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领着部队一口气追击了半个多小时,彻底消灭这支敌军!
这一战,堪称单方面碾压的大胜!
这场战斗后,不只是赵刚,包括刚过来的中央军、晋绥军同志,以及那几百名自愿跟随的矿工们,一个个都震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还算打仗吗?
怎么感觉这么痛快呢?
这场仗打完之后,很多人主动跑来找宁远,纷纷说从今往后只想跟着宁远打,别的队伍哪里都不去。
宁远看看赵刚,这些人进了队伍后肯定要先审核一遍,再分配。
不能是想去哪就去哪。
赵刚似乎没听懂宁远的意思,也认真地低声说道:“我也申请加入你的队伍,哪怕不当中委,留!名战士也要留。”
这次轮到宁远犯愁了。
“我是想让你劝劝他们,你怎么也跟着瞎闹?”
“难道在抗大上课的时候睡觉了?”
“政治思想课是不是没及格?”
周围的人越聚越多,不光是中央军的人,连那些被救出来的矿工也围了上来。
他们眼神炙热,看着宁远充满了崇拜。
在他们眼中,宁远不只是个会打仗的八路军领导,更像一个能创造奇迹的英雄,是这漫无边际的黑暗里唯一能追寻的光亮。
宁远皱着眉看着眼前这些人,他自己也就是一口气不过想给鬼子点教训,怎么就把这事闹这么大了?
再看赵刚的眼神也慢慢变得不对劲。
你是正经大学出来的,还有抗大两年的训练,难道也信这些?
宁远稍微想了想,把赵刚拉到一边说:“这支队伍,我想单独留下来,组建一支游击队伍,专门在那些矿附近打游击,我要让鬼子挖的煤一车都运不出晋省,你觉得怎么样?”
赵刚一愣,立刻回答:“我举双手同意。”
“我不是要你同意,是想让你回总部去,你现在身上还有总部的文件,总部是派你来二战区做政治工作的,我要让人护送你回去。”
赵刚又是一愣,表情瞬间就变了,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
“我不走,我就不想离开队伍,总部那边我会去解释,但我一定要申请调进这支队伍!”
“让我留下吧,我能做政治工作,也能教大家认字读书,这队伍才能越走越稳。”
其实宁远当然也希望赵刚留下,自己还有特战队27号的人马,不能总把人放在外头。
但赵刚是个讲原则的人,宁远也有原则,只是两人的原则根本不是一个方向,将来在某些事情上肯定会出现矛盾。
所以宁远本来想趁机把赵刚送走。
结果没想到,送不走了。
最终只能无奈地说:“那你先留下吧,先把眼前这几座煤矿解决了,把队伍安置到山里,再回总部。”
这次消灭了一个鬼子步兵大队,缴获的装备足够武装三百多人。
以两百多个中央军为骨干,加上六百多名矿工,迅速组成了一支加强营。
严格来说,也可以叫成一个“新编团”。
虽然是没编制的,但像新一团和独立团这种,也没有正规战斗序列编号,谁也别说谁不行,不是?
由于这支队伍的特殊意义,便起了个名字,叫“护矿军”。
顾名思义,就是守护矿山资源的部队!
就是专门来救那些被鬼子压迫的矿工兄弟的队伍!
所有的矿工全都激动得不行,他们在煤矿下吃了不少苦头,现在突然变成拯救别人的队伍,个个激动得恨不得对着天空大吼一声。
护矿军的宗旨,主要是进攻敌人控制的煤矿区,破坏运输路线,不去和大部队打阵地战。
同时,他们还会派人混入敌人矿山,联系那里的矿工,在护矿军行动时从内部制造混乱。
只要有人混进去,设法弄点zha药进去就行。
战斗打响后,从碉堡的盲区入手,直接将整个据点给炸毁。
作战策略和战术很快成形。
宁远就带着这支队伍,在山西矿区频繁游走。
发现鬼子煤矿就打,打下来就炸,把坑道都给炸塌,鬼子要重新开采,少说也得花几个月恢复产量。
铁路更是不断被炸,鬼子的运输列车常常走着走着,一下就翻进了路边山沟里。
短短一个月时间,宁远带队炸毁了七座矿山,几乎把整个山西的铁路线路给搅了个遍。
鬼子派出大量兵力围剿他们,可根本逮不着。
实在没办法了,鬼子只能分兵把守剩下几个矿山,勉强维持运转,但煤根本就出不去。
经过连续几场战斗,护矿军兵力逐渐减到约五百人左右。
这段时期,他们解救出来的矿工早就过万了,很多人想加入队伍,但护矿军一个都不再接收。
因为人太多了,会拖慢转移速度,目标太明显,容易被敌人围歼。
这是宁远对赵刚的说法。
赵刚也表示认同,但也觉得可惜了,因为这些人才是意志最坚定的战士。
其实赵刚不知道,这段时间宁远已经把缴获的全部黄金派专人送到大阪师团的直本一郎手中,换来大量粮食,再将这些矿工分成三拨人马,分别向三个方向转移:
西去祁连山一带,北去乌兰巴托,东出草原前往大兴安岭。
那护矿军减少的三百人,就是负责这次大转移行动的主力。
这些人已经成了宁远的铁杆粉丝,即使要他们拼死作战,也毫无怨言。
后期,宁远也会想办法送去物资,帮助他们在这三地自力更生、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