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饭馆学习
猫朕2025-08-16 09:432,851

宋晚妹发来的那条微信在手机里待了不到十分钟,就被宋晨光划掉了。她把手机翻过来扣在床头,翻身下床,套上那双洗得发白的运动鞋。天还没亮透,窗外的路灯还亮着,光从窗帘缝里挤进来,在地上划出一道细长的黄线。

她到饭馆时刚过五点。厨房后门的卷帘刚拉开一半,她侧身钻进去,先把门口堆着的菜筐挪到墙边,又拿抹布把地砖缝里的菜叶擦干净。李阳在灶台前试火,听见动静回头看了她一眼,点点头。她没说话,转身去前厅摆筷子、擦桌子,动作比往常慢了些,眼睛时不时扫一眼客区的桌位。

中午高峰前,她站在备餐台边等传菜单。手里捏着一支铅笔,围裙口袋里露出一角笔记本。单子下来,她端起托盘快步出去,送完一桌红烧肉,没像往常一样立刻折返,而是站在过道尽头的立柱旁,盯着几桌客人动筷的情况。三号桌的酸菜鱼几乎没动,但砂锅豆腐已经见底;七号桌点了三道荤菜,吃完两道就停了筷子。她低头,在本子上画了三个勾,又在酸菜鱼旁边画了个叉。

“站那儿发什么呆?”领班从后厨探出头,“还不去收空盘?”

她应了一声,快步走过去收拾。回到后厨,把托盘放下,低头翻了翻本子。刚才记的几笔字歪歪扭扭,但她看得认真。她想起前一晚和宋晚妹通电话,妹妹说:“我记桌号、记加菜、记忌口,三样分开记,不混。”当时她只觉得这办法细,现在才明白,细的背后是留心。

第二天她提前半小时到店。李阳正弯腰从三轮车上往下搬白菜,她走过去接过一筐,放在地上,又去拿第二筐。李阳看了她一眼,没拦。第三天她照样早到,帮着把肉筐抬进冷藏柜,顺手把地上的水渍拖了。第四天早上,李阳清点进货时,没再赶她走。

她站在灶台边,看李阳一筐筐过数。青菜三筐,标重每筐三十斤,实际称下来有两筐差了三四斤。李阳皱眉,拿笔在单子上划了几下,没说话。她默默记下,回到前厅,在本子上写下“青菜三筐,实收约八十二斤”,又在旁边画了个问号。

午市开始前,她找到老服务员阿珍。阿珍正坐在角落换鞋,脚边放着一盒创可贴。她蹲下身,把热水瓶里的水倒进阿珍的保温杯里。

“姐,我能跟你学学怎么跟客人说话吗?”

阿珍抬头看了她一眼,“你挺勤快的,学这个干啥?”

“我想少出错。”她说,“有时候客人不满意,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阿珍没立刻答。过了会儿,她拧上杯盖,说:“前天有个客人说鱼不新鲜,我怎么说的?”

宋晨光想了想,“你说‘您提的意见我记下了,马上帮您换’。”

“对。”阿珍点头,“这句要记牢。第二句是‘这道菜我们下次改进’。第三句,看人——要是他真生气,你就说‘我给您加个甜品,算我们赔礼’。但别低头,别抖手,站稳了说。”

宋晨光掏出本子,用铅笔一笔一划写下来。字写得慢,但没漏。

“你这本子,天天带?”阿珍问。

她点头,“晚上回去再抄一遍。”

阿珍笑了下,“行,你要是不怕累,我以后多说点。”

那天晚上,她把白天记的几行字重新誊写,又在“服务三句话”下面画了横线。宋晚妹从隔壁屋探头进来,看见她伏在桌前写字,笑着说:“哟,还上夜校呢?”

她没抬头,继续写。

“你记这些干啥?又不是管事的。”

她笔尖顿了顿,说:“总得知道怎么才算做得好。”

宋晚妹撇嘴,转身走了。她把写完的那页纸折了个角,夹进本子中间,吹灭灯躺下。窗外有车声,远处还有夜市的喧闹,她闭着眼,脑子里过了一遍今天记下的几桌点菜情况。

第五天,她开始试着记每道菜的出菜频率。早餐时段豆浆油条卖得最多,但利润低;午市红烧肉点单率高,但有时剩得多;晚上麻辣香锅几乎每桌必点,但配菜消耗快。她把这些写在本子的另一页,用铅笔画了简单的表格。

李阳在厨房门口看见她低头写,走过来问:“记什么呢?”

