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晨光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滑动,电量图标只剩一条细线。她没去碰充电器,而是把手机翻过来,塞进收银台最底层的抽屉里。玻璃门外的雨还在下,雨水顺着招牌边缘滴落,在霓虹灯下拉出一道道斜线。她转身走进后厨,打开直播用的支架,插上备用电源。
摄像头亮起红点的瞬间,她站直了身子。
“我是晨光小馆的老板宋晨光。”她的声音不快,也不高,但每个字都清楚,“昨天有人送来一份传票,说我卖的调料毒害顾客。可我查过进货记录,所有检测报告都是假的。”
弹幕起初只有零星几条问候,很快多了起来。
“姐你别慌,我们信你。”
“是不是有人搞你?”
她点头,从文件袋里抽出几张打印图,贴在镜头前。“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不止对付我一个。我妹妹在学校被人翻出旧档案,另一个姐姐在警校被停职审查。我们三个,同时出事。”
她顿了顿,把一张模糊截图放上画面——凌晨三点,围墙外一个戴鸭舌帽的男人正低头翻墙。
“这个人,出现在我家店门口监控里,也出现在我妹妹宿舍楼下。他背后的人,正在切断我们的联系。现在没人能帮我报警,也没人愿意听我说话。”
弹幕开始滚动加快。
“这人穿的是运动鞋还是工装靴?”
“背景有没有店铺招牌?”
宋晨光盯着屏幕,忽然注意到一个ID连续发了五条带坐标分析的评论。她记下了那个名字:**夜鹰帧探**。
“所以我现在只做一件事。”她将原始视频片段上传至直播间,“谁能在这段画面上找出更多信息,我就请大家吃一个月的饭。”
挑战发起不到十分钟,上千份截图涌入私信。有伙计主动过来帮忙筛选,把标注清晰的转发到主屏。有人说帽子反光角度不对,可能是夜间补光合成;有人反驳说衣角褶皱真实存在,不可能是AI生成。
争议越吵越大时,一条私信弹了出来。
附图经过增强处理,昏暗巷口右侧,一块锈迹斑斑的铁皮招牌露出半截字:“辉记水产”。
宋晨光盯着那四个字,呼吸慢了一拍。
她记得这个名字。宋晚妹戒毒期间提过一次,说阿辉最早就是在那种老街区的小店里藏货。她立刻调出地图,输入关键词,定位跳转到沼洼村边缘的一片旧工业区——距离祠堂爆炸现场不到两公里。
时间对得上。
她拨通李阳电话,语速压得很低:“地址发你,带上人,别穿制服,就说去订货。”
二十分钟后,直播间的右下角多了一个实时画面——李阳用改装过的执法记录仪架在胸前,镜头晃动着推进一条窄巷。路边堆着废弃渔网和泡沫箱,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腥味。
“前面就是。”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轻微喘气。
门面很小,卷帘门半开,里面亮着白炽灯。一个中年男人坐在柜台后看手机。李阳带着两人走进去,笑着打招呼:“老板,听说你们这边海鲜新鲜,想订点货。”
对方抬头打量他们一眼:“要多少?”
“先看看后厨冰柜,我们要得急。”
那人犹豫了一下,起身带路。穿过狭窄通道,推开一扇厚重的金属门,冷气扑面而来。冰柜靠墙立着三排,表面结了一层霜。
李阳假装检查温度计,手指悄悄划过最角落的一个柜子。“这个能打开吗?说是专门存珍品的。”
老板眼神闪了闪:“这一个是坏的,不通电。”
“坏了还锁着?”李阳笑了一声,伸手就去拉把手。
对方猛地跨步上前阻拦,却被另一名伙计侧身挡住视线。咔哒一声,柜门拉开,一股更冷的寒气涌出。
里面没有鱼虾。
十二个防水袋整齐码放在隔层里,每个袋子里都有一部手机。屏幕全黑,但机身保存完好。
“拿出来。”李阳低声说。
一部、两部……第七部开机后自动跳进通讯录界面,最新通话记录显示:**宋晨曦 - 拨出未接通**。
时间是第260章暴雨夜的六点整,倒计时启动前十分钟。
李阳迅速拍照上传,同步推送到直播间。宋晨光看着画面里的手机列表,手指按在回放键上。其中一部存着一段未发送的语音草稿,点击播放,传出一个沙哑男声:
“他们让我拍你们每一个人的动向……我不敢停,也不敢报。”
声音戛然而止。
弹幕炸开了。
“这是鸭舌帽男的声音!”
“他不是加害者,是被迫的!”
“他在求救!”
宋晨光抬起头,重新面对镜头。她的脸在灯光下显得有些疲惫,但眼神稳住了。
“这些手机不是用来监视的。”她说,“是用来控制的。每一部都存着我们的号码,只要按下拨打,信号就会触发某种机制——就像昨晚宿舍楼断电一样。”
她把照片一张张放大,展示给观众看。“但我们今天找到了它们。它们本该让我们害怕,现在却成了证据。”
有人问:“接下来怎么办?”
她还没开口,直播间突然跳出一条新消息。
来自ID“夜鹰帧探”:
“我在‘辉记水产’背景里发现了送货单残角,上面印着物流编号。查了同城冷链系统,这批货三天前登记的目的地是市北垃圾转运站,但实际签收人是个叫陈守义的临时工。这个人名出现在三年前一起非法运输案的证人名单里。”
宋晨光立刻让伙计记下信息。
“还有,”对方又发来一张对比图,“鸭舌帽男左肩背包的肩带磨损位置,和三个月前出现在警校外围的那个身影一致。两次出现的时间,都在内部审查启动前二十四小时。”
她猛地攥紧了鼠标。
这不是巧合。
敌人早就在布局,而她们一直以为自己是在被动应对。
她深吸一口气,对着镜头说:“以前我觉得,只要守好自己的摊子,就能护住一家人。但现在我知道,闭门做饭救不了谁。”
弹幕安静了几秒,随即疯狂滚动。
“我们陪你查到底。”
“需要人手随时叫我。”
“我也认识几个跑冷链的老司机,可以帮你问。”
她看着那些名字一个个刷过,忽然觉得喉咙有点发紧。
这时,李阳那边传来动静。水产店老板察觉异常,想要关门。李阳没强留,带着手机原路撤离。临走前,他故意撞了一下柜台,留下一枚微型录音笔夹在账本缝隙里。
回到车上,他拨通电话:“东西拿到了,下一步怎么处理?”
宋晨光望着窗外。雨停了,街灯陆续亮起,映在湿漉漉的地面上。她拿起那部存有语音草稿的手机,再次点开那段录音。
“……我不想再当眼睛了……可他们说,如果我不照做,下一个就是孩子。”
声音结束前,背景里有极轻的一声按键音,像是遥控器按下。
她突然意识到什么,猛地回头看向直播间画面——刚才李阳拍摄的冰柜内部视频仍在回放。她暂停在某一帧,放大角落。
防水袋边缘,有一道细微的刻痕,呈三角形排列,像是某种编码标记。
她正要说话,手机震动了一下。
一条匿名短信跳出来:
“别信冷链工人,他是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