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晨光站在厨房里,手里捏着一张泛黄的纸。那是母亲的字迹,一行行工整地写着“烈火鸡丁”的配料与火候。她已经看了整整一夜,灶台上的锅还热着,油星溅在墙砖上,干了又湿,层层叠叠。
李阳推门进来时,她正把第七盘试菜倒进潲水桶。
“又不行?”他问。
她没抬头,把空盘放进水池,“辣是辣了,但只剩痛,没有回甘。”
李阳靠在门框边,手里拎着刚买的辣椒。三种干椒混在一起,颜色深红,尾端带钩。他没说话,只是把袋子放在案板上。
“你真打算做这道菜?”他终于开口,“昨天点评后台还有人投诉,说我们上次辣子鸡太油。现在推一个更辣的,万一吃出事——”
“只要食材干净,味道正,顾客会用嘴投票。”她打断他,声音不大,但稳。
李阳没再劝。他知道她不是冲动。自从水军那事之后,她就没睡过一个整觉。手机放在枕边,半夜三点还在翻评论。她不说,但他知道她在等——等一个能真正打回去的机会。
现在,她找到了。
第二天凌晨四点,厨房灯亮着。宋晨光把干辣椒泡进高度白酒,密封罐摆在架子上,一排十罐。她用的是老家产的土鸡,现杀现腌,去骨切丁,用蛋清和红薯粉上浆。炸鸡的油温控制在一百六十度,低温慢炸三遍,外皮酥脆,内里仍嫩。
李阳来时,她正在调最后一版酱汁。
“加了蜂蜜?”他闻了闻。
“一点点。”她点头,“辣到极致,得有一丝甜托住,不然就是折磨人。”
她夹起一块鸡肉放进嘴里,闭眼咀嚼。辣意从舌尖炸开,一路烧到喉咙,可三秒后,舌根泛起一股清润的甘。她睁眼,笑了。
“成了。”
中午,她在“福满楼”对面支起一个小摊。白色遮阳伞,红色桌布,两口保温箱里放着一百份小碗装的“地狱辣子鸡”。服务员统一穿黑衣白围裙,每人胸前别着一枚辣椒形状的徽章。
第一位试吃的顾客是个中年男人,端着碗尝了一口,脸立刻涨红。
“这……这也太辣了!”他呛得咳嗽,可手没放碗。
“您还吃吗?”服务员问。
男人没说话,低头又扒了一大口。
五分钟后,他走到摊子前,掏出手机扫码,备注:“订两份,打包。”
消息在食客群里传得很快。有人拍视频发朋友圈:“街边试吃一口,眼泪鼻涕一起流,但停不下来。”还有人直接@“福满楼”的官方账号:“你们家辣子鸡能不能学学对面?”
傍晚六点,“福满楼”门口排着长队,可进进出出的客人脸上都带着不满。
“点了个辣子鸡,淡得跟水煮一样。”一个年轻女孩对同伴说。
“听说对面免费试吃的那个辣得人冒汗,但特别香。”
“改天去试试?”
“福满楼”里,厨师长在厨房摔了炒勺。
宋晨光坐在饭馆收银台后,看着手机里传来的现场视频。她没笑,只是把视频转发给李阳,附了一句:“明天继续,加量。”
晚上九点,她站在后厨,面对摄像头。
“从今晚开始,我们的厨房全程直播。”她说,声音平静,“食材从进门到上桌,每一步都看得见。”
她转身走向灶台,镜头跟着她。新鲜鸡肉在盆里泛着光泽,辣椒一颗颗剪开,籽粒饱满。她亲手倒油、滑锅、爆香姜蒜,动作利落。
弹幕开始滚动。
“这鸡是现杀的吧?看着不一样。”
“她家辣椒是不是没打农药?籽这么完整。”
“主播能不能试吃一口?我想看反应。”
宋晨光炒好一盘,夹起一块送进嘴里。镜头拉近,她的额头渗出细汗,嘴唇泛红,可咀嚼时眼神清明。
“辣,但香。”她说,“我们不做掩盖味道的菜。食材新鲜,就不怕你看,也不怕你尝。”
直播观看人数冲上三万。
第二天清晨五点,饭馆门口已经有人排队。六点半,队伍绕了半条街。外卖订单爆单,系统卡了三次。
李阳守在厨房门口,一边接电话一边看监控。他看见“福满楼”的招牌灯还亮着,可店里空了大半。
“昨天他们客流掉了四成。”他说,把手机递给宋晨光。
她正查看直播回放,头也没抬:“还不够。”
“还不够?”
