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生死一瞬的紧要关头,一道身影,飞奔过来,将男子从石狮前拉了回来。
定睛一看,却是一名穿着皂靴黑衫的男人。
刀氏认出这人,是王睿之身边的近身侍卫李莽。
饶是李莽动作已经够快,那男子的额角却还是撞伤了,血肉模糊,血流如注,人也昏迷了过去。
刀氏和端月还是头次遇到这样的人,都吓得不轻。
李莽并不知这人的来头,满脸抱歉,“西城有几个灾民闹事,王大人今夜怕是回不来了,让我回来看看夫人和小姐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没想到就遇上这样的事,夫人快回屋歇息吧,这里交给属下处理……”
刀氏收起情绪,把事情原委告诉了李莽,又道,“这跟你们没关系。”
李莽听了之后十分不快,“这人怎么这样,夫人好心带他进城,又给他银子救治老母,现在他老母死了,也不能赖上夫人啊!”
端月深以为然,连连点头,“就是!就是看我们夫人善良,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无理要求。”
李莽看了端月一眼,见端月眉眼弯弯,秀气又端庄,跟平时接触到的姑娘完全不一样,不由心神一动,连忙躲开目光,“交给属下,属下把他送出城去。”
刀氏连忙摆手,“他也是走投无路,这会儿还受着伤,直接送出去实在太残忍,先找个大夫给他包扎一下吧。”
李莽想了想也是,吩咐一个守夜衙差去请大夫,自己则是将男子搬进了官邸。
大夫来后,给他上了药打了包,道,“头上血管多,所以血流得厉害,伤得倒不是很严重,他还年轻,只要吃点好的,恢复起来很快。夫人不必担心。”
刀氏这才松口气。
拿出一锭银子,交给李莽,“莽侍卫,劳烦你出去买只鸡,大夫说得不错,他伤成这样,得好好补补。”
李莽看着沉甸甸的银锭子,若有所思——
王大人这亲戚,什么来头啊?
都不能说是大手大脚,简直挥金如土,甚至给人感觉,对银子都没有什么概念。
不过他跟在王睿之身边久了,也修炼出一身涵养,并未多言,很快就按照刀氏的要求,弄回一只鸡来。
端月奉命熬鸡汤,接过鸡,嘀咕道,“这鸡怎么鸡瘦毛长的。”
李莽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这种荒年饥月,人都吃不饱,更别提鸡了。”
端月噗嗤一笑,“也是,我家小姐都好久没吃鸡了。”
李莽看到端月一笑,唇角两粒浅浅梨涡,又是一阵心往神驰。
心里想,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丫头。
“李大哥,帮我宰一下鸡。”端月道。
李莽立即点头,“没问题。”
说是帮,李莽却是一点也没让端月插手,自顾自就把鸡宰了,又烧开水烫鸡,把鸡毛也拔得干干净净,连鸡肠子鸡肫都清理得干干净净。
端月惊得窝圆嘴巴,“李大哥还会拾掇鸡?”
李莽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爹娘是市场里卖鸡的,我自小就给他们打下手。”
端月又笑了,“原来如此。”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不知不觉间,李莽就把鸡剁成块,炉子也生好了,只等端月下锅。
端月不由又夸,“李大哥真厉害,我还没见过这么会干活的男人呢!”
李莽的心,又是一阵悸动,他也没见过这么好看又爱笑的姑娘。
他的脚,仿佛被什么拴住了似的,就是走不动,愣是陪着端月把鸡炖出了香味。
端月存了些私心,先舀出一碗汤,又拣出一个鸡腿,“我家小姐一路都没吃过好的了,可怜她才一岁多,我把她抱来先喝碗汤,你不许和我们夫人说。”
李莽憨憨地点头,“我不说。”
刀氏在照看受伤男子,端月溜进屋把巧巧打醒,巧巧本来下床气还想嚎两嗓子,端月给她说有鸡腿吃,立即就止住了。
伺候巧巧饱饱吃了一碗,端月才重新盛汤往受伤男子的屋里送去。
李莽没理由再跟着,想到自家大人还在跟灾民周旋,恋恋不舍地往城西去了。
男子已经醒了,但是坚决不肯喝汤,一睁眼就继续恳求刀氏给他一个报恩的机会,弄得刀氏为难不已。
端月实在看不下去,将刀氏拉到一旁,“夫人,可不敢答应他!且不说这一路方不方便,咱们对他的来路一无所知,谁知他是善是恶!”
刀氏蹙眉,“他是个孝子,孝顺的人不会坏到哪里去。”
端月一听,自家夫人竟是又犯了毛病,急得面红耳赤,“夫人,就算他是好人,咱们也没有义务收留他啊!”
刀氏叹口气,“我也不想收留他,若在旁处,我定会严词拒绝他,可现在咱们住在太守官邸,他又当着那么多人触了官邸门口的石狮子,我怕他再做出什么过激行为,影响到姑爷, 你也知道,现在的灾民,已经到了承受极限,一点点小事都会被煽动起情绪,姑爷如今已经焦头烂额了。”
端月怔了怔,没想到夫人顾虑的是王睿之。
“可是……”
刀氏打断端月,“到京城还有十多天路程,整个队伍就咱们四个女眷,诸多不便,有时候需要买点什么,也不好劳烦护粮队的人,我想着,把他带着,倒是能替咱们跑跑腿。待到了京城,若他一直得用,正好宣卿也需要人照顾,就留给宣卿做个小厮,若好吃懒做,就打发了也不迟,权当积德行善。”
端月想了想,这样也行,便没再坚持反对。
翌日天光大亮,王睿之才回来。
只见他满脸疲惫,温润的面颊上,也冒出一片乌青的胡茬,不用猜,都知道昨夜的事定是很棘手。
但他在刀氏面前是只字未提,只问刀氏,南宫呈的粮队是不是今日就要走。
刀氏点头,“京城要得很急,我们一路都没停歇过。”
王睿之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说什么。
刀氏反而忍不住了,问道,“姑爷是否有什么话要说?”
王睿之似乎下了很大决心,半晌才道,“你说,我若是跟隐王借十万石粮食,他会给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