整个国家的千斤重担。
大明的兴衰荣辱、百姓的悲欢离合,都将与他紧密相连,如同命运交织的丝线,难以分割。
然而,当他发现大殿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直挺挺地站着,并未下跪时,内心顿时涌起一阵不安与惶恐。
朱由检察觉到朱由校情绪的细微变化。
他紧紧握了一下朱由校的手,不动声色地向他传递着力量、信任与支持。
同时也在暗中观察着周围人的反应。
这看似平静的大殿中,实则暗流涌动。
那些已然跪地的人,表面上恭顺有加,低眉顺眼,仿若忠诚的奴仆。
可他们眼中的神色却难以捉摸,似狡黠,又似阴谋。
而那些尚未下跪的太监和宫女们,目光不自觉地投向后殿。
眼神中交织着不安与期待。
朱由检心中不禁泛起疑惑:
他们在等待什么?
后殿之中难道还有什么关键人物?
没过多久,答案渐渐浮出水面。
只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监,手持拂尘,如一只老迈却沉稳的乌龟般缓缓从后殿走出。
“王安!”朱由检在心中暗自叫道。
王安身为朱常洛的贴身太监,又身兼司礼监掌印太监这一要职。
在朱常洛在位的短短一个月里,他在皇宫内外权倾一时,一手遮天。
此刻,众人的目光如被磁石吸引般,齐刷刷地投向王安。
就当前局势而言,朱由校能否顺利登基,王安的态度可谓举足轻重。
如同天平上的关键砝码。
毕竟满殿的太监、宫女中,有不少都是他的手下,对他唯命是从。
只要他一声令下,其威信丝毫不亚于李选侍。
而且,他已暗中投靠势力庞大的郑贵妃。
郑贵妃在宫中地位超然,连皇上都对她有所忌惮。
在宫外,他与大臣们之间的关系更是错综复杂、千丝万缕。
王安躬着身子,脚步缓慢,仿佛每一步都在权衡利弊。
他的脸上平静如水,毫无表情,犹如戴着一张精心雕琢的面具,将内心遮掩得严严实实。
谁也猜不透他心中究竟打着什么算盘:
是打算顺应大势,还是在暗中谋划着什么阴谋?
朱由检对王安毫无好感。
虽说没有确凿证据表明,王安丧心病狂到谋害朱常洛的地步。
但朱常洛的死必定与他脱不了干系。
只不过,当下并非清算他的时候,毕竟确保朱由校顺利登基才是重中之重。
见王安走近,朱由检嘴角微微上扬,语带讥讽与威胁道:
“王安,皇父的临终嘱托言犹在耳,难道你竟敢抗旨阻拦太子继承皇位?”
王安听到这话,微微抬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光。
他并未直接回应朱由检,而是在大殿缓缓扫视一圈,而后低沉沙哑地说道:
“老奴自然盼着太子早日顺利登基。”
说罢,他挥动下手中的拂尘,继续道:
“只是宫中事务繁杂,老奴需谨慎行事,确保万无一失。”
说着,他一边慢慢靠近朱由校和朱由检,一边说道:
“太子殿下莫急。老奴只是担忧,殿下年幼,登基之后恐会遇到诸多棘手之事。”
顿了顿,他挺直身子,直视朱由校,大胆提议:
“老奴以为,殿下是否可先缓一缓,与郑太妃商议一下,再行登基也不迟……”
听闻王安竟直言搬出郑贵妃,朱由检不禁怒火中烧。
显然,王安是受郑贵妃指使,站出来要挟朱由校,只有满足他们的要求,才会让他顺利登上皇位。
朱由检怒目圆睁,瞪着王安,恨不得冲过去狠狠扇他几个耳光。
这狗奴才,父皇先前对他那般信任重用,身居太监能担任的最高职位。
而他如今忘恩负义背叛父皇,投靠郑贵妃,又能得到什么更大的好处呢?
可朱由检不敢轻易动怒。
他深知,王安如此有恃无恐,必定留有后手。
只是这后手究竟是什么?
自己又该如何应对?
朱由检越想越觉头痛欲裂。
此刻,他才深切体会到,大明皇宫与朝堂犹如一个巨大的浑水漩涡。
在这般复杂且危机四伏的环境中,想要当好一个有作为的皇帝谈何容易。
而自己要想在此站稳脚跟,闯出一番事业,更是难上加难。
他的心中,不由又增添了几分沉甸甸的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