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晚妹把锤子放在讲台上,木柄与石面碰撞出一声闷响。她没再看那扇空了的玻璃柜,也没回头去望门口正在清点物品的警察。阳光从窗框斜切进来,落在她手背上,暖得有些发烫。
走廊上的脚步声渐渐远去,教室里只剩下学生们的呼吸声。她转身面向他们,声音不重,却稳:“接下来,我把这间教室重新布置一遍。”
话音刚落,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大姐发来的消息:**“典礼十点开始,车在楼下等你。”**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旧外套,袖口还沾着刚才砸碎玻璃时扬起的灰。她没换衣服,只是把兜里的芯片碎屑拿出来,放进课桌抽屉最深处,然后关上了。
校门口停着一辆黑色轿车。司机穿着制服,见她出来,立刻下车开门。后排已经坐着宋晨曦,一身笔挺警服,肩章干净明亮。她抬头看了妹妹一眼,没说话,轻轻拍了拍身边的位置。
车启动后,窗外街景缓缓后移。宋晨曦望着前方,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胸前的旧警徽边缘——那里有一道焦痕,是从前没能摘下的护身符残留的烧灼印记。
“你那天视频里说的,”她忽然开口,“修了三十多台收音机的事……我都不知道。”
宋晚妹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飞逝的楼宇:“怕你知道了更担心。”
“可你现在不怕了?”
“不是不怕,是不想躲了。”她转过头,“那东西毁了,但我也得站出来。”
车驶入市局礼堂外广场时,人群已经聚集。红毯铺到台阶尽头,横幅高悬:“致敬禁毒先锋·表彰先进集体”。记者举着相机守在两侧,闪光灯此起彼伏。
宋晨光站在入口处等她们。她今天穿了件素色衬衫,外面套着围裙式的短衫,上面绣着“三姐妹辣椒厨房”几个字。看见两个妹妹下车,她迎上去,一人拉住一只手。
“别紧张,”她说,“就跟平时吃饭一样,咱们一块上台。”
宋晨曦深吸一口气,整了整领带。三人并肩踏上台阶,身后传来李阳的声音:“慢点走,别摔着。”
他提着一个布包跟在后面,里面装的是那枚修复好的护身符——原本烧焦的电路板已被仔细清理,外壳换成银质小牌,形状像一颗辣椒。
礼堂内掌声雷动。局长站在台上宣读嘉奖令:“本次行动成功摧毁跨省毒品实验网络,切断‘辣椒产业链’闭环,特授予专案组集体二等功。”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受勋人员名单如下:宋晨曦、宋晨光、宋晚妹。”
全场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热烈掌声。
有人低声议论:“那个名字……是不是写错了?宋晚妹?她不是……”
“她也是立功人。”前排一名老警官回头说道,“没有她的技术反制,炸弹不会停。”
宋晨曦接过奖章,指尖触到金属表面刻着的三个名字。她没立即戴上,而是转身,将它轻轻放在宋晚妹掌心。
“我们三个,谁都不是单独活下来的。”她说。
宋晚妹怔住了。她看着那枚奖章,又抬头看向台下——李阳正把护身符从布包里取出,用细钳小心剪成三段。
“现在,请获奖代表发表感言。”主持人递上话筒。
宋晨光接过,声音平稳:“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坚持开这家饭馆。我说,是因为饿过的人,知道一口热饭有多重要。”她顿了顿,“我妹妹曾经走丢过几年,但她回来了,还带回了一身本事。我不敢信别人能帮我,但我信她。”
