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从厨房探出头,“大姐,下一锅米饭要加水吗?”
宋晨光没立刻答。她低头看了眼手机,屏幕还亮着宋晨曦的名字,通话已经结束,只留下一句“今晚行动,等我消息”。她把手机翻过来扣在柜台上,转身走向前厅,“先加两瓢,等会儿看客流。”
外面雨歇了,店里热气腾腾。新员工端菜稳当,客人吃得热闹,南街店总算站稳了脚跟。她站在收银台后,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台面边缘那道划痕——是昨天搬桌子时磕的,还没来得及处理。这点小事,现在顾不上。
晚上十一点,最后一批客人离开。她锁好门,骑上电动车往回赶。风有点凉,她拉了拉外套领子,脑子里全是宋晨曦那通电话。
行动定在凌晨两点,目标是城西旧货市场后巷。警方掌握了一条线,有人要在那儿交接毒品,背后牵着之前威胁宋晚妹的团伙。张宇负责协调外围布控,宋晨曦不能参与抓捕,但坚持守在指挥车里等结果。
她到家洗了把脸,坐在床边盯着手机。时间一点一点走,她没睡。
凌晨两点十八分,手机震动。
是张宇发来的信息:“收网成功,七人全部控制,现场起获冰毒四百克,有通讯记录和威胁字条。”
后面跟着一张照片:几张被扣押的手机堆在桌上,其中一张纸条被装进证物袋,上面写着“姓宋的妹妹,让她别忘了谁说了算”。
她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手指慢慢松开。
天刚蒙蒙亮,她就醒了。没等饭馆开门,她先给宋晨曦打了电话。
“人抓了。”宋晨曦声音有点哑,“阿辉的两个同伙,一个负责放风,一个专门盯着晚妹出入戒毒所的时间。纸条是他们写的,打算等她一出来就再拉她进去。”
“证据确凿?”
“监控拍到了他们蹲点,手机里还有录音,说‘那丫头胆子小,吓几次就回来了’。”宋晨曦顿了顿,“他们不知道,晚妹早就把阿辉的联系方式和交易地点记下来了。就等这一天。”
她把手机握紧了些。
“所里还不让直接告诉晚妹。”宋晨曦说,“但我们可以提交警方出具的书面通知,所方审核后能转交。”
“我去办。”
她挂了电话,没去南街店,先去了警局。接待她的民警认识宋晨曦,听说是家属,很快开出一份加盖公章的通知书:经核实,涉嫌威胁戒毒人员宋晚妹的违法犯罪人员已于今日凌晨落网,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该人员已无继续实施威胁的可能。
她把纸张折好,放进包里,又去买了点水果,才往戒毒所走。
宋晨曦已经在门口等她。两人没多说话,一起进了探视区。
心理辅导员接过通知书,仔细看了几遍,点头:“我们会尽快交给晚妹。”
“她最近怎么样?”宋晨光问。
“昨晚做了噩梦,写了张纸条,说‘他们还在外面’。”辅导员声音放轻了些,“我们没告诉她具体情况,怕影响情绪。但她今天一早主动交了周记,写的是‘我想重新开始’。”
宋晨光眼眶有点热,没说话。
等了半小时,辅导员出来,“她现在可以见你们。”
探视室里,宋晚妹坐在桌边,头发剪短了,脸上没化妆,眼睛有点肿,像是哭过。
她抬头看见两个姐姐,嘴唇动了动,没出声。
宋晨光把包里的通知书拿出来,推过去,“你看这个。”
宋晚妹愣了一下,伸手接过,慢慢展开。她一眼就看到了“落网”两个字,手指抖了抖,继续往下看。一行、两行,看到“无继续实施威胁的可能”时,她突然把纸按在桌上,头低了下去。
肩膀开始颤。
她没哭出声,但眼泪一滴一滴砸在纸上,把字迹晕开了一小块。
“真的……抓到了?”她抬起头,声音发颤。
“真的。”宋晨曦说,“人赃并获,证据全在。他们再不能动你了。”
宋晚妹死死攥着那张纸,指节发白。过了好久,她忽然吸了口气,抬手抹了把脸,“那我……能不能参加下周的宣传小组?他们说要讲戒毒经历,我……我想讲。”
宋晨光点点头,“你想讲什么?”
“讲我怎么被人骗进去,怎么害你们担心,怎么差点把咱们仨拆散。”她声音越来越稳,“也讲你们怎么没丢下我。讲完,我就算……还清了一点。”
宋晨曦伸手握住她的手,“你不用还什么。你是我们妹妹,不是债。”
宋晚妹咬着嘴唇,忽然笑了下,眼泪又流下来,“可我想站着回来,不想爬着。”
探视时间快到时,宋晨光说:“南街店开了,生意还行。李阳说,等你出来,第一顿饭他亲自炒。”
宋晚妹眼睛亮了,“辣子鸡丁要加双倍花生吗?”
“加三倍。”
她笑出声,又突然收住,低头看着那张通知书,轻轻抚平了边角。
“姐,”她抬头,“我能……留着这张纸吗?”
“当然能。”
走出戒毒所,阳光照在脸上。宋晨光掏出手机,给李阳发了条信息:“今天我不去店里了,有事处理完再回去。”
李阳回得很快:“知道了。新米到了,蒸了一锅,给你留着。”
她收起手机,和宋晨曦并肩往公交站走。
“你警校那边呢?”她问。
“下周实习分配。”宋晨曦笑了笑,“但今天不谈那个。”
“嗯。”
两人没再说话。
到了站台,等车的人不少。宋晨光站定,忽然想起什么,从包里翻出一张皱巴巴的传单——是昨天开业时没发完的,印着“晨光家常菜·南街店”,底下还有一行小字:“回头客送小菜包”。
她正想收回去,宋晨曦接过去看了看,笑了声,“你还留着这个?”
“想着哪天给晚妹看。”她说,“让她知道,咱们都在往前走。”
车来了,她们一起上车,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宋晨光靠在椅背上,闭了会儿眼。这几天绷得太紧,现在才觉得累。
手机又震了一下。
是辅导员发来的消息:“宋晚妹已正式报名禁毒宣传小组,明日开始准备发言稿。她问,能不能在发言时,放一张三姐妹的照片。”
她把消息给宋晨曦看。
宋晨曦看着窗外,嘴角慢慢扬起来,“放吧。”
车窗外,街道渐渐热闹起来。早点摊冒着热气,学生背着书包跑过马路,一个小孩拽着妈妈的手,指着路边新开的饭馆招牌喊:“妈,那家有小菜包!”
宋晨光睁开眼,顺着那孩子手指的方向看去。
晨光家常菜的灯牌亮着,门口棚子还没拆,蒸笼在冒着白气,员工正往纸袋里装小菜包,递给路过的人。
她掏出手机,翻出那张老照片——三姐妹站在沼洼村的老屋前,穿着洗得发白的衣服,笑得没心没肺。
她把照片发给了辅导员,附了一句话:“就用这张。”
车到站了,她们下车。
宋晨曦说:“我去警校还有点事,你回去休息吧。”
“你去忙。”
宋晨曦走了几步,又回头,“姐。”
“嗯?”
“晚妹安全了。”
宋晨光点点头。
宋晨曦转身走了,背影挺直,脚步坚定。
她站在原地,看了会儿,才慢慢往家的方向走。
拐过街角时,手机又响了。
她拿出来看了一眼。
是南街店的员工群。
李阳发了一张照片:厨房里,新蒸的小菜包刚出笼,热气腾腾。下面一行字:“第一批客人进来了,说闻着味儿就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