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食材污染
猫朕2025-09-10 08:262,967

锅碗砸在地上的声音还没散,宋晨光已经站直了身子。她抹了把额角的汗,看都没看嘴角渗血的宋晨曦一眼,转身就往出菜口走。“停火,收辣子鸡。”她的声音压着火,“今天这道菜,不做了。”

李阳从灶台边抬起头,手里还攥着炒勺,“真要停?”

“必须停。”她抓起手机,翻出进货台账,“现在开始,所有辣椒相关菜品下架,外卖平台先撤链接。我马上联系老陈,问清楚这批货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话音刚落,店里电话响了。接起来,是常来的张阿姨:“小宋啊,网上说你们家辣椒有毒,是不是真的?”

宋晨光握紧听筒,“张姨,您信我,我们现在就在查。只要结果出来,第一时间告诉您。”

挂了电话,她走到监控屏前,手指点开运输记录。冷藏车的轨迹线一路从城西蔬菜集散中心过来,却在凌晨两点十七分,停在了城东一片荒地边上——那地方,地图上标着“已废弃化工园区”。她放大画面,看到司机下车抽烟,旁边停着一辆银色面包车,车牌被泥糊住了一半。

“临时换的司机?”她拨通供应商老陈的电话,“你说那人是你表弟?叫什么名字?”

“王强。”老陈语气发虚,“怎么了?”

“你有他身份证复印件吗?照片呢?”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这……当时急着发车,没来得及要。”

宋晨光放下手机,盯着屏幕里那个模糊的身影看了很久。她起身,拿了保温箱,挑出三袋未开封的辣椒,贴上封条,写上日期和批次号。她必须送检。

市食品快速检测中心的人来得很快。一个戴黑框眼镜的男人提着仪器箱走进后厨,自我介绍姓周。他动作利落,采样、登记、装袋一气呵成,临走前只说了一句:“三天出结果,流程不能加急。”

宋晨光看着他背影消失在门口,忽然注意到他背包侧袋露出一角标签,原本写着“样品A”的地方被撕掉重贴,新标签边缘翘起,墨迹也略显晕染。

她没声张,转身回店,把另一份样品悄悄交给李阳。“找个信得过的地方,再测一次。”

两天后,官方报告出来了。

“有机磷农药残留超标十二倍。”

市场监管局打来电话,语气严肃:“请做好暂停营业准备,若情况属实,执照可能被吊销。”

店里顿时乱了。几个老员工围在厨房门口,低声议论。有人问还要不要进货,有人说干脆歇几天避风头。宋晨光站在灶台前,一句话没说,只是把那份报告铺在桌上,用菜刀压住四角。

下午三点,李阳回来了。他递过来一份私立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同一品种辣椒,农药未超标,但表面附着微量苯系化合物颗粒,成分与工业废气沉降物吻合。报告备注栏写着:“建议排查运输途中是否暴露于高污染区域。”

宋晨光盯着两份报告对比看。官方采样的批次编号和她当面封存的一致,可数据天差地别。唯一的解释是——样本被动了手脚。

她调出检测中心门口的公共监控。画面里,周涛那天晚上七点离开单位,步行至巷口,和一个穿灰色夹克的男人碰头。两人说了几分钟,夹克男递给他一个信封,周涛塞进外套内袋。那辆车就停在十米外,车尾牌照虽模糊,但“辉达物流”四个字清晰可见。

她记得这个名字。早年阿辉手下有个运输公司,就叫辉达。后来查封了,但听说换了壳还在跑货。

当晚八点,她坐在饭馆后厨的小桌前,面前摊着三样东西:运输车轨迹图、两份检测报告、还有从外卖订单里扒出来的顾客反馈记录。其中有七八个人提到“吃完胃里发闷”,但没人去医院就诊。症状不像急性中毒,倒像是长期吸入污染物后的身体反应。

她忽然想起什么,翻开进货单。最近三批辣椒,都是同一条线路运输。而最早一批没问题的货,司机还是原来的那位老赵。

她抓起笔,在纸上画出行程路线。从产地到市区,正常只需五小时。可出事的这趟车,中途多停了两个小时,正好在化工厂外围。司机换人,路线绕远,时间卡得精准——这不是意外,是故意让辣椒暴露在污染源下。

她站起身,把所有材料扫描存档,又打印了五份纸质版。一份留底,其余装进文件袋,写上“实名举报材料”。

第二天上午十点,她走进市场监管局大厅,把袋子交到窗口。“我是宋记饭馆负责人,举报市食品快速检测中心工作人员涉嫌伪造检测数据,背后可能存在利益输送链条。”

工作人员接过材料,抬头问:“你有证据吗?”

