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好队。"林宇负手而立,声音不大却充满威严,"记住我教你们的,不慌不忙,字迹工整。"
"是,先生!"孩子们齐声应答。
杨娇娇用油纸包好虾饺,分发给每个孩子:"带着路上吃。"
"谢谢师娘!"阿福响亮地道谢,其他孩子也跟着喊起来。
杨娇娇的脸刷地红了。师娘...这个称呼让她心头一暖,却又感到一丝不真实。五年来,她只是"林杨氏",是丈夫眼中无足轻重的附属品,何时被人这样尊敬地称呼过?
"走吧。"林宇拿起准备好的考篮,带头向外走去。作为蒙师,他要亲自送学生去县城应试。
杨娇娇站在院门口,目送丈夫和学生们远去。阳光下,林宇的背影挺拔如松,青色长衫随风轻摆,自有一股读书人的清贵气度。恍惚间,她仿佛看到了五年前那个让她一见倾心的青年才俊。
摇摇头,杨娇娇回到院中。今天的绣活还差不少,得抓紧时间了。刚坐下穿针,院门却被猛地推开,撞在墙上发出"砰"的一声响。
"姐!"
杨娇娇手一抖,针尖刺入指腹。她抬头看见弟弟杨文远怒气冲冲地闯进来,腰间佩剑晃荡,一张俊脸涨得通红。
"文远?你怎么——"
"那混蛋呢?"杨文远四下张望,右手按在剑柄上,"我今早亲眼看见他使唤你!都开办学堂了,还把你当丫鬟使?"
杨娇娇这才明白弟弟为何突然造访。今早林宇确实"使唤"了她,但只是寻常的"备茶"而已,比起从前动辄呵斥已经好了太多。
"文远,你误会了..."她急忙起身解释。
"误会?"杨文远冷笑,"我亲眼所见!姐,你别再替他遮掩了!今天我非得教训教训这个忘恩负义的书呆子不可!"
说着,他大步走向书房,一脚踹开房门:"林宇,你给我出——"声音戛然而止,书房空空如也。
"夫君送学生去县试了..."杨娇娇小声解释。
杨文远转身,眼中怒火更盛:"好啊,还让你一个人在家干活,自己跑去县城潇洒?姐,我今天一定要带你回家!"
"不行!"杨娇娇罕见地提高了声音,"我是林家妇,这里就是我的家。"
杨文远愣住了,似乎没想到一向温顺的姐姐会这样强硬地反驳他。片刻沉默后,他咬牙道:"姐,你是不是被他下了什么蛊?从前你可不是这样的!"
杨娇娇没有回答,只是走到书桌前,打开一个木匣子:"你看看这个。"
杨文远疑惑地接过匣子,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几本账册和一些铜钱碎银。他翻开最上面那本,发现是姐姐绣品的收支记录,每一笔都清清楚楚,旁边还有细小的批注"给夫君添新笔"、"买肉改善伙食"等等。
"这是..."
"夫君让我管账了。"杨娇娇轻声说,"这两个月绣品的收入,他都让我自己收着。"
杨文远难以置信地翻看账册:"不可能!那混蛋从前连一个铜板都不让你碰!"
"他...变了。"杨娇娇斟酌着词句,"自从开办学堂后,他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杨文远将信将疑,还想说什么,院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姐弟俩走到门口,看见林宇带着学生们回来,身后还跟着一群村民。阿福跑在最前面,手里挥舞着一张纸。
"中了!中了!我们五个都过了县试!"孩子兴奋地大喊,一头扎进杨娇娇怀里,"师娘,我背出了整本《三字经》,考官夸我呢!"
其他孩子也七嘴八舌地报告自己的成绩,村民们围着林宇道贺。谁也没注意到站在一旁的杨文远,直到他冷哼一声。
"哟,这不是杨家小少爷吗?"村长最先发现他,笑着打招呼,"来看你姐夫的学生放榜啊?"
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杨文远身上。林宇这才注意到妻弟的存在,微微颔首:"文远来了。"
杨文远没有回应,只是冷冷地盯着林宇。气氛一时有些尴尬。
"夫君..."杨娇娇紧张地开口,"文远他..."
"进屋说吧。"林宇打断她,转向村民们,"多谢各位相送,明日学堂照常。"
村民们识趣地散去,只有五个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还留在院中,再三道谢后才离开。院子里终于安静下来,只剩下林宇、杨娇娇和杨文远三人。
"书房请。"林宇做了个手势,率先走去。
杨文远握紧剑柄,大步跟上。杨娇娇担忧地看着两人的背影,赶紧去厨房准备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