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她是中国的圣女贞德
情殇孤月2025-10-29 10:242,010

陈怀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这则新闻给抓取了。

  28日晚,谢团长的要求,希望给仓库里的守军送上一面国旗。

  但双方正在激战,日军又完全封锁了仓库的四周,闲杂人等毫无疑问会遭到日军的射击。

  这样艰巨的任务,被交给了上海商会,上海商会又拜托给了战地童子军。

  战地童子军在经过勘察后发现,唯一可能的路径就是从英国租界方向翻过铁丝网,然后跳入苏州河,潜泳过河,再爬上苏州河的对岸。

  这其中第一个难度就是如何绕开英国租界的巡警。

  第二个难度在于十月份的河水已经非常冷了,稍有不慎就会脚抽筋,直接溺死在河里。

  第三个难度在于必须要潜泳通过苏州河,因为日军封锁了仓库周围,夜晚会用探照灯扫过整个河面,并辅以机枪警戒,看到可疑人等会直接射击。

  之前泅渡过去,想给仓库里运送药品等急缺物资的勇士,好几名都是这样原因毙命于日军的机枪之下。

  且不说,泅渡过苏州河之后,还有一大段路程,这其中除了作为简易战斗工事的沙包堆以外,几乎没有任何遮挡。

  可以说,这是一条九死无生的任务。

  仅仅是选出一名能够全程潜泳过苏州河的人选,就把上海战地服务团的所有童子军们都难住了。

  这时,22岁的战地童子军成员,也是前线医院的护士杨惠敏主动站了出来。

  她自述是镇江人,从小就在长江附近游泳,水性极好,可以全程潜泳的方式泅渡过苏州河。

  一开始,童子军当中的很多男生都不太信服她。

  他们公开表示,战争应该是男人的斗争,如果让一个女人去给坚守仓库的中国守军献旗,本身就是一种耻辱,甚至对勇士与国旗,本身就是一种亵渎。

  面对这样的挑衅,杨惠敏扎紧了头发,当场就与这几个叫得最凶的男孩子进行了比试。

  她站在租界的桥上,一个猛子扎进水里,跳进了苏州河里。

  其他几个男孩虽然嘴上叫得凶,但站在桥边,看着深绿色的苏州河水,却一下子都失去了胆气,连往下跳的勇气都没有。

  等到杨惠敏潜泳爬上了桥对面的堤坝,再看向桥上的时候,那几个男孩子已经在一阵嘲笑声中灰溜溜地躲进人群里跑开了。

  入夜时分,杨惠敏将一面国旗包裹在身上,用内衣缠紧,外面又穿了童子军军服。

  在童子军战友的掩护下,她避开英租界巡捕的耳目,到达了苏州河边的铁丝网。

  此时,直接剪开铁丝网明显动静太大,杨惠敏机智地选择爬上了铁丝网的上方。

  随着一声“噗通”轻响,杨惠敏从铁丝网上跳入苏州河的河水当中。

  这样的动静,很快引来了对岸日军的怀疑,但当他们将探照灯扫射过来时,苏州河的水面上波澜不惊,没有一个人影。

  日军不死心,居然又朝着水面打了几梭子机枪,这才放心地挪开了探照灯。

  水面之下,杨惠敏屏息凝神,心惊胆战。

  最近的一颗子弹距离她仅仅不到一尺距离。

  如果她当时心存侥幸,没有选择跳入河水时直接潜水,可能刚才就被日军打死了。

  大约一分钟后,杨惠敏的脑袋才从水面下冒了出来,此时她已经潜到了苏州河的对岸了。

  之后,她又有惊无险地穿过了几个沙包阵地,终于爬到了仓库旁边,从窗户外被放哨的士兵接应了进去。

  当杨惠敏脱下外衣,将被汗水湿透的国旗送到士兵们面前时,从谢团长到下面这些铮铮铁骨的战士们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谢团长对杨惠敏说:“勇敢的同志,你给我们送来的不仅仅是一面崇高的国旗,而是我们中华民族誓死不屈的坚毅精神。”

  “我们必为死守这最后的阵地,流尽最后一滴热血,作最光荣之牺牲!”

  当晚,杨惠敏又在仓库守军的掩护下,泅渡过苏州河返回租界,受到了上海市民们英雄般的待遇。

  29日清晨6时,仓库顶楼举行了一个极其简朴但十分独特的升旗仪式。

  谢团长让士兵们将国旗在仓库顶楼升起,所有士兵向国旗敬礼,隔河相望的群众们也纷纷欢呼了起来。

  日军看到仓库升旗,士气恢复,气急败坏,当即又发起了进攻。

  但29日的日军攻势最终仍以失败告终。

  29日,整个上海都在流传着杨惠敏泅渡苏州河,深夜给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献旗的故事。

  甚至连租界里的英美外国媒体都被惊动了。

  他们争相赶到杨惠敏工作的战地服务团来与杨惠敏拍照,合影,并采访她。

  一时间,这个原本平凡的少女成为了整座城市,乃至中华民族的英雄。

  一家法国媒体这样评价她,称杨惠敏为“中国的圣女贞德”。

  ……

  看到陈怀民拿着报纸看得如此认真,舒斯特尔上前递给了他一杯咖啡,问道。

  “陈,你好像很关心那个姑娘……”

  “你认识吗?”

  陈怀民的思绪顿时被舒斯特尔拉回到了兰州机场,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与那个姑娘其实远隔千里之外。

  他记得,自己在离开皖南医学院的时候,分明邀请过杨惠敏要她跟自己一起回前线……

  当时她分明是拒绝的,可她为什么又会突然回到前线,而且做出这么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来?

  陈怀民百思不得其解。

  他接过舒斯特尔递过来的咖啡,笑了笑说道。

  “对,我也是镇江人。”

  “我跟她小时候认识……”

  舒斯特尔接过报纸,看向报纸上杨惠敏穿着童子军服,手里捧着国旗的黑白照片。

  他端详了一会,笑着打趣道:“她很漂亮,跟你也很般配啊!”

  陈怀民顿时像是被人说破了心事,他赶紧解释道:“不不不,我们只是小时候一起玩的伙伴……”

  舒斯特尔笑着说道:“陈,我可是有妻子,有女儿的人……”

  “那种对自己喜欢之人的眼神,你以为藏得住吗?”

继续阅读:第123章:注定无用的布鲁塞尔会议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空战英豪:陈怀民传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