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顺着桥南那辆黑色轿车的挡风玻璃滑下,副驾驶车门缓缓开启。宋晨光盯着那个动作,手指在裤兜里攥紧了辣椒粉的纸包。她没动,也没喊,只是把身体微微侧了半步,挡住两个妹妹的视线。
李阳站在饭馆门口,望着空荡的街道。查封令已经贴在玻璃上,红章盖得刺眼。他手里拎着一卷网线,肩上搭着工具包,脚边堆着几台旧监控主机。这是他从仓库翻出来的最后一批设备,能用的都带来了。
他抬头看了看天,雨小了些,但风还在刮。他走进店里,把门关上,反锁。
厨房里,灯亮了。他把主机搬上操作台,插电,开机。屏幕闪了几下,终于亮起蓝光。他又接上路由器,调试信号,直到角落里的5G接收器亮起绿灯。
“能连上了。”他对着手机说。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我马上到。”
李阳没问她在哪,也没问桥上的事。他知道她会回来,就像他知道这间店不会真的倒。
半小时后,门被推开。宋晨光走进来,头发湿了一半,外套沾着泥点。她没说话,径直走到前厅,抬头看着那块金属招牌——“晨光小馆”四个字被雨水泡得发暗。
她伸手摸了摸口袋里的辣椒粉,然后掏出一把扳手。
金属撞击声猛地炸开。火花溅在地砖上,又熄灭。她一下一下砸着螺丝,动作不快,但很稳。第二颗螺丝松动时,整块招牌晃了晃,发出吱呀的呻吟。第三下砸下去,它终于坠落,砸在地上发出沉闷的一响。
她弯腰捡起招牌,走到门口,扔进了雨水横流的街沟。
“从今天起,不做小馆了。”她说,“也不再是‘她’的店。”
李阳点头,搬来新的背板,上面印着一行字:**辣味光明·全民监督直播厨房**。
他们一起把背板钉在墙上。接着是摄像头,三十六个角度,覆盖切菜区、调料架、油锅、出餐口、冷库门。每一个镜头都连着独立存储模块,并同步上传至区块链节点,无法删改。
第一场直播在傍晚开始。
宋晨光站在镜头前,穿着干净的围裙,头发扎紧。她举起一块猪肉,正面拍,反面拍,然后展示检疫编号。
“今日食材,全部来自备案养殖场。”她说,“每一份都有检测报告,链接挂在直播间下方。”
弹幕滚动起来。
“演给谁看?”
“查封了还敢开播?”
“上次吃坏肚子的人还没讨说法呢。”
她没回应,转身走向灶台。热锅,倒油,爆香葱姜。动作利落,火候精准。一道青椒炒肉丝出锅,装盘,再拍一遍标签和留样封条。
夜里十一点,观众不到三百人。凌晨两点,只剩几十个闲逛的夜猫子。
可就在第三天清晨五点,一条弹幕突然跳了出来:
“刚才那个戴帽子的男人!是不是昨天凌晨出现过的?”
画面立刻被暂停回放。高清镜头拉近后厨入口——一个穿灰色夹克的男人戴着鸭舌帽,低着头,手里提着个塑料袋,正往调料柜方向走。他在镜头边缘停了两秒,似乎在观察什么,随后迅速退出画面。
“他没登记,也不是配送员。”李阳皱眉,“监控记录显示,他是翻墙进来的。”
“重放他出现的时间。”宋晨光盯着屏幕,“几点?”
“五点零七分,系统自动开启晨检照明的时候。”
她调出前后十分钟的所有画面,逐帧查看。那人只出现了短短十二秒,但摄像头捕捉到了他抬手看表的动作。袖口滑开,露出手腕内侧一道细长的痕迹——不是纹身,更像是一道旧伤疤,呈扭曲的S形。
她的手指顿住了。
这不是第一次见这个形状。
但她没说破,只低声吩咐:“把这段加密存档,标记为紧急线索。”
直播继续。她照常做饭,切菜声、炒菜声、打包声一一入镜。可从那一刻起,她的眼睛时不时扫向门口,耳朵听着门外任何一丝异动。
第二天同一时间,那人又来了。
这次他没靠近调料柜,而是蹲在配电箱旁边,像是在检查线路。他的帽子压得很低,但摄像机俯角清晰拍到了他右手的动作——他在拆盖板,手指伸进去碰了某根电线。
“他在干扰信号。”李阳冲进厨房,“想切断直播!”
