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堂的灯光亮起时,宋晚妹正站在后台角落。她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尖微微发颤。毕业服是浅蓝色的,袖口绣着一圈小辣椒图案,那是孩子们亲手缝上去的。她抬眼望向镜子,镜子里的人扎着整齐的马尾,脸上没有浓妆,也没有刻意掩饰的疲惫。可就在这一瞬,耳边仿佛响起了针管推到底的声音,还有阿辉低笑的尾音。
她咬了下嘴唇,手指不自觉地摸向手腕内侧那道淡疤。
门被轻轻推开。宋晨光走了进来,手里捧着一小束干花,红得发暗,像是晒透又风干的辣椒枝。她没说话,只是走近,将花别在宋晚妹的衣领上。花茎很硬,扎进布料时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妈说过,辣的东西才养人。”她说。
宋晚妹吸了口气,鼻尖闻到一丝熟悉的辛香,不是刺鼻的那种,而是带着阳光晒过的暖意。她抬头,看见大姐的眼睛——还是那样,平静里藏着一股不肯松劲的力道。
脚步声从走廊传来。宋晨曦出现在门口,肩章已经摘了,换了一件素色外套。她走到妹妹们身边,把手搭在两人肩上。
“今天不是警察来检查,”她说,“是二姐来看你毕业。”
三人站成一排,谁也没再说话。宋晨光推开了礼堂的门。
礼堂里坐满了人。前排是戒毒所的孩子和家属,后排是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舞台中央挂着横幅:“幼师班结业典礼暨儿童心理康复成果展示”。灯光打下来,照出空气中浮动的微尘。
音乐响起,一群孩子走上台。他们穿着统一的红色小围裙,头上戴着纸做的辣椒帽。领头的女孩举起一块画板,上面写着节目名:《辣椒花的约定》。
歌声清脆地传开:“辣椒花,开满坡,姐姐煮汤我不怕多……”
宋晚妹站在侧幕,眼睛跟着那个曾缩在角落、不敢抬头的小男孩移动。他今天站在第二排,声音起初很小,但一直在坚持。唱到“毒魔怪兽都赶走”时,他的声音突然卡住,嘴唇抖了一下,低下头去。
全场安静了一秒。
宋晨曦从座位起身,走到舞台边缘,蹲了下来,正好与男孩视线齐平。她没说话,只是冲他笑了笑,做了个“加油”的口型。
台下的宋晨光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扩音器,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礼堂:“这首歌,我们三姐妹也唱过。那时候在出租屋,锅里煮着辣子鸡,眼泪掉进汤里,也咸得有味道。”
掌声一点点响起来,先是零星几下,接着连成一片。男孩抬起头,擦了把脸,重新张嘴,声音比刚才更稳。
节目结束,主持人请出毕业生代表发言。宋晚妹深吸一口气,走上台。台下有人盯着她,目光复杂。她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那个曾经染上毒瘾的女孩,现在竟要教孩子?
她刚开口,就听见后排一个女人低声说:“这菜真能救人?听着像噱头。”
话音落得轻,却像石子落水,荡开一圈涟漪。
李阳正在后厨掀开锅盖。那一锅辣子鸡熬了整整一夜,辣椒是解药配方培育的品种,油用的是老母鸡和猪骨慢炖八小时的浓汤,连盐都是特调的矿物质混合物。他戴上手套,将整盘菜端出,红亮却不呛人,香气层层铺开,先是一股温润的肉香,再是淡淡的辛,最后回甘。
他穿过走廊,走进礼堂后门,把菜放在服务台上。
没人动。
李阳没解释,只请一位坐在前排的母亲试吃。她是去年戒毒成功的家长,儿子曾因药物影响发育迟缓。她迟疑了一下,夹了一块鸡肉放进嘴里。
咀嚼的动作慢慢停住。
她睁大眼,喉咙动了动,忽然红了眼眶。“这……不烧,也不麻,”她喃喃道,“反倒像有股热气,从肚子里升上来,一直通到肩膀。”
