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师傅将两人送进了路边的一个居民区里。
早餐店很小,其实叫早餐铺子更为贴切一些。店里拢共就四张木桌,凳子都是简易的塑料方凳。但好在饭点已过,两人进门时,店里最后一桌客人正起身结账。
苏哲见门口处摆着一个大大的蒸笼,还冒着热气,闻起来很香,当即向老板娘要了四个包子。没等李小一吭声,他又点了一碗混沌,一碗粥,两个茶叶蛋和两个小菜。然后,他才转头问姑娘:“你吃什么?”李小一惊讶地问他:“你的意思,你点这些是你自己的量?”苏哲云里雾里地点点头,心想我都这么饿了,这点东西还在话下?
李小一忍着笑,越过他,朝老板娘说,就这些。她暗想,这里可是东北,呆会儿他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果然,当四个大包子装在两个盘子端上来的时候,苏哲一下子都傻眼了。他愣愣地拿起一个包子,在李小一面前停住,竟把她的小脸档得严严实实。
李小一望着他震惊的样子,但笑不语。就在这时,老板娘把大海碗装着的馄饨放在了桌上。苏哲看眼馄饨,又看眼李小一,自己被自己的“没见识”逗笑了。碗里的馄饨皮包馅大,看起来比鸡蛋小不了多少。总之,满桌子只有茶叶蛋的大小和他想象的一致,其余全都超乎所料。
李小一拿起筷子递给他,请苏老师开动。苏哲夹起一颗馄饨,问李小一:“这难道不是我们常说的饺子吗?”李小一莞尔,说:“你如果这样理解,也不是不行。”苏哲苦笑一声:“怪我,爷爷早说过东北人实在,什么都实惠。是我草率了!”李小一哑然,他竟然连短视频热梗都会用了。
两人从早餐店出来,身上暖和了不少。苏哲甚至因为才喝完大海碗的混沌汤,连外套的扣子都没扣。天气大亮,日头已经很足,两人顺着马路,往主干道走,苏哲侧头去看身旁的姑娘,梳着马尾,穿着平底鞋,颇有种邻家妹妹的感觉,仿佛他们才吃完早饭,赶着去上学。
苏哲忽然想起她的学生时代,有几分好奇地问:“上学的时候,早餐一般吃什么?”李小一没想到他会忽然问起这个,有点意外的看他,笑应道:“我妈妈在通化早餐届比较出名。所以,我是吃着妈妈摊的鸡蛋饼长大的。”苏哲眼里的好奇更甚,追着问李小一鸡蛋饼长什么样,味道如何。
姑娘想了想说,饼皮像脸盆那么大,双面可挂蛋,饼里卷乾坤。苏哲听得起劲儿,若是平时,他肯定认为李小一这是夸张,可今日,他才见识了硕大个的包子,竟一时无法分辨她话里的虚实。他索性眯着好看的眼睛问她:“那你会做吗?”
李小一狡黠地说:“这我可不会。就那脸盆大的平底锅我就没有。而且,汪老板的秘方连我都防,你若是想尝,还是去通化吃正宗的吧。”
这话,李小一还真没骗他。汪潮一早励志,绝不让姑娘过她那样的日子,所以摊煎饼的全流程是一概不让李小一碰的。所以,李小一连妈妈手艺的十分之一也没学到。
苏哲望着她有几分神气的表情,心想,前有铁锅炖大鹅,后有潮人鸡蛋饼,这小城通化吸引他的地方可真是越来越多了。
彼时,他尚不知,吸引他的从来不是美食,而是人……
两人订的是第二天上午的机票,距离返深尚有一整日的时间。爷爷过去曾跟苏哲提过哈尔滨不少地方,他在心里默默过了一下,去几个标识性地方,时间还是够用的。
但此刻,他觉得当务之急是赶紧回酒店,让身旁的姑娘补上一觉。毕竟,她才结束一个重大项目,又跟着自己披星戴月,估计睡眠早已严重亏损。所以,他没跟她商量,就径自让出租车师傅拉他们去了酒店。
李小一没想到,她竟然在大白日里补上了一场深度睡眠,一觉醒来已经下午两点多。姑娘拉开密封性极好的窗帘,阳光一秒摄入,晃得她下意思用手遮住了眼。
等到她将手从眼前拿开,再向窗外望去时,竟发现苏哲正在酒店的院子里闲逛。他是醒的快,还是根本就没睡?李小一快速换了衣服,简单把头发梳起,匆匆下了楼。
苏哲握着手机在院子里踱来踱去,正在规划路线。回身时,恰好瞧见快步走来的姑娘。
“睡好了吗?”男人往前迎了几步,笑容舒朗地问。李小一轻轻点头,马尾被一阵风吹动,在脑后飞扬,反问他一句:“你没睡吗?”苏哲笑着说,自己也睡得挺好,但可能早饭吃太多,一直有些撑,所以下来消消食。李小一想起早上的大包子、大馄饨,抿了抿唇,唇角挂上一抹了然的笑意。
