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选择做的是最基础的"金丝御膳面",这是林家祖传的入门面食,看似简单,实则极其考验功夫。和面、醒面、拉面,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汤底要用老母鸡和金华火腿慢炖六小时,最后撒上的那撮金丝,其实是鸡蛋丝,但要切得细如发丝,入口即化。
傍晚,林宇推着改装的小吃车来到城南美食街。这里人流如织,各种小吃摊琳琅满目,竞争激烈。
"哟,这不是林家少爷吗?"旁边卖烤串的摊主认出了他,语带嘲讽,"怎么,也来摆摊了?您那金贵的手做得来这个?"
林宇也不生气,笑笑开始准备。他的摊位很显眼——"御膳坊"三个大字龙飞凤舞,虽然只是临时写的纸板,但气势不减。
起初根本没人光顾。大家要么是对林家的事有所耳闻,要么是被"御膳"二字吓到,觉得肯定很贵。
直到晚上七点,第一波客人终于上门了——是一对年轻情侣。
"老板,你这面怎么卖?"女孩好奇地问。
"今天特价,一碗十八。"林宇微笑道。
"十八?"男孩皱眉,"旁边牛肉面才十二。"
"尝过就知道值不值了。"林宇自信地说。
也许是饿坏了,也许是林宇的自信打动了他们,情侣最终还是坐下了。
林宇立即开始操作。揉面、拉面、煮面,动作如行云流水,特别是拉面的过程,简直像艺术表演——面团在他手中变幻无穷,最后拉出的面条细如发丝,却能穿过针眼。
汤底早已熬好,保持在最佳温度。面条入锅三分钟立即捞出,浇上清亮的汤,铺上鸡肉丝、火腿丝和那撮金黄色的蛋丝,最后撒上几粒葱花。
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一碗热气腾腾的金丝御膳面就端到了客人面前。
"好香啊!"女孩惊叹道。清澈的汤底散发着浓郁的鲜香,面条细如金丝,在灯光下闪着诱人的光泽。
男孩将信将疑地尝了一口,然后瞪大了眼睛:"这...这也太好吃了吧!"
面条入口即化,汤底鲜醇无比,各种配料的味道层次分明又完美融合。最神奇的是,吃完后口中还留有淡淡的回甘,让人忍不住想再喝一口汤。
不到三分钟,一碗面就被扫荡一空,连汤都喝得一滴不剩。
"老板,再来一碗!"男孩毫不犹豫地说。
这一幕吸引了不少路人。很快,又有人好奇地坐下来尝试。每一个吃过的人都被这碗看似普通的面条征服了。
"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面!"
"十八块太值了!"
"老板,你是御膳坊的传人?难怪这么厉害!"
口碑迅速传播,林宇的摊位前很快排起了长队。他准备的两箱面条,原本预计卖到深夜,结果两小时就售罄了。
"抱歉,今天卖完了。"林宇对还在排队的客人致歉,"明天还会来,请大家多多关照。"
收摊时一算账,短短两小时,净赚八百多块。照这个速度,三天内凑够五万并非不可能。
但林宇知道,光靠摆摊是不够的。要重振御膳坊,要挽回林家的声誉,要找到马瑶弥补过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推着小车回店的路上,林宇注意到街角有个熟悉的身影——一个穿着朴素的女孩,正远远望着他。当两人的目光相遇时,女孩迅速低下头,转身消失在巷弄中。
虽然只是一瞥,但林宇认出了那双眼睛——明亮、倔强,又带着几分忧伤。
是马瑶。她回来了。
接下来的两天,林宇的摊子成了美食街最火的风景。
“金丝御膳面”的名声不胫而走,有人甚至专程从城东开车过来,就为尝这一口。林宇严格遵守“每日限量”的原则,往往不到三个小时就售罄,让后来者扼腕不已,同时也更加吊足了胃口。
这晚收摊后,林宇仔细清点着这几日的收入。扣除成本和预留的流动资金,净赚的数额让他稍稍松了口气。照这个速度,三天后先还上刘老板五万块的第一期款,并非不可能。
但他也清楚,摆摊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风吹日晒,稳定性差,更重要的是,无法真正重塑“御膳坊”的品牌。他需要一个据点,一个能让食客坐下来,慢慢品尝更多林家菜式的地方。
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赎回被原主卖掉的祖传菜谱。那不是一本,而是一个系列,记载着林家七代人心血的结晶。大部分都被“百味楼”的老板赵德海低价攫取,那是林家最大的竞争对手,也是原主堕落的推手之一。
想到赵德海拿着林家的秘方赚得盆满钵满,林宇的眼神就冷了下来。那是属于林家的东西,他必须拿回来。
第二天下午,出摊前,林宇特意绕路去了城西的一个老小区。根据记忆,马瑶离开林家后,似乎有个远房表姨住在这里。
小区有些年头了,楼道里透着潮湿的气息。林宇敲响三楼一扇贴着福字的铁门,内心有些忐忑。开门的是个中年妇女,警惕地打量着他。
“你找谁?”
“阿姨您好,请问马瑶是住这里吗?我是…她的朋友,林宇。”
那妇女一听“林宇”两个字,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砰”地一声就要关门:“她不在!你赶紧走!”
门关上的巨响在楼道里回荡。林宇吃了闭门羹,却并不意外。原主造的孽,苦果自然得由他来尝。他默默站了一会儿,从门缝底下塞进去一张早就写好的纸条,上面是他的电话号码和一句简短的道歉:“瑶瑶,对不起,我想见你。”
傍晚,美食街华灯初上,林宇的摊子前照例排起了长队。他专注地揉面、拉面、调味,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而精准,仿佛一场味觉的艺术表演。人群里,那道熟悉的身影又出现了。
马瑶站在街角的老槐树下,远远望着。她看着那个曾经厌恶厨房、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纨绔子弟,如今在烟火气里忙碌,动作娴熟得仿佛换了个人。锅灶升腾的热气模糊了他的轮廓,却让那双专注的眼睛格外明亮。
她回来了几天,听说了林家发生的巨变,也听说了这个突然出现在街边的“御膳面”摊子。她不敢相信,直到亲眼看见。
内心的挣扎几乎将她撕裂。一方面,是过去十几年对林宇暗藏的情愫和青梅竹马的情谊;另一方面,是那盆将她彻底浇透的、名为“不贞”的脏水,以及随之而来的屈辱和心碎。她该相信他的改变吗?还是这又是另一个陷阱?
就在这时,队伍前面起了点小骚动。一个带着小孩的母亲不小心打翻了刚拿到手的面碗,滚烫的汤汁溅了出来,孩子吓得哇哇大哭。母亲手忙脚乱,又心疼面钱,窘得满脸通红。
林宇立刻关了火,绕出摊位。他先是蹲下检查了一下孩子是否被烫到,确认无事後,温和地对那位母亲说:“没事没事,孩子没烫着就好。面我再给您做一碗,不算钱。”
他利落地收拾了残局,重新开火,不仅重做了一碗面,还额外给那个吓哭的孩子蒸了一小碗嫩滑的鸡蛋羹。
这一幕,马瑶看得清清楚楚。那种自然而然的体贴和担当,是过去的林宇绝对没有的。她的心防,悄然裂开了一丝缝隙。
林宇也看到了树下的她。这次,他没有让她再离开。在间隙中,他快步穿过街道,走到了她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