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又说:“剩下的那些家伙什,我还指着拿去打鬼子呢,真没富余的分给你。”
这话一出,陈工心里咯噔一下,脸都拉下来了。
他盯着宁远,声音有点发颤:“咱俩这么多年交情,到头来还不如你跟李云龙处得多?”
宁远摇头一笑:“老陈,我给你的好处还少吗?从第一台新式车床,到后来的AK步枪、150毫米榴弹炮,再到现在的自行火炮图纸——哪样不是顶尖货?更别提兵工厂的技术革新、火力电站的搭建,哪一步不是咱俩一块摸着石头过河干出来的?”
陈工咧嘴笑了笑:“话是这么说……但你能给的,肯定还能再多点吧!谁让你脑子转得比谁都快呢。”
“聪明就得当驴使唤是吧?”宁远翻了个白眼。
“哈哈哈,有些人想压榨都没得榨,你还嫌不够?”宁远摆摆手,“不过有了这自行火炮的设计图,坦克也不是梦了。”
他点点头,接着说:“坦克说白了就是装上履带的大铁盒子,主炮直接用88毫米高射炮就行。这套系统现在全球找不出第二套,先进到够用五十年。”
“太牛了!”陈工眼睛发亮。
两人又聊了好一阵子关于坦克的发展方向,宁远顺手把苏联的T34、德国的豹式坦克也都画了出来,一一讲解。
看着满桌子图纸,陈工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看着宁远的眼神都变了。
这么个天才人物,放哪儿都能顶千军万马,咋非得往前线冲呢?
你在后方搞研发,一个人都能抵得上好几个主力师!
宁远临走时,把一群志愿者送回了工业学校。
见陈工那副依依不舍的样子,他还笑出了声:“我说老陈,我去打仗又不是上西天,等抗战胜利了,咱们肯定还能见面,用不着搞得跟永别似的。”
陈工搓着手,吞吞吐吐地说:“要不……你再给我画几张飞机内部结构图?”
宁远瞪眼:“当初上飞行原理课的时候,你们技术组的人不是都在旁边听着?怎么,光听不记,还得靠我手把手画?”
“问题是造不出来啊!”陈工苦笑。
“那是因为咱们底子太薄,工业水平跟不上。”宁远叹了口气,“等哪天条件成熟了,这些图纸自然就能变成真家伙。”
说完他忽然沉下脸,像是想到了什么。
“这样,你挑一批靠得住的技术工人,我写封介绍信,让他们去哈尔滨。”
他语气郑重起来:“东北还在鬼子手里,得绕草原过去。我在那边从苏联弄了不少先进设备和整条生产线,我可以亲自带他们一阵子。”
“等这些人学成回来,这边的工业才有希望真正起飞。”
“行!”陈工猛点头,终于明白了。
原来宁远这一趟去苏联,打仗是次要的,真正的目的,是把工业的火种带回中国。
这个举动的意义,可能比打赢十场战役还大。
毕竟战争胜负只是一时,可一旦有了这颗工业的种子,华夏就有机会追上世界强国的脚步。
很多技术,靠自己慢慢摸索?等到你刚弄明白,人家早换下一代了!
还怎么赶?
而宁远的做法,干脆利落地把最先进的成果搬过来,让中国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就算发展速度慢一点,也不至于一直被甩在后面。
陈工走的时候,转身对着宁远深深鞠了一躬。
作为一个技术人员,没人比他更清楚——宁远到底为中国带来了什么。
一间简陋的山洞里,宁远开门见山,把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
“我想带着护矿军走出百省,开始反攻,先从华北动手,一步步往北推,最后直插东北。”
山洞里烟雾弥漫,鸦雀无声。
没人吭气,整整沉默了十几分钟。
最后还是首长开了口:“你的想法,跟我们的判断基本一致。现在正是反攻的关键时刻,可八路军被国民党牵制,没法展开大规模反击。”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宁远:“你们护矿军人不多,但装备和战斗力已经具备主动出击的能力。”
“到时候,八路军在华北的所有部队都会配合你行动,后勤、情报、兵力支援,一切全力保障。”
宁远正准备提自己的身份问题:“那我兼任的八路空军总指挥,还有两个学校的校长……”
话还没说完,首长就摆手打断:“空军是你一手建起来的,飞行员都是你亲手带的。你这一出去作战,鬼子肯定派飞机炸你,这支队伍你必须带走,直接参与战斗。”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至于你八路军的身份,不用改。该怎么算就怎么算。中央军那边想找茬,随便他们找去,咱们不怕。”
宁远愣住了。
他没想到上面会做出这种决定。
要知道,八路军目前就这么一支像样的空军,要是交给护矿军,以后重建得费多大劲?
但他也没扭捏,立刻表态:
“如果能继续保持八路军的身份,对我来说反而是最大的支持。”
自从到了这片土地,他就一直以一名八路战士自居。
而护矿军,说白了是阴差阳错间拉起来的一支队伍。
如今能得到组织的全面背书,当然比孤军奋战强太多了。
虽然八路军在华北没有连片的大根据地,但游击网密布各地,群众基础深厚。
只要一声令下,敌后就能变主场。
“宁远,你要记住,不管走到哪一步,你永远是八路军的人。”
“我们,永远是你最硬的后台!”
“是!”宁远站起身,挺直腰板,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两天后,宁远返回太原城,身边跟着一支完整的空中编队。
此时的“空军一号”已有32架战斗机、3架重型轰炸机、12架普通轰炸机、5架运输机。
他在金塔山飞行学校只留下3架战斗机供学员训练使用,另留2架运输机用于总部人员出行或运送紧急物资。
其余全部划归护矿军。
太原附近本就有现成机场,这支空中力量直接驻扎于此,随时待命。
宁远回到太原后,专程去了一趟平安县城,见了副总指挥一面。
对方看他的眼神,满是欣慰。
毕竟宁远是从他眼皮底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当初宁远参军不久,就被李云龙派去大夏湾驻防。
也正是从那时起,他与高层之间的往来逐渐多了起来。
甚至在他成婚那天,副总指挥亲自当证婚人,还挥毫写下一副贺联。“小糖糖呢?咋没抱来让我瞧瞧!”
副总指挥一见面就迫不及待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