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的百姓确实可怜。
饶是刀氏的提醒,王睿之提前为百姓们抢了一点时间,将人员伤亡降到了最低,可房屋的倒塌,财产的损失,还是无法挽回,折让原本就强弩之末的百姓们流离失所,雪上加霜。
接连两日,王睿之和南宫呈都没合眼,集中所有物力搭建起避难所,紧着老弱妇孺和伤员先住进去。
刀氏也在医馆帮了两天忙,累得形容憔悴,更让她烦恼的是,之前在城外救下的那男子不见了。
刀氏不知他死活,心里难免牵挂,这个节骨眼,又不好麻烦王睿之和南宫呈派人去找,只能盼着能重逢,不管他还愿不愿意跟自己进京,只要确定他是安全的,也就放心了。
城内的百姓饥寒交加,煎熬如煮油,直到第三日,才终于打通了一条同往外界的小路。
与此同时,第一批援兵也赶到了。
让所有人都震惊的是,前来赈灾的人,竟是太子本尊!
王睿之和南宫呈少不得迎接一番。
只见太子与燕王年龄相仿,约莫四十上下,许是因着前来赈灾,穿着十分低调,一身暗墨色长衫,并无任何点缀,只有腰间一块龙佩彰显着九五之尊继位人的尊贵。
与燕王的粗粝和魁莽不同,太子的气质十分阴柔,但那双阴沉的眸子,让人望而生畏,透露出深不见底的城府。
“本宫正巧代替父皇在泰山礼佛祈福,不曾想德州发生如此灾祸,便顺道前来。两位爱卿若有什么困难,尽管与本宫开口。”
太子全然没有什么架子,语调柔和,看起来十分平易近人。
作为本地父母官,王睿之自然先是对太子驾临一番恭维,恭维完,便将实际问题如实相报,“此次地动,十分严重,眼下最需要的是帐篷、粮食和药材。”
太子点头,似乎很是认同王睿之的话,“爱情说得没错,好在外援之路已经逐渐打通,求援信息可以送出去,相信其他州县很快就会送来援助。”
王睿之就有些不懂了,帐篷和药材,确实要等其他州县的救援。
可粮食,明明是现成的!
南宫呈护卫着两百万石粮食,原本因为要送往京城,怕借给德州,会遭朝廷责罪,不敢妄动分毫,可现在太子本尊就在眼前,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德州的百姓们饥寒交迫!
南宫呈也不懂太子的做法,在旁暗示道,“燕城捐送的那两百万石粮食,抢救及时,完好无损。”
这是提醒太子,可以将粮食先分些给德州救急。
可太子置若罔闻,只道,“本宫想慰问慰问灾民,劳烦两位带本宫到灾情最重的地方转转。”
说罢,就转身上马,一副十分关心子民的姿态。
王睿之和南宫呈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都有些不明所以和暗暗的不满。
带太子转了一圈,所到之处,太子表现得都痛心疾首,不是拉着年迈失孤的老者安慰,就是抱着失去父母的孤儿垂泪,百姓们不知原委,都对这位随和爱民的太子感恩戴德,赞声一片。
太子这番操作,直到下半夜才结束。
王睿之让他去官邸歇脚,他也没去,只让王睿之在灾民聚集的避难所给自己也搭了个简易的帐篷落脚,美其名曰,要对百姓们遭受的苦难感同身受。
王睿之哪敢真随随便便搭个帐篷让太子住,三求四请地让太子保重身体,才能更好地造福百姓,太子才勉为其难,退而求其次,在驿站落了脚。
将太子和随从人员安顿好,南宫呈和王睿之都累得快散架了。
“太子这是什么意思,说是来赈灾,可除了出张嘴,竟是什么实质性的帮扶都没有,只要他开口,那两百万石粮食,哪怕匀出一万石来,也能解了德州的燃眉之急!”
王睿之身为此地父母官,是最忧心的人,说这番话的时候,难免就带了情绪。
南宫呈看了他一眼,“王大人,谨言!”
王睿之压下情绪,但还是愤慨难当,降低了声调,“我怎么觉着,太子此来,是奔着赚名声来的。”
南宫呈也看出来了,太子确实只是顺道而来,并没有伸手援助之意。
大概也分析出了太子的心态——
太子常年在京,虽然贵胄无两,但跟诸位守藩的藩王相比,少了功绩和民意,难得遇到这次机会,自然是想在民间刷个脸,博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名声。
但对那两百万石粮食绝口不提,就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粮食是燕城捐的,送到京城,也是要分配给灾情最重的州郡赈灾,眼下,德州还不能算最惨的州郡之一吗?
为何捂着粮食一毛不拔?
这说不过去。
这时候,刀氏正好带了巧巧前来,本想跟王睿之反应,医馆的药材实在紧缺,太多受伤的灾民无药可用,再没有药材补给,恐怕就要撑不住了。
听到两人的讨论,不由也陷入了沉思。
太子巡视,自然也没放过医馆这种人间疾苦聚集地,白日里刀氏也对太子有过惊鸿一瞥,看到了太子的矜贵和亲民,还以为德州的百姓有救了,没想到太子只是人来了,其他啥也没有。
【这有什么难理解的?太子这番骚操作,是为了刷脸,让德州将他的好名声传颂出去。】
【至于实际行动,人家一来就说得明明白白了,他是奉命去泰山祈福,顺道前来慰问灾民,言下之意,人家不是来赈灾的,能来看看百姓们,就已经是天大的恩惠啦!】
【至于粮食要不要挪出来一部分给德州应急,是此护送粮食的负责人,隐王伯伯的责任。挪,就是私自挪用朝廷赈灾粮,不挪,就是麻木不仁,总之怎么做都是错。】
【而隐王伯伯,是燕王伯伯派出来的人,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燕王伯伯的意志。】
听到巧巧的分析,刀氏一下子豁然开朗。
太子这番“无作为”的操作,无异于将燕王推向风口浪尖啊!
相当于兵不血刃地瓦解燕王二十多年在燕城攒下的好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