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饭馆挑战
猫朕2025-08-19 08:002,751

清晨五点,闹钟在床头震动,宋晨光伸手按停。她坐起,脚踩在冰凉的地板上,没开灯,摸黑穿好工作服。昨天晚上她听见晨曦回来,门关得很轻,但床板响了很久。她没出声,只把灶上温着的粥挪到小火上。现在她把饭盒装好,放进包里,顺手将晨曦的工牌从枕头下抽出,夹进笔记本。

她出门时天还没亮,风从巷口灌进来,吹得塑料袋哗哗作响。走到饭馆后门,她掏出钥匙开门,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供应商老陈的语音:“今早冻肉调价,鸡翅涨一毛五,五花肉涨两毛,蔬菜类普遍上浮一成五,你看着补货吧。”她听完,把手机塞回口袋,没回话。

厨房灯亮起,她先打开冰箱检查存货,记下缺货项,再翻出过去三周的采购单。数字在纸上列成行,每一笔都带着油渍和水痕。她算完,笔尖停在“日均成本增加七百八十二元”那行,停了两秒,划掉,重新写成“可压缩空间:八百元”。

九点整,老板走进前厅,手里拎着保温杯。她迎上去,把记账本递过去,翻开标红的几页。“陈叔那边涨了,但城西批发市场有几家新摊位,价格低百分之十到十五,我查过检疫记录,有一家湖南老周的货最近三个月没出过问题。”她顿了顿,“我想去一趟,带样品回来试菜,中午前能回来。”

老板盯着本子看了半分钟,抬头:“你去。”

她骑上电动车,包里装着记账本、样品袋和一支笔。城西市场人声嘈杂,她按清单一家家问,冻鸡翅每公斤便宜两块,但肉色偏暗;五花肉便宜一块五,肥瘦不均。她记下价格,反复比对。第三家摊位挂着“周记湘货”的蓝布招牌,摊主五十岁上下,袖口沾着冰碴。她蹲下,翻开检疫单,问:“能给点样品吗?要新鲜解冻的。”

老周点头,切下一小块五花肉和半只鸡翅,用保鲜膜包好递给她。“你这价比陈叔低一成,但送货能保证吗?”她问。“明天开始送,每天六点前到门口。”老周说,“先试三天,不满意不签。”

她收下样品,又拿了两把青菜,称重、记价、拍照留存。回程路上电动车电量告急,她推了一百多米进巷子,到饭馆时差七分钟十二点。

李阳正在灶前炒菜,她把样品递过去。“试试这个五花肉,做红烧肉。”李阳接过,解冻、切块、下锅。她站在一旁,看火候,记时间。肉块在锅里翻滚,汤汁收得慢了些,李阳尝了一口:“柴一点,但加点糖和酱油能补。”

“那换个做法。”她说,“先拿它做炒饭和炖豆角,主菜红烧肉还用原来的,等客人反馈稳定了再换。”她翻开本子,把试菜结果写在“口感”一栏,旁边标出“成本节省:每份炒饭省一块二”。

老板在旁边听着,没说话。她把比价表递过去:“三天试用期,如果没问题,月省两万三。省下的钱可以推午市套餐,十二元一荤一素,上班族能接受。”老板翻完表,抬头:“先按你说的来。”

下午两点,客流过去,她坐在后厨小桌前整理数据。李阳走过来,递给她一杯水。“你真打算一直这么拼?”她摇头:“不是拼,是得算清楚。肉价涨了,菜价涨了,要是再裁员,服务员更不够用,翻台慢,客人等得烦,回头客就少了。”

李阳没接话,只看着她本子上密密麻麻的字。她合上本子,起身去前厅巡查。一个客人问有没有凉拌猪耳,她记下,回厨房翻库存,发现上周订的猪耳剩了半斤。她立刻写进“明日可推菜品”栏,顺手在“成本监控”页写下第一条规则:“每周至少比价一次,建立三家备用供应商名单。”

傍晚六点,第一批新食材送达。老周亲自送来,车停在后巷。她验货,核对重量,签收单。李阳帮忙搬箱,顺口问:“这肉真能行?”她点头:“先用两天,有问题随时换回来。”

