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这一仗,不为功名,不为升官
不空军的钓鱼佬2025-10-18 11:162,018

可问题是,坦克和装甲车毛病太多,跑不出百里就得趴下几辆,修都修不过来。

再加上这些铁疙瘩喝油凶,运输队带的汽油有限,不能随便浪费。

所以魏和尚只能带着车队慢慢挪,沿着大道稳扎稳打,轻易不动。

这么大规模的三路并进,堪称集团军级别的作战行动。

宁远带这支队伍才半个多月,但已经明显感觉自己的指挥水平在往上提。

各部队之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遇到敌人堵截时,也能迅速分析兵力、火力和地形,做出准确判断。

他推演的结果,往往跟实战打得差不多。

护矿军三路大军从华北西边往东推进,每天行军三四十公里。

沿途碰到的据点、城镇,不管有没有鬼子驻守,一律拔除,寸土不留。

本来这些地方的日军最多也就一个大队的编制。

可前段时间,岗村宁次为了围剿护矿军,从各地抽调了一半兵力去太行山设伏。

现在那十万大军全完了,留守的据点更是空架子。

几百人守的阵地,面对三万杀气腾腾的护矿军,哪里顶得住?

根本不用冲锋,各部队自带的火炮一轮齐射,鬼子要么举手投降,要么扔了武器蹽了。

可惜的是,护矿军从不留俘虏。

不管小鬼子跪地磕头、嚎啕大哭,求饶个不停,结局只有一个——当场处决。

这种场面,自然也不让记者靠近。

宁远早有命令,所有随军战地记者全被安排在后勤队里,跟着辎重部队走。

每次打完仗,只派人送过去一些战果数据,再附上几张前线拍的照片。

照片里有战斗瞬间,也有打扫战场的画面,角度构图一点都不比专业记者差。

记者们一看,也就不再闹着往前冲了,安安心心写稿子,把一次次胜利消息通过报纸传遍全国。

一时间,整个华北为之震动。

护矿军每战必赢,打得鬼子连裤衩都快没了!

仗一打顺,全国百姓全炸了锅,街谈巷议都在喊:这仗,有戏!

眼看着护矿军一座城接一座城地拿下来,可问题来了——人手根本不够管地盘。

打下来的地儿,连个喘口气的工夫都没有,更别提留兵驻守。

于是,原来那些在地方上有头有脸的老辈儿,自发出来替政府维持秩序。谁家孩子被鬼子害过,谁家祖坟被刨过,他们心里明镜似的,谁是汉奸,谁是忠良,一眼就能瞅出来。

宁远每拿下一座城,第一件事不是庆功,而是清汉奸。

枪决、示众、抄家,一样不落。老百姓看得直拍大腿:“这才叫真队伍!”

不少人把自家年轻小子往护矿军里送,巴望着孩子能跟着这支部队,真把鬼子赶出国门。

宁远没把这些新兵一股脑全收下。

他挑了两万身体棒、脑子灵的,单拉出来,组了个“新兵教导队”,往太行山脚下一扔,日日操练,风雨无阻。

仗打到这会儿,护矿军十万人,硬生生少了两千多。

可这代价,已经是老天爷开恩了。

人家打一仗,炮弹先炸一通,城墙都给你掀翻,然后端着枪往前压,根本不跟你玩人海冲锋。

要是真让步兵拿血肉往机枪口上撞——那不是打仗,是自杀。

再牛的装备,也挡不住子弹穿胸。

岗村这老鬼子,在华北指挥部里,脚底下像踩了烧红的炭。

他盯着墙上那张硕大的华北地图,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地图上,三条红线,像三把烧红的刀,从西往东,一刀一刀,把他的地盘给割了。

那些曾经插满太阳旗的城镇,现在全变了颜色。

太行山那一仗,十万日军全搭进去了,连从海军借来的两百架飞机都报销了。

他知道自己完蛋了。

求援电报早发了八百回,可总部那边,像死了人似的,连个屁都没回。

他不是怕死。

他怕的是——回不去。

一个战区司令,丢了半壁江山,丢了二百架飞机,还让敌人一路碾到家门口——这罪,够枪毙十回。

他连增援的兵都调不出来,连撤守的命令都不敢下。

只能干熬着。

每一天,都像在火上烤。

他咬着牙,发了最后一道命令:

“传令!敌军正沿华北南线逐步蚕食!我军兵力分散,无力回天!”

“恳请关东军,恳请本土——速派大军!重炮!弹药!再不支援,华北就彻底丢了!”

他顿了顿,声音冷得像冰:

“若一日内没有回音——我便下令,全军撤离所有城市,退守沿海,拼死一战。”

“以华北驻军全体玉碎为代价,换敌人满身是血!”

他清楚,东洋国内现在满脑子都是太平洋,想着抢石油、夺岛屿,幻想着能吞下整个亚洲。

高层早就不把华北当回事了。

他求援没人理,正是因为——他们觉得,丢了华北,还能靠太平洋翻身。

可他不认。

“你们想要太平洋?”他盯着电报机,指甲抠进掌心,“那你们先看看,有没有命活着去抢!”

五天后,电报终于来了。

短短三行字:

一、关东军抽调二十万精锐,即刻南下,配属重炮。

二、国内三十万预备役,五日内在胶州登陆,归华北指挥。

三、岗村仍任总司令,战后回东京接受审查。

岗村没笑,也没哭。

他慢慢摘下军帽,双手按在桌上,头低得几乎要贴住地面。

——终于,来了。

五十万生力军,意味着他还能再打一场。

关东军的精锐,是从沈阳一路杀出来的铁血老骨头,个个见血不眨眼。

他重新挺直了腰板。

这一仗,不为功名,不为升官。

只为——让敌人知道,华北的血,不是白流的。

天刚蒙蒙亮,军营就炸了锅。

十年老兵,个个是刀口舔血的主儿,打过仗、见过血、埋过兄弟。可从国内调来的三十万新人,连枪都没真响过——全是训练场上的“模范兵”,没进过地狱,也不懂什么叫生死一线。

岗村急得像热锅蚂蚁,连饭都顾不上吃,把一帮子参谋、副官全揪到会议室,拍桌子砸杯子:“五天!五天后他们就到!咱们拿什么挡?”

继续阅读:第303章 名声?那玩意儿能当饭吃?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抗战:让你带民兵,你在樱花种蘑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