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警队博物馆
猫朕2025-09-12 09:092,559

清晨的厨房还残留着昨夜辣酱的余温,宋晨光站在操作台前擦拭案板,李阳正把最后一口锅挂回铁架。窗外天色刚亮,街道安静,只有远处传来几声扫帚划过地面的声音。她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宋晨曦发来的消息:“今天八点,警队博物馆。”

她没回,只是把手机翻面朝下放在台面上,手指在屏幕上轻轻压了两秒。

七点四十分,宋晨曦拄着拐杖走出地铁站。风迎面吹来,她抬手扶了扶警帽,左耳处的布贴紧皮肤,像一层沉默的壳。她穿的是正式制服,肩章擦得发亮,裤线笔直,但右腿微跛,每一步都带着旧伤的节奏。她没打车,沿着人行道慢慢走,路过一家早餐铺时,老板娘抬头看了她一眼,笑着点头,她也点头回应。

到了博物馆门口,已有工作人员在等候。大厅里空旷,灯光从高处洒下,照在中央的展柜上。那枚警徽静静躺在红色绒布中央,弹孔清晰可见,边缘有些卷曲,像是被时间咬过一口。展签上写着六个字:“用生命捍卫誓言”。

主持人走过来,递给她一份流程单。她接过,目光扫过上面的环节安排,却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那人又重复了一遍,她点点头,表示明白。

闪光灯忽然亮起,记者们从侧门涌入。她下意识摸了摸右腿绷带的位置,指尖隔着裤料触到一道硬痕。她闭眼三秒,从内袋掏出一片折叠的布——染血的绷带碎片,宋晚妹用铅笔写下的那行字还在:“你倒下那天,我开始学着站起来。”她把它贴在胸口,深吸一口气,走向展柜。

她伸手,指尖轻触玻璃。冰凉的触感顺着指腹蔓延上来。记者围拢过来,话筒举到面前,问题接连不断。她抬起右手,做了个稍等的手势,然后缓缓开口:“这不是结束,是开始。每一个伤疤,都该提醒我们为什么出发。”

现场安静了几秒,接着有人鼓掌,声音由零星变得整齐。

仪式正式开始。领导讲话,回顾那次行动中的牺牲与坚守。她说不出那些宏大词汇,只记得那天雨很大,对讲机里声音断断续续,她扑过去时,听见子弹撕裂空气的声音,然后是身体落地的闷响。醒来后,医生说她命大,耳朵废了,但脑子没坏。

轮到她发言时,她没有念稿。她掏出手机,翻出一张照片:三姐妹坐在饭馆顶楼的塑料凳上,身后是城市的灯火。她们喝的是廉价啤酒,杯子碰在一起,笑得眼睛眯成缝。

“说我勇敢?”她看着台下,“可真正撑住我的,是大姐凌晨四点熬辣酱的身影,是妹妹在戒毒所墙上刻下的‘我要活着’。这枚警徽,是我们三个人一起扛过来的。”

没有人再问“孤胆英雄”之类的问题。

活动进入尾声,人群陆续散去。她站在展柜前没动,盯着那枚警徽,直到脚步声从背后靠近。她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谁。

张宇穿着新制式警服,肩章平整,帽檐压得不高不低。他走到她身边,视线落在展柜里那枚弹孔警徽上,半晌才开口:“昨天我去档案室调了父亲的资料。”

她没说话。

“编号0713,今天起归我了。”他说。

她转头看他,嘴唇动了动,最终只是笑了笑,“你爸没走完的路,你现在替他看着这城市。”

他点头,摘下帽子,轻轻放在展柜边缘。两人并肩站着,谁也没再说话。展厅灯光柔和,照在他们的肩章上,映出同样挺直的轮廓。

一名记者悄悄按下快门。画面定格:一男一女,警服笔挺,背影沉静,前方玻璃映着那枚带孔的警徽,像一枚被命运凿穿却依然发光的勋章。

《人民公安报》的摄影记者走过来,请他们站近一点。两人调整位置,她把拐杖换到左手,右手自然垂落。张宇犹豫了一下,将右手轻轻搭在警徽展柜的边框上,掌心朝下,像一种无声的宣誓。