台下有记者举手提问:“您宣布将饭馆未来利润的50%投入戒毒帮扶基金,是否考虑过风险?毕竟资金管理涉及敏感人群。”
“我考虑过。”宋晨光点头,“但我更知道,一个人想变好,最怕没人肯给机会。我妹妹修好了三十多台收音机,一块电路板能救一家餐馆。我相信技术可以修复机器,更相信人心可以修复人生。”
她说完,李阳走上台,举起一张新菜单。上面新增一道菜:“重生辣”,旁边标注:“每售一份,捐出8.23元”。
台下有人笑了,也有人悄悄抹了眼角。
宋晚妹一直低着头,直到宋晨曦把话筒递到她面前。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她握着奖章,声音不大,“我不是警察,也没抓过人。我只是……没被打倒。”
“可你反击了。”宋晨曦轻声说,“你用自己的方式,挡下了那一刀。”
她点点头,从包里拿出那三段被剪开的护身符残片。李阳递来三个小巧的银牌,背面已刻好字样:**护饭馆、护百姓、护孩子**。
她在桌上铺开软布,把三段电路分别嵌进银牌内槽,再用镊子压紧封边。完成后,她拿起第一块,递给宋晨光。
“这个给你。”她说,“那天你要重建饭馆,我就想着,得做点什么能替你挡一次灾。”
宋晨光接过,戴在脖子上。辣椒吊坠贴着锁骨,温温的。
第二块给了宋晨曦。“你是真正在前线拼的人,”宋晚妹说,“这东西以前只能干扰信号,现在我想让它提醒你——还有人在等你回来吃饭。”
宋晨曦眼眶微红,也戴上了。
最后一块,宋晚妹自己留下。她把它按在胸口,像是确认它真的属于自己。
台下掌声再次响起。镜头对准三人并肩而立的身影,肩并肩,颈间挂着同样的吊坠,手里握着同一枚奖章的复制品。
仪式结束后,她们没立刻离开。站在礼堂外的台阶上,风吹动警旗哗啦作响。远处教学楼的轮廓清晰可见,那间曾关着标本的校长室窗户如今敞开着,像一只睁开的眼睛。
李阳走过来,手里拿着保温盒:“刚炒的辣子鸡,趁热吃点。”
宋晨光接过,打开盖子,香气立刻散了出来。她夹了一块放进嘴里,辣得眯起眼,却笑着说:“够味。”
“以后每份‘重生辣’都得这么炒。”李阳说,“不能减料。”
宋晚妹低头看着自己的吊坠,忽然问:“张宇看到了吗?”
“看到了。”宋晨光掏出手机,屏幕上是病房直播画面。张宇坐在床边,手里举着一杯水,正对着镜头缓缓抬手——那是敬礼的动作。
她把手机转向姐妹俩:“他说,等你们下次见面,要亲自还你那枚警徽。”
宋晨曦笑了:“他还欠我一顿饭。”
“那就定在他归队那天。”宋晨光说,“饭馆包场,菜单全上辣菜。”
“我来做配菜。”宋晚妹说,“我知道他口味重。”
她们站在一起,谁也没动。阳光照在三人身上,影子连成一片。
李阳默默把剩下的护身符零件收进盒子,放进柜台最显眼的位置。旁边摆着那份签好的基金协议,纸页平整,字迹清晰。
有个小女孩跑过来,仰头看着她们:“姐姐们,我能合影吗?”
宋晚妹蹲下身,点点头。孩子搂住她的肩膀,笑得灿烂。快门按下时,她没躲闪,也没低头。
照片洗出来前,宋晨光接到电话。她听完,挂掉,转头对妹妹们说:“商场那边准备好了,下午四点开幕。”
“警方押送主犯也安排在同一时间。”宋晨曦补充。
“还有国际幼教中心的邀请函到了,”宋晚妹从包里抽出一张纸,“他们想让我去讲课,主题是‘从破损到修复’。”
三人对视一眼。
“都去。”宋晨光说,“一个都不错过。”
她们仍站在原地,风掀起衣角。宋晨曦伸手扶了扶肩章,宋晚妹摸了摸颈间的吊坠,宋晨光则握紧了手中的菜单。
李阳走过来,递上三杯热茶。
宋晨光刚接过杯子,手机又响了。她看了一眼屏幕,是个陌生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