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晨光把手机倒扣在收银台上,屏幕还亮着。新订单提示音每隔十几秒就响一次,像心跳,稳定而清晰。她没去点开,只是盯着那道反光的裂痕——三天前被摔过,还没来得及换。李阳从后厨探出头:“外面有人拍照,说要发朋友圈。”
她起身走到门口,看见一个穿灰色外套的顾客正举着手机对准墙上新挂的横幅:“欢迎监督,油品公开检测”。旁边摆着一张小桌,上面放着密封的油样瓶和市场监管局的封条。阳光斜照进来,落在玻璃瓶上,映出一道干净的光。
她没说话,退回店里,打开财务系统。那笔五万元的转账记录还在,供应商是王记粮油,备注写着“宣传服务费”。她翻出银行回单照片,付款方是福满楼名下的餐饮管理公司。证据链完整,但她知道,光有证据还不够。
手机震动。李阳发来消息:“吃货琳琳的视频又上热搜了,标题是‘良心老板还是黑心作坊’。”
她关掉社交平台,拨通市场监管局的电话。二十分钟后,两名穿制服的工作人员进了店。她带着他们走遍后厨,打开每一桶新进的油,说明进货渠道、批次编号。检测人员取样时,她站在一旁,一句话没说,只在对方递来确认单时签了字。
“最快明天出结果。”其中一人说。
“我等。”她说。
中午客流高峰,店里坐满了人。有老顾客特意过来问:“真被举报了?”她点头。“那你不怕查?”对方又问。她指了指墙上的直播屏幕,厨房里正在炒菜,油锅清亮,食材新鲜。“怕的人不会请你们看。”她答。
下午三点,她去了王记粮油。老板见她进门,脸色微变。“核对账目。”她拿出随身带的笔记本。对方犹豫了一下,递来原始凭证。她翻到那笔付款记录,拍下银行回单,镜头对准收款人姓名:林小琳。对方想阻拦,她已经收起手机。“合法调取,不违法。”她说完就走。
回店路上,她把四份材料整理成压缩包:转账记录、回单照片、博主视频截图、检测预约单。上传云端后,她新建了一个社交账号,名字就叫“上广川菜实录”。第一条动态只有一句话:“明天十点,检测报告出来,我会把所有东西都放上来。”
夜里九点,订单量回升到正常水平。李阳在厨房炸完最后一锅酥肉,擦着手走出来:“你真要全发?”
“不说真话,谣言就永远有市场。”她坐在收银台前,打开手机相册,翻到母亲手写菜谱的扫描件。那一页写着“烈火鸡丁”,旁边有一行小字:“味道正,人心才不会歪。”她看了很久,然后退出相册。
第二天上午九点五十分,市场监管局的电子报告传到了邮箱。她下载,打印,盖上“检验合格”章。十点整,她站在店门口,身后是围观的顾客和几个举着手机的路人。直播开始,她把报告一页页展示,接着放出银行回单和转账记录。
“这位博主从未受邀探店。”她声音平稳,“但她收了五万块,说我用回收油。”
弹幕开始滚动。“卧槽,实锤了?”“福满楼干的吧?”“难怪她拍的角度那么奇怪,锅底都没擦干净。”
她继续说:“我们不怕查。怕的是有人用流量当刀子,割老实人的命。”
话音落下不到半小时,平台发布公告:经查,“吃货琳琳”存在收受利益发布不实内容行为,账号禁言三十天,相关视频下架。
店里安静了几分钟。然后有人鼓掌,接着是笑声,有人喊:“再来份地狱辣子鸡!”
李阳从后厨端出一盘刚出锅的菜,红亮油润,香气扑鼻。他放在前台,看了她一眼:“这下稳了?”
她没立刻回答。手机震动,一条私信弹出来,陌生号码:“你是怎么查到那笔钱的?”
她盯着那行字,指尖悬在回复框上方。
窗外,一辆电动车驶过,车筐里放着一份外卖单,抬头写着“吃货琳琳”。骑手没注意到,单子边缘已被风吹开,露出下面一行小字:福满楼特别推广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