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管道的尽头压着半寸蓝光,宋晨曦用肘部撑地,一寸寸往前挪。铁皮边缘割破了警服袖口,她没停,直到指尖触到金属门缝。冷风从底下钻出来,带着一股陈年灰尘混着药水的味道。
她贴在门边听了一会儿,抽出警棍,撬开锁扣。
门向内弹开,她闪身进去,反手关上。夜视仪戴上,视野里泛起一层暗绿。屋子不大,四面墙被木架占满,上面摆着相框、文件袋、锈蚀的徽章。正中央的展台上,一张照片正对着门口——是她的警校毕业照。
她走近,手指碰到相纸边缘。背面有字,墨迹发黑:“第13代卧底,宋晨曦,继承者”。
她没说话,把照片翻回来,盯着自己年轻的脸。那时她刚入学,眼神里还有股不服输的冲劲。现在那股劲还在,但多了些说不清的东西。
她摘下夜视仪,打开微型手电。光圈扫过四周,墙上挂着一排档案袋,编号从“01”到“12”。每一个袋子上都贴着一张照片,每张脸都陌生,又仿佛在哪见过。最下面一个袋子裂了口,露出半张泛黄的纸,写着“星辰代号·绝密”。
她蹲下身,拉开柜子。指纹锁亮起红灯。
试了自己的拇指,灯没变。
她退后两步,重新检查房间。脚踩到一块松动的地板,掀开一看,底下有个小铁盒。里面是一枚胶囊,金属外壳已经氧化。她掰开,取出一张折叠的纸条。
“血亲之印,方可启封。”
她捏着纸条站起身,脑子里闪过小时候的画面。母亲总在夜里烧东西,灰烬里有撕碎的照片,也有写满字的纸。她问是谁,母亲只说:“别问,知道了对你不好。”
父亲的名字,她记得,但模样早已模糊。只知道他死得早,连墓都没有。
她咬破指尖,血珠渗出,滴进锁芯。滴答一声,柜门弹开。
里面只有两份文件。一份是《卧底计划·星辰代号》的目录,另一份是人事记录复印件。她拿起后者,灯光照在第一行字上:
“第一代教官:宋志远。任务编号X-7,行动代号‘破晓’。2005年于南境缉毒行动中殉职,遗孤一名,编号13。”
她呼吸一顿。
宋志远。她父亲的名字。
编号13。她的编号。
她继续往下看。记录显示,自2005年起,每一代卧底都被编入序列,由上一代临终前指定接任者。任务内容从未明写,只有一句重复的话:“守护星图,直至终点。”
她翻到最后一页,夹着一张小照片——是父亲穿警服的样子,肩章整齐,眼神坚定。背后写着一行小字:“若你看到这张照片,说明你已站在起点。别回头,也别停下。”
她把文件抱在怀里,靠着柜子慢慢滑坐到地上。
原来不是巧合。她考上警校,被分配到缉毒组,一次次主动申请外勤任务……那些她以为是自己选择的路,早就在十二年前就被标好了方向。
她摸了摸后颈,那里有一道细长的纹路,一直延伸到肩胛骨。过去她当它是小时候摔伤留下的疤。可现在想来,从她进入警校第一天起,教官就特别关注她的体检报告。有一次训练后,队长盯着她背上的痕迹看了很久,什么也没说。
她脱下外衣,从包里拿出便携镜。转过身,借着手电光看清那条线的走向——它不是杂乱的伤痕,而是一组精密的线路图,起点在颈椎下方,分叉延伸至两侧肩胛。
和她在政要脖颈上看到的蛇形纹身,走向一致。
她穿好衣服,把父亲的殉职证明折好,塞进内衣夹层。然后从装备包里取出一个新的追踪器,比之前植入体内的更小,表面涂着哑光涂层。
这一次,是她自己放进舌根下方的。吞咽时有轻微异物感,但她没皱眉。
门外传来脚步声,很轻,像是有人在试探性地靠近。
她熄掉手电,退回角落,靠墙蹲下。
脚步停在门口。
几秒后,对讲机突然震动。
她拿出来,屏幕亮起,没有信号标识,却传出声音。
“激活星图,我在终点等你们。”
是张宇的声音。
低哑,疲惫,但清晰。
她盯着屏幕,没回应。
那人没再说话,通讯自动切断。
她低头看着掌心的铭牌——是从展台拿下来的铜片,刻着“第13代卧底”五个字。她把它贴在胸口,用胶带固定。
门外的脚步声又响了几下,随后远去。
她缓缓拉起衣领,指尖抚过锁骨下方那道纹路的起点。皮肤下的线路微微发烫,像是有什么东西正在苏醒。
她轻声说:“原来……不是伤疤,是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