李小一虽然在东北生活近二十年,却也是第一次来哈尔滨。两人和外地游客一样,第一站就去打卡了秋林公司。
在绿色的巴洛克风格转角楼前站定,李小一感觉有点被惊艳到。这座颇具年代感的建筑放在今日到处高楼林立的都市里,固然算不上磅礴,但它的每一处细节都十分精湛,每组形态狭长的双窗都有雕花壁柱间隔,屋檐上有形态惟妙惟肖的女儿墙,与其说这里是个百货公司,不如说它是座艺术品,见证着一座城市的百年历程。
姑娘不知,此刻立于她旁边男人,正感慨万千。
爷爷曾说,秋林公司是哈尔滨的名片,端庄大气。许多年里,他也曾以为这里是大气恢弘那一挂,而实际来到这里,它带给他的感受却是精致与考究。然而,苏哲转念就想通了他和爷爷感官上的出入。爷爷见证了这座建筑风华正茂的昨天,而他见证的是它历久弥新的今天。这两者之间共通的是其美感和品质,不同的则是其在不同年代建筑群中的视觉差。但即便是现在,也不掩它作为城市荣誉在市民和游客心里的位置。午后的街上,清冷去了几分,热闹多了几分。两人跟随人群走进这座百年老店。
既然是莫名而来,秋林大列巴和红肠自然是必买项目。然而,这一次,苏哲有了经验,每种只买一个。可即便如此,当分量感十足的大列巴捧在手里时,苏哲还是惊了。他忽然问李小一:“汪老板的鸡蛋饼,也这么沉?”李小一噗嗤一乐,说如果顾客想要这么沉,妈妈定会想办法做到。苏哲叹服地竖起大拇指。
两人在美食区,林林总总尝了几样,肚子很快被再一次填满。李小一在小红书上刷到了秋林咖啡,想着刚好可以来一杯美式,刮刮油脂。两人步行来到四楼,未见牌匾,便已问到了浓郁的咖啡香。苏哲应景地给出一句评价:“货真价实,哈尔滨诚不欺我。”
一男一女从秋林大厦出来时,已是傍晚。苏哲举目望向被夕阳染上一抹金边的天际,嘴角轻轻勾起,恰是爷爷说的打卡哈尔滨另一个城市地标的绝佳时间。
李小一是位非常安静的陪同者,看出他对路线早有规划,便默默跟着,怡然自得。
两人来到圣索菲亚大教堂时,城堡一样的建筑上,华灯将将亮起,与夕阳构筑出错落有致的光影,饱满而巨大的洋葱头大穹顶周围,飞鸽群舞。苏哲哑然兴叹,爷爷常说,象征着和平的圣地记录着侵略的历史。他想,这幅场景大抵就是这个意思,人们包容了战争中留下的建筑之美,而这得到有力保护的视觉盛宴又无时无刻不在召唤着后人守卫和平的决心。
广场上,无数游客竞相留影。一对情侣来到两人跟前,商请李小一帮忙拍个合影。姑娘见他们脸上幸福洋溢,欣然答应。
于是,苏哲目睹了李小一时蹲时站,认真取景的样子。
果然,当凹够了造型,跑回近前的小情侣看到照片时,也忍不住惊呼,直夸摄影师敬业。李小一有点害羞地说不是自己拍的好,是他们的表情好。女孩听完更加高兴,热情提出:“我帮你们也拍一组吧!你们也好登对的!”
李小一闻言,脸上突然发烫,刚要拒绝,却被苏哲抢了话。“好啊,那就麻烦了。”说话间,他已经滑开手机屏,递到了对方手上。
李小一局促地去看他,却被对方一把握住了手,朝教堂门口跑去。
镜头对准他们时,她的肩上忽然落下了他的手。男人手上微微用力,李小一的头就贴到了他肩膀。姑娘心口猛然一缩,笑容僵滞在脸上。她本能地想要遮掩这份紧张,却被摄影师姑娘一语道破。“先生表情特别好,保持住。美女,你的笑容有点硬,放轻松,头往里靠一点。”李小一后背一紧,尴尬进阶,让她红红的脸蛋不自知地低垂了下去。结果,未等认真的摄影师再次开口,身边人已经抢先不干。他的手指在她肩头轻轻一压,声音打在她的耳畔。“抬头,这时咱们第一张合照呢。”李小一没想到他会讲出这样的话,有点意外地望向他。
“这个动作好看!”快门闪动,摄影师完美地抓住了镜头里的特写。画面里,姑娘脸颊绯红地仰视身旁的男人,而男人正垂着眸,宠溺地注视着怀里的姑娘。
“完美!”摄影师满意地收了工。李小一赶紧收回目光,快步地朝前跑去,脱离了他的臂膀。男人在她身后,缓步跟上,见她耳廓红红,马尾垂垂,忽觉自己刚刚的举止的确过于亲密,但见她害羞成这个样子,又觉得十分讨喜,不觉间嘴角越扬越高,露出明媚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