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故事厨房·辣椒记忆
猫朕2025-09-24 08:002,818

天刚擦黑,宋晨光把那块木框钉在了露天餐桌旁的柱子上。木框边缘没打磨,手指蹭过去有些扎人。她退后两步看了看,又上前扶正了一点。李阳端着一盆切好的菜走过,抬头看了眼,没说话,只是顺手从围裙兜里掏出一枚钉子,补在左下角松动的地方。

“今天就开始?”他问。

“就现在。”她说,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抽出来半张复印纸,轻轻塞进框里。纸上是歪斜的一行字:“大姐,等我回来给你做个小辣椒挂件。”落款日期清晰可见——08.23。

李阳看了一眼,转身进了厨房。不一会儿,菜单上多了道新菜:重生辣椒。底下一行小字:“每一份,都藏着一个没说完的故事。”

头两桌客人吃完走了,谁也没往那木框看一眼。有个孩子伸手想去摸,被家长拉了回来。宋晨光坐在前台,手里捏着笔,在账本上记下今日支出,耳朵却一直听着外面的动静。

快收摊时,门帘被人掀开。一个穿灰夹克的男人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一只空汤杯。他把杯子放在桌上,指了指墙上的框:“这个,真能说?”

宋晨光抬起头,“能说,也能不说。说了,就放进去;不说,也没关系。”

男人摘下帽子,额角一道旧疤露了出来。他没走近,就站在灯影交界处,声音不高,也不低:“三年前,我们那儿有个姑娘,话不多,总在宿舍缝东西。有天夜里,同屋的女孩哭得喘不上气,她什么也没讲,只把一个布做的小辣椒塞进对方手里。”

他顿了顿,“她说,辣过了,就不怕哭了。”

风从街口吹进来,灯笼晃了一下,光落在他半边脸上。

“后来那间屋八个人,床头都挂着这样的辣椒。红布、绿线,针脚乱七八糟。”他嘴角动了动,像是笑了一下,又不像,“我本来不信这些,可有一回查房,看见那个最不爱说话的姑娘,半夜摸出辣椒亲了一下。我就想,也许有些东西,比药还管用。”

他说完,把帽子重新戴上,转身走出去。门帘晃了几下,慢慢静止。

宋晨光坐着没动。李阳从厨房探出身,朝外看了一眼,低声问:“走啦?”

她点点头,起身走到墙边,将一张写满字的便签纸放进框里。没人看清写了什么,只有她知道,那是她抄下的开户行网点代码——城西第17支行。和那人说话时带出的口音,是一个地方。

夜深了,最后一桌客人也走了。李阳开始收拾灶台,顺手把剩下一盘“重生辣椒”放进保鲜柜。“没人来取。”他说。

“留着吧。”宋晨光正在擦桌子,“明天说不定有人想起什么事。”

李阳没再问,继续忙活。锅碗瓢盆的声音断断续续响着,偶尔夹杂一句“盐罐归位”“油瓶盖好”。等到所有炉火熄灭,他才打开保鲜柜,取出那盘菜,重新热了一遍。

“凉了不好吃。”他解释。

宋晨光抬头看了他一眼,没说话。她知道他是不想浪费。

李阳把菜端到操作台上,拿起筷子准备分装。干辣椒段炸得焦脆,夹起来哗啦作响。他一根根拨开,忽然停住。辣椒中间卡着个硬物,颜色暗红,像是布条。

他放下筷子,用指尖小心掏出来。是个拇指大小的布艺辣椒,线头参差,一角绣了个极小的“晚”字,针脚歪扭,像初学针线的人缝的。

两人之间静了几秒。

“她当年说要做的……”李阳声音压得很低,“原来真的做了。”

宋晨光走过来,接过那个小布椒。布料已经褪色,边缘有些发毛,摸上去粗糙。她没翻看,也没细瞧,只是轻轻托在掌心,仿佛怕重了会压坏。

李阳看着她,“是不是该给她寄回去?”