七点半,最后一桌客人离开。她关好门窗,清点账目,把今天的成本数据填进表格。走出饭馆时,路灯已经亮了。她骑车回家,钥匙插进锁孔时听见屋里没动静。推门,灯没开,饭桌空着,晨曦的工牌还夹在她包里。

她进厨房热饭,把剩菜倒进锅里。饭热好,她盛一碗,放在晨曦座位前,又从包里取出工牌,压在碗边。然后打开笔记本,在“饭馆规划”那页写下:“成本监控表启动,首周目标:确认两家备用供应商,推出一款低价套餐。”

她翻到新的一页,画了个表格,标题是“供应商评估标准”,下面分列“价格、质量、送货时间、检疫合规、试菜反馈”。写完,她合上本子,关灯。窗外霓虹照进来,落在桌角,那碗饭还冒着一点热气。

她站在窗前,看了几秒,转身去洗漱。水龙头哗哗响,她低头洗脸,指尖碰到脸颊,才发现自己一直绷着嘴。她松开,重新捧水,擦干。

第二天清晨六点,她提前半小时到饭馆。老周的货刚到,她验完货,挑出两块肉,交给李阳。“今天再试一次红烧肉,火候慢一点。”李阳点头,下锅。

她站在灶边,看油热,看肉煎,看姜片入锅爆香。李阳加水,盖锅,调小火。她掏出本子,翻到“试菜记录”页,写下“第二次试用,火候延长八分钟”。

汤汁收得比昨天好,李阳尝了一口,点头:“这次行,不柴了。”她夹一块放进小碟,端到前厅,找了个常来的老客人:“叔,您尝尝,这红烧肉跟上周比,有啥不一样?”

老人吃了一口,咂嘴:“味儿没变,就是肉紧实点,挺好,有嚼头。”她记下“顾客反馈:可接受”,回厨房告诉李阳。

中午,新炒饭推出。她站在前厅,看客人端走,问服务员回收反馈。三桌中两桌说“分量足,划算”,一桌说“肉有点干”。她记下,回厨房跟李阳说:“炒饭里加半勺高汤,肉出锅前喷点水。”

下午三点,她接到老陈电话:“听说你们换供应商了?”她答:“试用几天,没说换。”老陈沉默两秒:“那行,我这边价格也能再谈。”

她没接话,只说:“等这轮试用完再说。”挂了电话,她翻开本子,在“老陈”名字旁画了个问号。

傍晚收工,她骑车回家。钥匙插进锁孔时,听见屋里有动静。门开,晨曦坐在桌边,工牌放在面前,饭碗空了。她抬头,看见宋晨光,没说话。

宋晨光放下包,从饭锅里盛饭。晨曦开口:“肉价的事,老板真同意了?”

“试用三天,今天反馈不错。”她低头吃饭,“老周的货能送到,价格低,检疫也全。”

晨曦点头,手指摩挲工牌边缘。“你昨天留的字条我看到了。”她顿了顿,“晚妹……还是没回电话。”

宋晨光停下筷子:“只要饭馆在,就有地方吃饭,就有地方说话。”

晨曦没接话,只把工牌推回她面前。她收下,放进笔记本。

第二天清晨,她再次提前到店。老周的货已到,她验货时发现一箱青菜有些蔫。她当场挑出三把,退回。“说好新鲜,这是前天的货。”老周皱眉,随即点头:“换,明天一定 fresh。”

她写进本子:“质量波动一次,需加强收货标准。”然后转身进厨房,把新炒饭的配方改了,加了半勺鸡汤。

中午,她站在前厅,看客人端走新炒饭。一个穿工装的年轻男人吃了一口,抬头说:“今天饭更香了。”她点头,记下。

傍晚,她关店,骑车回家。钥匙插进锁孔,听见屋里有低语。推门,晨曦在打电话,声音压着:“……药的事不能再碰,听见没有?”

她站住,没出声。晨曦挂电话,抬头看她:“晚妹回了条消息,说想见我。”

宋晨光放下包,从锅里热饭。饭香升起,她盛一碗,放在晨曦面前。

晨曦没动,只盯着碗:“你说,她还能回来吗?”

她低头吃饭,米粒粘在唇边,没擦。

继续阅读:第25章 工厂警告升级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上广姐妹情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