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饭馆摸索经营
猫朕2025-08-17 08:562,483

晨曦的电话挂断后,手机在口袋里安静下来。晨光站在饭馆后巷的水泥地上,脚边是刚卸下的几筐青菜。她低头看了眼腕表,六点十七分,比平时早了十三分钟到岗。她没急着进店,而是从包里掏出那个蓝皮本子,翻开空白页,用笔写下“2024年3月11日”,又在下方画了一条横线。

这是她第三次重新开始记录。

前两次的本子都丢在了宿舍抽屉深处,一次是因为觉得记了也没用,一次是被领班看见后笑了一句“你还真当自己是管事的”。可昨夜临睡前,她又翻出了第一个本子,翻到那句“饭馆若倒,不是天灾,是我们没变”,盯着看了许久,最终把它塞进了随身包。

她走进后厨时,李阳已经在灶台前切肉。晨光把包放在更衣柜里,换上工作服,顺手把本子塞进围裙口袋。她拎起一筐白菜准备择菜,一边数着筐里的数量,一边低声念:“小白菜两筐,每筐约三十五斤,损耗目测五斤左右。”她停顿一下,又补了一句,“昨天卖出去的清炒小白菜是二十八份,中份。”

李阳抬头看了她一眼:“你记这个干啥?”

“顺口。”她低头继续择菜,没抬头,“我昨晚睡不着,想着咱们这菜是不是备多了。”

李阳没接话,但切肉的节奏慢了一拍。

早市结束,客人渐少。晨光趁着空档,站在门口观察。穿工装的几个工人坐在角落,点了两荤一素加一碗汤,吃完看了眼表,匆匆离开;一对中年夫妇带着孩子,点了一份糖醋排骨,孩子吃了一半就不动了;两个年轻女孩点了三道辣菜,边吃边拍照。她悄悄掏出本子,在一页纸上写下三栏:**人群、组合、停留时间**。

中午高峰前,她主动去厨房帮忙传菜。路过李阳身边时,她停下脚步:“阳哥,昨天酸辣土豆丝是不是卖得特别快?我看你中午又炒了一锅。”

李阳擦了下手:“你眼力不错。那锅提前十分钟就空了。”

“是不是因为前天有客人说不够辣,你后来调了口味?”

李阳愣了下,点点头:“加了两勺剁椒,还放了点蒜末。”

晨光迅速记下:“口味偏重,销量上升。”她顿了顿,又问,“那今天要不要多备点土豆?”

李阳看了她一眼,眼神里多了点什么:“行,我多削两斤。”

中午客流最猛时,她端着托盘穿梭在桌间,眼睛却一直留意着点菜单。她发现,凡是点炒河粉的客人,八成会加一份酸豆角;而点煲仔饭的,几乎都要配一碟咸菜。她趁着回厨房拿碗的间隙,靠在墙边翻开本子,在“顾客偏好”一页添了两条备注。

下午两点,店里终于清静下来。晨光没去休息,而是走到后厨角落的货架前,开始清点剩余食材。她对照着早上的进货单,一项项核对:土豆剩六斤,青椒剩三斤半,小白菜只剩一筐多点。她皱了眉——早上明明进了两筐小白菜,按中午销量算,不该消耗这么快。

她蹲下身,翻开昨天的记录。昨天小白菜进货七十斤,卖出二十六份,理论上剩余应有三十八斤左右。可今天早上收货时,只补了三十斤,说明昨天实际剩余不足十斤。

她盯着本子,手指在“损耗”两个字上划了几下。然后翻开新一页,画了个简单的流程图:**进货→储存→取用→出菜→剩余**。她在“储存”和“取用”之间画了个问号。

她起身去找老板,走到办公室门口,听见里面在打电话。她停下,等了五分钟,里面还没结束。她转身回了厨房,把本子翻到最后一页,写下:“小白菜损耗异常,可能储存不当或取用无登记。”

晚上八点,最后一桌客人离开。晨光留下来打扫卫生,顺便把今天的记录补全。她坐在靠窗的桌子上,台灯照着本子。她把一天的数据重新整理:高峰在中午十一点四十到一点二十,晚上五点四十到七点三十;最受欢迎的三道菜是酸辣土豆丝、辣子鸡丁、酸菜鱼;而销量最低的是清炒芥蓝和冬瓜排骨汤。

她把这三道畅销菜圈出来,又翻到前面记的顾客分类,发现吃辣菜的基本是年轻人和工人,吃清淡菜的多是老人和带孩子的家庭。她想了想,在本子上写下:“辣味主导市场,清淡菜滞销,可能与周边新开餐馆有关。”

她合上本子,揉了揉眼睛。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晨曦发来的消息:“今天考完理论,题比去年难。”

她回:“正常发挥就行,别熬太晚。”

发完,她把手机扣在桌上,重新打开本子。她翻到最前面,把这三天的数据汇总成一张表,在旁边写上:“如果能知道每道菜的成本和利润,就能算出哪些菜真正赚钱。”她停顿片刻,在下方又写了一行:“库存登记必须有人专门管,不然菜少了都不知道。”

她起身准备走,经过厨房时,看见李阳还在刷锅。她站在门口说:“阳哥,以后我每天收盘的时候,顺手记一下剩菜剩饭的量,行吗?”

李阳拧干抹布,抬头:“你记这些,图啥?”

“图它别倒。”她说。

李阳沉默几秒,点点头:“那你记,我帮你核对厨房出菜数。”

她笑了笑,转身离开。

回到出租屋已是十点半。她坐在床边,把本子摊开在膝盖上。台灯昏黄,纸页泛着旧光。她从头翻起,从第一行“翻台数”到最后一行“库存疑问”,像在看一段自己走过的路。

她翻到一页空白,写下标题:“饭馆怎么活得下去”。

下面分了三栏:

**一、人什么时候来?**

- 午市高峰:11:40–13:20,以工人、白领为主

- 晚市高峰:17:40–19:30,家庭客增多

- 夜间:20:00后稀少,但对面面馆仍有客流

**二、人吃什么?**

- 年轻人:辣、重口味、下饭

- 家庭:清淡、有荤有素、孩子挑食

- 老人:软烂、少油少盐

- 滞销菜:清炒类绿叶菜、清淡汤品

**三、菜从哪来又到哪去?**

- 进货量与剩余量对不上

- 无专人登记取用

- 损耗集中在绿叶菜,可能储存不当或被挪用

她写完,长出一口气。窗外传来远处车流声,屋里只有灯丝轻微的嗡鸣。

她忽然想起小时候在村里,母亲种菜,每季都记账:哪天播种,哪天施肥,哪天卖了多少斤,赚了几块钱。那本子用旧挂历纸订成,边角都磨毛了。有一年夏天暴雨,菜全烂在地里,母亲翻着本子说:“不是没种好,是没防住天。”

她盯着本子上的“库存疑问”,手指轻轻敲了敲那个问号。

第二天清晨,她六点整到店。老板正在核对进货单。她走过去,把本子递过去:“老板,我想跟您聊聊菜的事。”

老板抬头,接过本子翻开。晨光站在一旁,看着他一页页翻过,手指在“损耗异常”那行停了停。

老板合上本子,看着她:“你天天记这些?”

“记了快一周。”她说,“我觉得咱们的菜,可能没用在该用的地方。”

老板没说话,把本子放在桌上,起身走向后厨。

晨光跟进去,看见他蹲在菜筐前,伸手摸了摸底下一层小白菜的根部。他站起来时,手里捏着一片发黄的菜叶。

他转身问:“你昨天写了个流程图,能画给我看看吗?”

继续阅读:第12章 工厂合作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上广姐妹情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