“不急。”她说,“先放这儿。”

她转身走向故事墙,踮起脚,把布辣椒挂在了木框正中央。下面没有标签,也没有说明,只有它静静地垂着,像一颗不再跳动的心,却又分明还在呼吸。

李阳站回厨房门口,手扶着门框,目光落在那抹红色上。风吹过来,布椒轻轻晃了一下,影子投在墙上,拉得很长。

第二天中午,第一个食客主动把一张纸条塞进了框里。纸条折得整整齐齐,上面写着:“我妈走那天,饭锅里还炖着辣酱。她说,辣的东西放得久。”

傍晚时,一个年轻女孩带来了她的辣椒酱罐子,玻璃瓶底贴着一张便签:“我戒酒三个月了,这瓶是我自己做的,送给你。”

宋晨光没说什么,只是把瓶子摆在前台最显眼的位置,旁边放了双干净的筷子。

第三天清晨,李阳在熬汤前检查食材,发现调料盒里多了个小布袋。打开一看,是一把晒干的野山椒,粒小皮薄,闻着呛鼻。布袋口用红线系着,打了两个结。

他拿给宋晨光看。她解开线结,倒出几粒放在手心,又翻过布袋内侧——一行细密的针脚拼出三个字:**谢谢您**。

她没说话,把辣椒洗净,放进当天的汤锅里。火苗舔着锅底,油星子噼啪跳起来,辣香顺着风飘出去老远。

临近打烊,一个老头拄着拐杖进来,要了一份“重生辣椒”。他吃得慢,每一口都嚼很久。吃完后,他掏出一张泛黄的照片,放进故事墙。

照片上是个年轻女人,站在田埂上,手里举着一串红辣椒,笑得露出牙龈。背后是低矮的土房,墙皮剥落,但窗台上摆着几盆开得正艳的花。

“她种了一辈子辣椒,死前最后一件事,是给我炒了碗辣子鸡。”老头说,“我说太辣,她瞪我一眼,‘不吃辣的人,心里没火’。”

他走后,宋晨光把照片轻轻抚平,夹在布辣椒旁边。她忽然觉得,这面墙不该叫“故事墙”,该叫“火塘”——不是烧房子的那种火,是夜里围坐取暖、讲旧事的火。

第五天夜里,雨下得突然。露天餐桌没人,灯笼被打湿,光晕糊成一团。宋晨光正准备关门,听见外面有脚步声。

是个穿雨衣的女人,怀里抱着个塑料盒。她没进门,站在檐下,把盒子递进来。“这是我妈腌的泡椒,她说,吃了能记住路。”

宋晨光接过,盒子还温着。她道了谢,问要不要留下名字。

女人摇头,“不用。只要你们还收着这些东西,就够了。”

雨越下越大,女人转身走进夜色。宋晨光关上门,打开盒子。泡椒红亮,浮在酸水里,底下压着一张小卡片:**送给所有没丢掉味道的人**。

她把卡片放进故事墙,然后去厨房烧了壶热水,泡了杯姜茶。回来时,发现李阳坐在角落的桌边,面前摆着一杯凉透的茶,手里拿着那个布艺辣椒,正一根线一根线地看。

“你觉得……”他抬头,“她现在在做什么?”

宋晨光坐下,双手裹着茶杯,“也许也在缝另一个辣椒。”

李阳没再说话,把布椒轻轻放回她手边。两人静静坐着,听雨点敲打棚顶的声音。

第二天中午,一个外卖员送来一个包裹,寄件人栏空白。打开后,是一本手工册子,封面用红布贴成辣椒形状。翻开第一页,是一页页剪报:某地餐馆因使用劣质调味料被查封;某少年误食含毒辣酱送医;某社区开展“无毒厨房”宣传活动……

最后一页,贴着一张饭馆火灾后的新闻截图,旁边手写一行字:“你们修的不只是店,是很多人吃饭的地方。”

宋晨光合上册子,放进柜台抽屉。她没锁,也没藏,只是在上面压了块干净抹布。

晚上,李阳端出新改良的“重生辣椒”,加了野山椒和泡椒汁,红油更厚,辣味更醇。第一份刚上桌,客人咬开辣椒,愣住了——里面藏着一个更小的布辣椒,和之前那个一模一样,只是针脚更整齐了些。

他把它拿出来,递给宋晨光。

她接过去,指尖碰到布面的瞬间,忽然觉得这不像新的。线迹、布料、绣法,都和那个褪色的一致——像是从同块红布上裁下来的。

她抬头看向厨房,李阳正低头擦灶台,背影沉静。

她没问,只是把两个布辣椒并排放在故事墙的最上方。风吹进来,它们轻轻碰在一起,发出细微的摩擦声。

夜深了,最后一个客人离开。宋晨光站在墙前,伸手摸了摸那块红布。

布面粗糙,却暖。

继续阅读:第206章 增肥计划·警校风云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上广姐妹情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