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晨光的手还握着那把染了红奶油的蛋糕刀,指尖微微发黏。她没来得及擦,就被商场负责人拉到一边,说合同最后一页还需要补签两个附件条款。她低头看了看刀尖上将落未落的一滴红色,轻轻甩了甩手腕,把残渍甩在墙角的绿植盆沿。
李阳已经带着人开始拆保温箱,准备把炉灶搬进新店后厨。他回头看了眼宋晨光,见她正低头签字,便顺手从操作台上抓了块抹布,朝她走过去。“大姐,手擦一下。”他声音不高,但刚好能让她听见。
她接过抹布,快速擦了手,把合同递还给工作人员。“等检测报告齐全了再对外营业。”她说完这句,才终于松了口气,抬头看向“晨光小馆”四个字——霓虹灯管刚通电,一明一暗地闪着,像是还没完全醒过来。
就在这时,手机震了一下。
她掏出来看了一眼,是热搜推送:“#晨光小馆食材致癌#”。
底下配了一张图:灰绿色的辣椒粉堆在铁盆里,旁边摆着一张伪造的进货单,写着“工业染料替代品”。评论区已经炸开锅。
“我就说这么便宜的辣子鸡肯定有问题!”
“昨天吃了,现在胃疼得不行,是不是中毒了?”
“老板是沼洼村出来的吧?听说那边水土都有问题。”
宋晨光盯着屏幕,心跳猛地沉下去。她立刻拨通李阳的电话。
“查所有原料来源,调出最近三批辣椒、豆豉、腌菜的质检报告。”她的声音很稳,“一份都不能少。”
李阳正在清点调料柜,听到这话立刻停下动作。“出什么事了?”
“网上说我们用致癌物。”她说,“你现在就去确认每一样东西的凭证,我马上联系商场公关。”
她转身走向商场办公室,脚步加快。走廊灯光打在她脸上,映出一层冷白。路上遇到几个原本要来采访的记者,看见她走来,纷纷低头看手机,有人小声议论:“真是她家店?看着挺干净的啊……”
她没停下,也没解释。
到了办公室,她直接找到公关主管。“先别发任何回应,账号暂停更新。”她说,“我现在写声明,你们审核后发官方号。”
对方有些迟疑:“不澄清的话,舆论会更乱。”
“越是乱,越不能乱说话。”她打开手机备忘录,一字一句敲下:“晨光小馆所有食材均来自正规渠道,持有完整检验合格证明。欢迎监管部门随时突击检查,也欢迎公众监督。”
她按下发送,抬头问:“直播平台接入权限什么时候能开?”
“今晚就能调试好。”
“那就现在接。”她说,“我要让所有人看见厨房。”
她走出办公室时,李阳正从后厨冲出来,脸色变了。
“大姐!”他一把抓住她的胳膊,“监控拍到了!凌晨三点,有人翻墙进来,往食材柜喷东西!”
宋晨光猛地站住。
“我刚看完回放,”李阳喘着气,“戴鸭舌帽,穿深色夹克,从侧墙翻进来,撬了后门锁。他拿着个小喷雾瓶,对着辣椒粉和豆豉罐子喷了至少半分钟!”
她立刻跟着他返回后厨。监控室里,画面正停在那个瞬间:男子背对摄像头,右手抬起,细密的雾状液体洒落在敞开的调料容器上方。
“保存这段视频,加密发给我。”她说,“另外,通知仓库,今天所有同批次原料全部封存,不准动。”
“要不要报警?”
“先等食药监。”她冷静下来,“我们现在说什么都没用,只有官方检测结果才算数。”
她拿出手机,拨通监管热线,申请紧急抽检。挂掉电话后,她站在监控屏幕前,看着那段重复播放的入侵画面,忽然问:“他喷的是什么?”
“不知道。”李阳摇头,“但动作很熟,不像是临时起意。而且……”他放大画面角落,“你看他鞋底,右脚跟那里有个裂口,形状特别。”
宋晨光盯着那一处细节,记了下来。
她回到店里,发现门口已经有顾客在退订。“我不信你们,网上都传遍了。”一个中年男人把订单截图甩在桌上,“你们要是真没问题,干嘛不让记者进去拍?”