“再来一张。”记者说。

就在这时,展厅另一侧传来脚步声。一个穿便服的老警察走进来,手里捧着一朵白菊。他走到父亲遗物展区,将花放在编号0713的警号牌前,鞠了一躬,转身离开。

张宇望着那个背影,许久未动。宋晨曦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臂,他回神,重新站正。

拍照结束,记者收起设备。主编翻看相机里的图,满意地点头:“这张能上头版。”

宋晨曦准备离开时,看见展柜角落放着一本留言册。她走过去,翻开第一页,写下:“别忘了那些没能回来的人。”合上本子时,指尖蹭到纸页边缘,有点粗糙,像某种提醒。

她转身往外走,拐杖敲在地板上,发出规律的轻响。张宇跟了出来,在门口停下。

“你要回去值班?”她问。

“还有份材料要交。”他说,“晚上有巡逻任务。”

她点头,“注意安全。”

他也点头,“你也是。”

她迈步下台阶,阳光照在脸上,暖而不刺。走到第三级时,手机又震了一下。是宋晚妹发来的照片:社区画室里,几个孩子围着一张桌子画画,中间那幅涂得最满——三个女孩手拉手站在一栋房子前,屋顶冒着炊烟,天空画了一轮太阳。

她停下脚步,仰头看了看天,阳光正好落在眼皮上,热热的。

张宇站在门厅阴影里,看着她的背影渐行渐远。他低头,从口袋里摸出一枚旧钥匙,是父亲留下的抽屉钥匙。他攥了一会儿,放进内袋,转身返回展厅。

他走到父亲的展区前,取出新警徽,仔细别在制服左胸。金属扣合时发出轻微“咔”声,像某种交接完成的信号。

展厅恢复安静。清洁工推着拖把从走廊尽头出现,水痕在地砖上缓缓扩散。展柜里的警徽静默如初,弹孔对着光源,透出一点暗红,像凝固的血,也像不肯熄灭的火。

宋晨曦坐进地铁车厢时,靠窗的位置空着。她把拐杖横放在腿边,闭上眼。对面玻璃映出她的脸,警帽下的眼神平静,左耳的布条边缘微微翘起。有人提着早餐袋子进来,坐下时塑料袋窸窣作响。

列车启动,隧道墙壁飞速后退。她睁开眼,看见玻璃倒影中自己的嘴角轻轻动了一下。

手机再次震动。这次是宋晨光的消息:“第一批学员做得不错,有个女孩说想考厨师证。”

她回复:“告诉她,只要敢想,就能走到光底下。”

发送成功后,她把手机锁屏,塞进衣袋。车厢广播报站,下一站是“市立医院”。她没动,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制服袖口的缝线。

站台灯光明亮,人流穿梭。一对年轻情侣牵着手走过,女孩笑着说什么,男孩摇头,两人同时笑起来。她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换乘通道。

列车到站,门开。她拄拐起身,随人流迈出车厢。风从通道口吹来,带着城市早晨特有的气味——机油、灰尘、早点摊的油香。

她走得不快,但每一步都稳。拐杖点地的声音混入脚步洪流,渐渐被淹没。

走出出口时,阳光扑面而来。她抬手挡了一下,适应光线。街角那家早餐铺还在营业,老板娘掀开蒸笼,白雾腾起,模糊了招牌上的字。

她站在路边等红灯,前方车流缓缓移动。绿灯亮起,她迈步过街。

一辆公交车驶过,车身广告印着禁毒宣传海报:一个穿警服的背影,手持警徽,下方写着“伤疤,也是光的入口”。

她看了一眼,没停,继续往前走。

街对面,饭馆的门刚打开,宋晨光正弯腰搬出第一筐蔬菜。

继续阅读:第146章 友情创业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上广姐妹情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