“有。”她说,“监控拍到了检测员收受现金,化验室使用的样品并非原始封存样本,第三方机构已有反向报告。另外,这批辣椒运输过程中曾长时间滞留在已被列为污染风险区的废弃化工厂附近,怀疑人为操控污染环节。”

走出大楼时,手机响了。是李阳:“周涛刚才打电话给调度站,说要销毁原始采样记录。”

“录下来了吗?”

“说了,但没录音。不过他提到了‘辉达’,说‘那边催账,得尽快平事’。”

宋晨光站在街边,风吹得她围裙一角翻起来。她低头看着手机屏幕,没有回拨,而是打开了地图软件,重新定位那片废弃厂区。红点静静躺在城市东侧,像一颗埋进土里的钉子。

她回到饭馆,找出运输车的行车记录仪内存卡,插进电脑。视频画面晃动,显示车辆驶入荒地后,司机下车抽烟,随后那辆银色面包车缓缓靠近。副驾下来一人,戴着帽子,看不清脸。他打开冷藏车厢门,从包里掏出一个小喷壶,对着几筐辣椒底部喷了几下,动作迅速。关门,上车,离开。全程不到三分钟。

宋晨光把这段视频剪辑出来,加上时间戳和地理坐标,连同所有材料一起,转发给了市监局邮箱。她在邮件正文只写了一句话:

“若规则可以被买通,那我就亲手把它扳正。”

傍晚六点,警方突击检查了那家检测中心。周涛被带走时,试图撕毁手头文件,被当场制止。执法记录仪拍到他在抽屉深处藏有一本账本,上面记录了过去半年为多家餐饮企业“处理”检测结果的收费明细,金额从三千到两万不等。其中一笔标注为“宋记辣子鸡——辉达指定,务必达标”。

与此同时,辉达物流办公室也被查封。搜查人员在财务柜中发现多张以空壳公司名义支付的“检测服务费”凭证,收款方正是该化验室。更关键的是,他们在一辆货车上查获尚未使用的喷雾剂,经初步鉴定,含有高浓度有机磷模拟物,无毒但能在检测中制造假阳性。

消息传回饭馆时,已是晚上九点。李阳站在灶台前熬汤,听见手机提示音,看了一眼,转身对宋晨光说:“化验室的事,定了。周涛承认收钱,警方正在追查幕后指使人。”

宋晨光坐在后厨的小凳上,手里捏着一张打印纸。那是运输车最后一次停靠点的卫星图,放大后能看到冷藏车旁的地面上,有一道浅浅的湿痕,形状像泼洒过的液体痕迹。她用笔圈住那个位置,又在旁边写下两个字:化工厂。

她没说话,只是把纸折好,塞进衣兜。起身走到灶台边,掀开辣酱缸的盖子。一股熟悉的辛辣味冲上来,刺得她眼角微酸。她舀了一勺酱,放进小碟,轻轻吹了吹。

门外传来脚步声,是送菜的商贩来补货。他一边卸货一边抱怨:“最近都不敢走东边那条路了,说是夜里总有车子停在废厂区,也不知道干啥。”

宋晨光端着辣酱走出来,放在柜台上。

“以后进货,绕开那边。”她说。

商贩点头,“绕是绕了,可运费贵不少。”

“贵也走。”她把碟子推过去,“尝一口。”

男人迟疑了一下,蘸了点辣酱放嘴里,刚嚼两下就咳起来,“这……太冲了!”

“但它真。”她说,“没有一点脏东西。”

男人擦着嘴,连连点头。宋晨光收回碟子,转身回厨房。她把剩下的辣酱倒进密封罐,贴上标签:2025.4.12,新 batch,自检合格。

她站在水池边洗手,抬头看了眼墙上的钟。十点十七分。

窗外夜色浓重,远处高楼灯火明灭。

她擦干手,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新的行车路线规划表,铺在桌上。

笔尖悬在纸上方,迟迟未落。

最终,她重重画下一条线,从产地出发,绕开城东,蜿蜒向西。

又在终点旁边,添了一个小小的标记。

不是店名,也不是地址。

是一个圆圈,里面写着三个字:化工厂。

继续阅读:第132章 卧底暴露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上广姐妹情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