“没什么。”她合上本子。

“你最近来得早,干得也细。”李阳说,“菜的事,你想知道什么,可以问。”

她犹豫了一下,“青菜每天进四筐,可我看用不了那么多,是不是……有损耗?”

李阳沉默几秒,“有时候菜商送的不够秤,有时候路上颠散了。肉也一样,标二十斤,解冻切完剩十七斤是常事。”

“那账上怎么写?”

“账上写进货数。”李阳看了她一眼,“你问这个干啥?”

“我就想知道,一碗红烧肉,到底用多少肉,配多少菜。”她说,“要是知道这些,是不是就能知道哪道菜卖得多,哪道菜其实不赚钱?”

李阳没答。他低头看了看灶台,说:“你要是真想弄明白,明天跟我一起验货。”

她点头。

第二天清晨,她和李阳一起清点进货。猪肉、青菜、豆腐、调料,一样样过秤、记数。她把每项的实际重量和标重视数对比,写在本子上。李阳偶尔看她一眼,发现她记的数字清晰,分类也清楚。

“你以前学过这个?”

“没有。”她说,“但我得知道饭馆是怎么运转的。”

中午送菜时,她注意到八号桌点了两次酸菜鱼。第一次上的那锅,客人吃了一半就停了;第二锅上来,几乎没动。她记下时间,又观察其他桌。发现点酸菜鱼的客人,大多在午市前十分钟下单,过了十二点半就没人点了。

收工后,她翻开本子,把这几天的数据整理出来。酸菜鱼日均出菜十二份,但退菜三份,剩菜两份;红烧肉出菜十八份,退菜零,剩菜一份;麻辣香锅几乎无剩。她用铅笔在酸菜鱼那一栏画了个圈,写下“调整出菜量?”

李阳路过时看见她低头写,停下脚步。

“你觉得这菜卖得不好?”

“不是卖得不好。”她说,“是做多了,浪费。”

李阳盯着本子看了会儿,“你算过成本吗?”

“还没。”她说,“但我能算。一份酸菜鱼用半斤鱼、三两酸菜、两勺油,调料大概五毛钱。要是每天多做五份,光鱼就多花二十五块,酸菜多十块,油多三块——一天多三十八,一个月就是一千多。”

李阳没说话。他看着她,眼神有点不一样。

“你算得挺准。”他说。

她低头,手指摩挲着本子边缘,“我得知道每一分钱去哪儿了。我家里人,等我寄钱回去。”

李阳沉默片刻,“明天,你跟我去市场。看看进货价。”

她抬头看他,眼睛亮了一下,又迅速低下头,“好。”

那天晚上,她把本子翻到最后一页,用铅笔写了一行字:“饭馆不只是端菜的地方。”写完,她把本子合上,放在枕头底下。

第二天清晨,她比平时早到四十分钟。站在饭馆门口等李阳,手里攥着那本笔记本。天刚亮,街对面的包子铺刚开笼,白气往上冒。她低头看了看本子封面,边角已经磨毛了,但字迹还清楚。

李阳骑着电动车过来,后座绑着两个空筐。他看了她一眼,“走吧。”

她点头,把本子塞进围裙口袋,坐上后座。车子启动时,她下意识摸了摸口袋,指尖触到纸页的粗糙边缘。

车轮碾过早市的菜叶和水渍,拐过两个路口。她坐在后面,没说话,但脊背挺得笔直。

市场门口,李阳停下车。她跳下来,跟着他往里走。摊主们正在摆货,鱼摊的水盆哗哗响,肉案上的刀光一闪。

李阳走到一个菜摊前,跟老板打招呼。她站在一旁,掏出本子,翻开新的一页。

李阳回头看了她一眼,“准备好了?”

她点头,铅笔抵在纸面上。

李阳对摊主说:“今天青菜什么价?”

摊主报了个数。她迅速记下,又问:“昨天呢?前天呢?”

摊主愣了下,看了李阳一眼。李阳没阻止。

她继续问:“猪肉呢?豆腐呢?”

一笔一笔,她记在本子上。铅笔在纸上沙沙响,像雨点落在瓦片上。

李阳看着她低头写字的侧脸,忽然说:“你不是只想当个服务员,对吧?”

她笔尖顿住,没抬头。

“我想知道这饭馆是怎么活下来的。”她说,“然后,我想让它活得更好。”

继续阅读:第7章 工厂友情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上广姐妹情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