“他们还在开门,还在赚钱。”她终于抬头,“我要他们自己关店。”
李阳沉默片刻,忽然问:“你是不是早就想好了?”
她没答,只是把回放拖到昨晚直播的某个画面——镜头扫过厨房角落,一只密封罐静静立在架子上,标签写着“地狱辣子鸡·特制油”。
“那油,我加了十种辣椒,泡了七天。”她说,“不是为了多辣,是为了让人记住味道。记住了,就不会再回去吃假的。”
中午,一个穿皮夹克的男人在试吃摊前站了很久。他没拿吃的,只是盯着服务员手里的保温箱。
“你们老板是谁?”他问。
“宋老板。”服务员答。
“她不怕惹事?”
“我们只做菜。”服务员微笑,“您要试试吗?”
男人没接,转身走了。
宋晨光在监控里看到这一幕。她认得那人身形,是“福满楼”常来的保镖。
“他们要动手了。”她说。
李阳皱眉:“怎么防?”
“不防。”她摇头,“我们继续发,继续播。他们越急,越会出错。”
下午三点,新一批试吃品准备好。这次她让人在卡片上加了一句话:“上广川菜,不该只有油腻与寡淡。”
李阳看着那行字,忽然笑了。
“你这是在骂人。”
“不是骂。”她纠正,“是提醒。有人忘了川菜本来的味道。”
晚上,直播照常。宋晨光亲自站灶,炒了十锅“地狱辣子鸡”。弹幕刷屏,有人问秘方,有人求代购,还有美食博主申请连线。
她没接任何连线请求。
李阳问她为什么。
“现在不是拉人气的时候。”她说,“是立规矩的时候。”
凌晨,她坐在监控屏前,看着今日数据:直播累计观看三十八万人次,新增粉丝两万一千,营业额两万零一百七十八元。
她点开“福满楼”的外卖页面。
评分从四点七掉到三点九。最新评论写着:“以前觉得还行,现在吃完对面,感觉你们家像食堂菜。”
她关掉页面,起身去厨房。
李阳还在收拾灶台,见她进来,抬头问:“明天还发吗?”
“发。”她说,“加到两百份。”
“他们要是派人来闹呢?”
“那就让更多人看见。”她拿起一罐密封辣椒,轻轻晃了晃,“我们不做假,也不怕真。”
她把罐子放回架子,转身走向冷库。
李阳看着她的背影,忽然觉得她像变了个人。不是从前那个忙着擦桌、算账、低声下气解释差评的老板娘了。
她现在手里握着的,是味道,也是刀。
第二天中午,试吃摊前围满了人。有个老太太吃完后抹着眼泪说:“我儿子在四川当兵,寄回来的辣椒就是这个味。”
消息传得更快了。
“福满楼”里,一个老顾客把筷子拍在桌上。
“以后别来了。”他说,“人家真做川菜,咱们在这吃冒牌货。”
厨师长冲出厨房时,脸色铁青。
宋晨光在监控里看到这一幕,只说了一句:“再准备五百份。”
李阳愣住:“不是说两百份吗?”
“今天起,每天五百。”她盯着屏幕,“我要让整条街都知道,什么叫真的辣。”
她转身走向调料架,取下那罐特制油。
手指在瓶口停留一秒,旋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