她转头看向身边的儿子。孩子正盯着舞台上的宋晚妹,眼神亮亮的。她伸手摸了摸孩子的背,又夹了一块,轻轻吹了吹,喂进他嘴里。
孩子咽下去,咧嘴笑了:“暖。”
李阳退到后厨门口,靠在墙边。围裙上有油渍,也有洗不掉的辣椒碎末。他低头看了看,伸手抹了一下,动作很轻,像是在碰一件旧物。
宋晨光这时拿起话筒,声音平稳:“这不是普通的辣子鸡。辣椒是在戒毒所试验田种的,油是医生建议的营养配比,连火候都是根据康复者消化能力调整的。这是我们和医疗团队一起研究出来的食疗方案。”
她顿了顿,看向舞台上的妹妹:“也是晚妹教会我们的。”
台下开始有人交头接耳,但语气变了。不再是怀疑,而是好奇。
宋晚妹站在台上,双手握着教案。她翻开第一页,大声说:“明天我的第一课,就叫《辣椒为什么能救人》。”
掌声轰然响起。
主持人请三姐妹共同切蛋糕。那是个特别定制的蛋糕,奶油做成灶台形状,上面摆着三只小人偶,穿着不同的衣服——一个是厨师围裙,一个是警服,一个是幼师制服。中间是一棵辣椒树,果实鲜红。
宋晨光推着蛋糕车缓缓前行,宋晨曦跟在左侧,宋晚妹走在右侧。她们并肩走向舞台中央,灯光落在三人身上,影子叠在一起。
台下有个小女孩突然喊:“老师!我也想学做饭!”
另一个孩子举手:“我要当警察姐姐那样的人!”
宋晨曦弯腰,对靠近她的孩子说:“等你长大,姐姐教你敬礼。”
宋晨光切下第一块蛋糕,递给最近的一个孩子。孩子接过,小心翼翼咬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甜!还有一点辣!”
“对。”宋晨光笑了,“生活本来就是这样。”
李阳从后厨走出来,手里多了三个保温盒。他打开其中一个,取出一碗辣子鸡,递给宋晨光。她接过,吹了吹,尝了一口。
“火候刚好。”她说。
李阳点头:“下次可以再减半分钟,让肉更嫩一点。”
“好。”她又吃了一口,“等新店开业,菜单就定这个。”
“嗯。”他顿了顿,“名字呢?”
她看向两个妹妹,又看向台下的孩子们。
“就叫‘味觉新生’吧。”
掌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久。有家长拿出手机拍照,有孩子踮脚张望。一名工作人员悄悄把蛋糕旁的立牌翻了个面,上面写着:“本店所有收益将用于支持戒毒儿童教育项目”。
宋晚妹走到舞台边缘,弯腰抱起一个够不到桌子的小女孩,让她坐在自己腿上。孩子手里攥着半块蛋糕,仰头问:“老师,我以后也能站在这里吗?”
“能。”宋晚妹说,“只要你记得今天吃的味道。”
小女孩点点头,把脑袋靠在她肩上。
宋晨曦站在侧台,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她没掏出来看。屏幕上闪过一条消息:“信号源活动异常,疑似启动备用通道”,但她只是把手机往深处塞了塞,转身走向姐姐和妹妹。
三人站在一起,面前是满满一礼堂的人。灯光洒下来,照得每个人的脸上都有光。
李阳退回厨房,关掉最后一盏灯。灶台干净,锅已洗净。他摘下围裙,叠好放在案边。出门前,他回头看了一眼墙上贴的菜单草稿,最上方写着:“抗毒辣子鸡——味觉新生系列首发”。
他拉上厨房的门。
礼堂里,主持人宣布最后一个环节:全体合唱。孩子们站起来,手拉着手。音乐响起,是一首简单的童谣:
“辣不怕,苦不怕,姐姐煮汤我就长大……”
宋晚妹站在中央,声音有些哽。她抬手擦了下眼角,继续唱。
宋晨光握住她的手。
宋晨曦把手搭在两人肩上。
台下,一个曾因吸毒失去孩子的母亲抱着新收养的女孩,轻轻摇晃着身体。女孩嘴里含着一块辣子鸡,睡着了,嘴角还带着笑。
歌声持续着,平稳而温暖。
李阳站在礼堂外的走廊,听见里面的旋律。他靠在墙边,闭了下眼。
然后睁开,走向后门。
他推开门,夜风扑面。远处路灯下一排电动车静静停着,其中一辆的车把上,挂着一个褪色的红绸结,随风轻轻晃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