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四十七分,巷口的路灯还亮着,光晕在雨后湿漉漉的地面上晕开一圈黄。宋晨曦站在工厂培训楼外的屋檐下,袖口沾着昨夜机器漏出的油渍,右手食指缠着一块发黄的纱布,边缘已经泛黑。她低头看了眼手机,屏幕亮起,是大姐发来的消息:“晚妹昨晚没回,你有她消息吗?”她没回,把手机塞进裤兜,指尖碰到一张折了三折的排班表。
六点整,培训教室的门打开。她走进去,靠墙坐下,耳机还塞在耳朵里,里面循环播放着单词录音。教室灯光惨白,照在水泥地上,映出她低垂的影子。讲台上的讲师正在调试投影仪,屏幕上闪过一段视频片段:城市街道,一名女警弯腰扶起摔倒的老人,动作利落,制服笔挺。画面定格在她转身的瞬间,帽檐下眼神坚定,肩章在阳光下反着光。
宋晨曦摘下耳机,坐直了身子。
讲师开始讲解基层执法人才选拔机制,提到今年市局联合警校增设定向招录名额,优先考虑有基层工作经验的报考者。他随口补充了一句:“很多人觉得流水线工人没出路,可我觉得,最了解城市运转底层逻辑的,恰恰是你们。”
她盯着屏幕角落的警徽图案,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纱布边缘。昨夜大姐打来电话时声音很轻,但那股压着的慌她听得出来。晚妹失联,手机关机,酒吧监控调不出来,阿辉像蒸发了一样。她想起妹妹前些天还笑着说“阿辉带我见世面”,指甲涂着亮片指甲油,在灯光下闪得刺眼。
课间铃响,她没动。等人群散开,她起身走向饮水机,接了半杯水,喝了一口,水温冰凉。她盯着杯底漂浮的一小片茶叶,忽然转身,朝讲师办公室走去。
敲门声很轻,但连续三下,没有停顿。
“请进。”
她推开门,站在门口,没立刻说话。讲师抬头,正整理资料,见是她,停下动作。
“老师,”她开口,声音比自己预想的要稳,“我想问,像我这样的流水线工人,能考警校吗?”
讲师放下笔,抬头看她。
“你有高中文凭吗?”
“有。沼洼村中学毕业,后来在市成人教育中心补了学籍。”
“年龄?”
“二十二。”
“体能怎么样?”
她没回答,只是卷起左袖,露出手臂上几道烫伤的疤痕,最深的一道横在肘弯。“上个月机器故障,我伸手去拦,晚了半秒。”她顿了顿,“但我每天跑五公里,从宿舍到工厂,来回两趟。”
讲师沉默几秒,点点头:“报考条件你基本符合。政审看家庭背景,只要无犯罪记录,农村出身不是问题。体能测试有标准,可以练。最难的是笔试,行测和申论,你得自己补。”
“教材呢?”
“图书馆有旧书,网上也能下载历年真题。”
“培训呢?”
“没人给你培训。警校不组织补习班,全靠自学。”
她点头,手指攥紧了水杯。
“有人觉得,穿制服是光鲜的事。”讲师看着她,“但我想告诉你,穿这身衣服的人,得敢在别人往后退的时候往前走。你为什么想考?”
她张了张嘴,没立刻回答。
她想起昨夜大姐在电话里说“我已经报了警,但他们说没满二十四小时不算失踪”时的沉默。
想起工厂里那个被克扣工资的女工,跪在地上求主管还钱,没人敢上前。
想起晚妹第一次来上广时眼睛亮亮地说“姐,这城市真亮啊”,可现在那双眼睛被某种东西蒙住了。
“我想管点事。”她说,“不是管别人,是管那些没人管的事。”
讲师盯着她看了几秒,忽然笑了:“有梦想的人,永远不晚。”
她走出办公室时,雨又开始下。不大,细细密密地落在台阶上,溅起小小的水花。她没撑伞,沿着走廊慢慢走回教室,脚步很轻。手机又震了一下,还是大姐的消息:“你下班早点回来,别等她。”
她回宿舍时已是中午。推开门,屋里很暗,窗帘拉了一半。桌上放着一条断了的银链,吊坠不见了,只剩下一截金属环。她认得,是大姐给晚妹买的那条。旁边压着一张纸条,是大姐的字迹:“早点睡。”
她走过去,拿起那条链子,轻轻捏在手里。金属已经有些发黑,链节处有细微的折痕,像是被人硬掰断的。她没多看,拉开床头抽屉,把链子放进去,然后从下面抽出一本翻旧的《劳动法手册》,盖在上面。
窗外雨没停,霓虹灯在积水里晃,颜色被拉长、扭曲,像某种警告。
她坐下,翻开床头那本空白笔记本。封面是蓝色的,边角已经磨损。她拧开笔,笔尖顿了几秒,然后在第一页写下三个大字:考警校。
笔画很重,纸背微微凹陷。
她又在下面补了一行小字:白天上班,晚上看书。一年,两年,拼到考上为止。
写完,她合上本子,放在枕头底下。起身走到墙边,盯着那张贴在墙上的排班表。下个月的轮休日只有四个,她用红笔一个个圈出来,又在旁边写上“早六点起,两小时学习”。
她坐回床沿,脱下工鞋,脚踝处有一圈淤青,是昨夜机器震动时撞的。她没处理,只是把鞋整齐摆好,鞋尖朝外。
手机在裤兜里震动,她拿出来,是工厂群里的通知:“今晚夜班临时加单,全员到岗,补贴翻倍。”
她盯着那条消息看了很久,然后点开回复框,输入“收到”,发送。
她重新戴上耳机,按下播放键。录音里传来一个机械女声:“第一题,类比推理:警察之于法律,如同教师之于——”
她闭上眼,靠在墙上,手指轻轻敲着膝盖,像是在数节拍。
屋外雨声渐密,水滴从屋檐坠下,砸在楼下的铁皮遮阳棚上,发出短促的“嗒”声。
她忽然睁开眼,起身走到桌前,把笔记本又抽出来,翻到那页写着“考警校”的地方。她盯着那三个字,拿起笔,在旁边画了一条竖线,然后写下:第一步,买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