宋晨光立刻按下报警录制键,所有数据自动备份到离线服务器。
“我去前面拦他。”她说。
“你不能露脸。”李阳抓起菜刀,“我是厨师,查线路名正言顺。”
他大步走出去,脚步沉稳。那人听见动静,猛地合上盖板,转身就跑。
李阳追出去时,他已经拐进巷子。雨水让地面湿滑,垃圾箱横七竖八地摆着。李阳抄近路,穿过烧烤摊的后巷,绕到废品站侧面,在一堆泡沫箱前将人逼住。
对方猛地甩手,一个小物件飞向垃圾桶。
李阳扑过去,用手臂撞开对方,随即翻身滚进桶边,不顾污物,伸手在馊水里猛掏。指尖触到硬壳,他一把抓住,抽出来——是个黑色U盘,沾满油渍。
那人趁机翻墙逃走,身影消失在城中村深处。
李阳喘着气爬出来,把U盘攥在手里,快步返回饭馆。
厨房灯还亮着。宋晨光正在清洗案板,听见脚步声抬头,看见他满手脏污,衣服蹭着泥灰。
“拿到了?”她问。
李阳点头,把U盘放在消毒台上,用酒精棉仔细擦拭。接上读卡器,插入电脑。
屏幕闪了一下,跳出加密界面。
“需要密钥。”技术人员远程接入后说,“文件类型是军用级压缩包,普通软件打不开。”
宋晨光盯着那串乱码般的提示符,忽然想起什么。她打开手机,翻出一段录音——那是很久以前,张宇在一次聚餐后随口提起的话:“如果真有那一天,试试用生日加菜品编号组合解密。”
她试了试自己的生日+“辣子鸡丁”的菜单代码。
错误。
又试宋晚妹的生日+“酸菜鱼”。
错误。
最后,她输入宋晨曦的生日+“豆腐煲”——那是她们在沼洼村过年时唯一能吃上的荤菜。
回车。
进度条开始加载。
文件一层层展开:首先是十几张照片,全是不同城市的地下厨房,墙上挂着同样的S型标志;接着是资金流转图,境外账户通过餐饮公司洗钱,单笔最高达三千万元;再往后,是一份名单——“目标人物监控日志”,三姐妹的名字赫然在列,更新时间就在两天前。
最后一份文档标题是:**清除计划·阶段三执行指令**
内容只有三行:
> 目标:摧毁公众信任基础
> 手段:制造食品安全丑闻,嫁祸主厨
> 执行人:代号“影鼠”
李阳看着屏幕,声音低了下来:“他们早就准备好了……不只是查封,是要让你彻底没法翻身。”
宋晨光没说话。她把U盘拔下来,放进贴身衣袋,然后重新打开直播系统。
摄像头亮起红灯。
她站回灶台前,拿起一把新鲜青菜,当众冲洗,切段,下锅。
“今天的菜,照样做。”她说,“该查的,我们自己查;该还的清白,一道菜一道菜做回来。”
弹幕慢慢安静下来。
有人打出一行字:“主播,我能申请当志愿者吗?帮你看监控。”
紧接着,又一条:“我可以帮忙分析视频时间轴。”
再后来,上百人同时发送同一个请求:“开放协查通道吧,我们一起盯。”
她点了同意。
直播界面右下角多出一个入口:【全民监督·线索上报】。
凌晨四点十七分,一条新消息弹出:
“刚发现,配送单上的印章和之前不一样,少了个角。”
附图对比清晰可见。
宋晨光放大图片,眼神一点点冷下来。
她转头看向李阳:“他们还在送假货上门。”
李阳握紧拳头:“那就等下次,当场抓现行。”
电脑屏幕上的加密文件仍在运行后台扫描,碎片化的数据不断重组。某一刻,一张模糊截图闪过——昏暗房间内,桌上摆着几个调料瓶,标签朝外。
其中一个,写着“辣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