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饭馆声誉提升
猫朕2025-08-18 08:301,798

清晨五点,后厨的灯还泛着灰白。宋晨光蹲在地砖边,抹布在油腻的缝隙上来回推压。她的指节发红,手腕酸胀,可动作没停。新来的帮工说去抽烟,走了二十分钟没回来。她没催,也没喊,只是把拖把换了个手,继续擦。

手机在围裙口袋里震了一下。她腾不出手,也没在意。直到把整片地面擦完,才掏出来看。是宋晚妹发来的照片,光线昏暗,只拍到一只耳朵,耳钉闪着廉价的光。她盯着那张图看了两秒,没点开大图,也没回消息,把手机塞回口袋,转身去洗抹布。

水龙头哗哗响着,她低头搓着布上的油污。身后传来脚步声,李阳拎着保温饭盒进来,看了眼地面,又看了眼她湿漉漉的手,什么都没问,径直走到另一头拿起拖把,蹲下开始擦她刚擦过的区域。

她抬头看了他一眼。他没抬头,只点了点头。她也点头,两人再没说话。

六点半,第一锅高汤开始熬。宋晨光检查了一遍调料柜,确认藠头、辣椒油、香醋都已备齐。她打开冷库,取出昨晚分装好的藕片和脆肠,每一份都用保鲜膜封好,标着时间。这是她这几天养成的习惯——多做一步,少出一点错。

中午十一点,客人陆续进来。点单声从前台传来,越来越密。她站在备餐台前,一边传菜一边留意着点菜单。不到半小时,“辣拌脆藕”被点了八次。她转身进厨房,发现切配台上的藕片已经见底。

厨师老陈端着一盘半成品出来,正要下锅,她快步上前拦住:“这藕不够脆,不能用。”

老陈皱眉:“现在哪有时间现切?客人等着呢。”

“我来。”她说完就转身进冷库,拎出一袋备用料,放在案板上迅速解冻、冲洗、切丁。刀落在砧板上的声音清脆稳定,三分钟内,一份标准配料完成。

她把切好的料递给老陈:“按这个量来。”

老陈没说话,接过就炒。李阳在旁边灶台瞥了一眼,顺手调了火候,等菜出锅时,撒了一小把香菜末。绿叶衬着红油,颜色一下亮了。

她端着第一盘走出去,听到有客人问:“这菜是不是比上周更脆了?”

旁边人接话:“老板娘说这是新上的固定菜,叫‘三脆拌’,每天限量。”

她没停下,只在心里记下这句话。

下午一点,客流稍缓。她正低头整理订单,听见门口一阵低语。一对中年夫妇站在门口,翻着手机,对着饭馆招牌反复确认。

“就是这家。”男人说,“网友推荐的拌菜,专程过来的。”

服务员迎上去:“两位请坐。”

女人问:“那个辣拌脆藕还有吗?”

“今天最后一份,半小时前卖完了。”

男人脸上立刻显出失望:“就差这么一会儿?”

女人摆手:“算了,走吧,明天再来。”

宋晨光听见了,快步走过去:“两位先坐下,菜没了是我的责任。”她从冰箱拿出两瓶饮料,放到桌上,“我请的,算赔罪。”

两人愣住,连忙推辞。

她坚持:“明天我给你们留两份,写在本子上,保证有。”

男人犹豫着报了手机号。她掏出随身小本,一笔一划记下,翻到新页,标了“预留”。

李阳站在厨房门口,全程看着。等客人坐下喝饮料,他走过来,低声说:“明天多备两倍料。”

她点头:“我跟老板说。”

他看了她一眼:“你写名字的那个本子,我一直留着。”

她一怔。

他没解释,转身回了厨房。

晚上八点,最后一桌客人离开。老板站在厅中央拍了拍手,所有人停下收拾,转过身来。

“这个月账出来了。”老板声音不高,但清晰,“营业额比上个月涨了三成。老顾客回头率高了两成,新客大多是冲着‘三脆拌’来的。”

人群里响起几声轻呼。领班笑着插话:“这说明咱们整体运营上去了,团队配合得好。”

老板没接话,直接看向宋晨光:“这道菜是谁做的?”

没人应声。

“是宋晨光琢磨出来的。”老板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递过去,“奖金,该拿的就得拿。”

她愣了一下,伸手接过,手指捏着红包边缘,低头说了句“谢谢”。

掌声响起,有人吹了声口哨。她没抬头,只把红包塞进围裙内袋,转身朝厨房走。

李阳正关灶台的火。她走到他旁边,声音很轻:“下回试试加点花椒油?”

他回头看了她一眼,笑了:“早这么想说了。”

“那明天我带点来。”

“嗯。”

九点半,饭馆锁门。她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手一直按着围裙口袋。红包还在,没拆。路过一家便利店,她进去买了两包挂面、一瓶酱油。走到路口,手机又震了一下。

她拿出来看,是宋晨曦发来的消息:“大姐,我报了个夜校,明晚上课。”

她停下,站在路灯下打字:“好,注意安全。”

发完,抬头看了眼夜空。云层薄,有几颗星露出来。

她继续往前走,拐进小巷时,听见远处有摩托轰鸣声划过。她没回头,手仍按着口袋,脚步没停。

走到楼下,她掏出钥匙准备开门,忽然听见二楼传来一声重物落地的闷响。她抬头,三楼的灯亮着,窗帘没拉严,影子晃了一下。

她站在原地,钥匙还插在锁孔里。

继续阅读:第19章 工厂反思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上广姐妹情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