她没争辩,只说:“您可以现场看着我们炒菜,也可以等检测报告出来再决定吃不吃。但现在,每一道菜怎么做,都会直播出去。”
她走到店中央,拿起麦克风。
“我是宋晨光,这家店的老板。”她面对临时架起的摄像头,声音清晰,“这是我签下的新店合同,也是我拿全部积蓄投进来的地方。我没读过多少书,但我妈教过我一句话——饭是给人吃的,不能害人。”
她举起手中的文件和一叠检测报告原件。“这些是这批食材的全部凭证。从今天起,‘晨光小馆’实行全网直播制菜。您看得见锅,也看得见我的心。”
有人举手问:“万一你们剪辑视频呢?”
“那就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播。”她说,“摄像头连着公网,断一次,罚一千,当场退给顾客。”
人群安静了几秒,然后有人鼓掌。
合作商的电话还在不断打来。一家供货商语气生硬:“你们这事闹大了,我们得重新评估合作关系。”
她回答:“你可以撤货,但请等检测结果出来后再做决定。如果你怕连累,我现在就把尾款结清。”
对方沉默片刻,挂了电话。
她放下手机,发现李阳站在厨房门口,手里拿着一个透明证物袋,里面是一小撮沾了不明液体的辣椒粉。
“我从柜子边缘刮下来的。”他说,“留着,等送检。”
她点点头,目光扫过店内。员工们都在各自岗位上忙碌,没人慌乱。玻璃后的厨房亮着灯,锅灶整齐排列,像一条等待冲锋的战线。
她走到直播镜头前,调整了角度,让画面能完整覆盖清洗区、切配台和炉灶。“现在开始,第一道菜——辣子鸡。”
李阳系上围裙,拿起一块新鲜鸡肉,放进清水池冲洗。水流哗哗响着,镜头对准他的手,每一寸动作都被放大。
弹幕慢慢滚动起来:
“这鸡看起来挺新鲜的。”
“厨师动作挺利索。”
“等等,刚才监控里那个人,会不会是同行干的?”
宋晨光看着屏幕,没说话。
她知道,光靠直播撑不了太久。必须有证据,必须有人站出来承担责任。
她拿出手机,翻到那张鞋底裂痕的截图,发到本地生活群组,附言:“见过这双鞋吗?工地、搬运、夜班岗亭都可能接触过。”
然后她给老顾客群发消息:“今天所有菜品免费试吃,条件是吃完后在社交平台发真实评价。”
有人回复:“大姐,你不怕我们拍了说坏话?”
她回:“真金不怕火炼。”
天快黑时,食药监的人终于到了。两名工作人员穿着制服,提着采样箱,进门就问:“哪些批次需要抽检?”
她带他们走进仓库,指着贴了封条的几排货架:“这些都是今天被喷过的原料,还有同期入库的备用料。”
采样过程全程录像。她站在一旁,一句话没多说。
送走监管人员后,她靠在墙边,终于感到一阵疲惫涌上来。霓虹灯还在闪,招牌上的“晨光”二字忽明忽暗,像在呼吸。
李阳走过来,递给她一杯温水。“鞋底的线索我记下了,明天我去附近几个工地转转。”他说,“那人走路姿势有点跛,可能是旧伤。”
她点头,握紧了杯子。
突然,手机又震了一下。
是直播平台的通知:直播间人数突破五万,系统提示可能存在异常流量涌入。
她点开后台,发现大量新账号集中在几分钟内进入,IP地址分散在全国各地,发言内容高度一致:“别信老板,她在演戏。”
她盯着屏幕,手指滑动。
这些账号注册时间都是今天,头像清一色是模糊风景照,发言间隔精确到秒。
她把截图保存,转发给平台客服,同时备份证据。
李阳凑过来看了一眼。“黑公关。”他低声说,“有人花钱买水军压舆论。”
宋晨光没说话。她只是把那份尚未完全签署的入驻合同从包里拿出来,放在柜台上。纸页摊开着,最后一行签名处还空着。
她伸手按住那一页,指节泛白。
门外,城市的霓虹依旧闪烁。车流声隔着玻璃传来,像潮水起伏。
直播间的镜头正对着灶台,李阳已经开始炒第二锅辣子鸡。油热了,辣椒下锅,香气顺着通风口飘出去,引得路人驻足。
有个小女孩趴在玻璃门前,仰头问妈妈:“这里面真的没有毒吗?”
妈妈犹豫了一下,掏出手机查了查直播链接,看了两分钟,轻声说:“好像是真的在做饭。”
她推开门,带着女儿走了进来。
宋晨光抬起头,迎上去。
“两位,请坐。”她说,“今天第一桌客人,终身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