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干净的玻璃窗,洒满小小的客厅,驱散了连日阴雨带来的潮湿和阴郁。林晓晓租住的公寓不大,两室一厅,但布置得十分温馨,随处可见柔软的抱枕、绿意盎然的盆栽以及墙上一些可爱的装饰画。
空气中弥漫着早餐的香气——林晓晓一早起来煎的鸡蛋和温好的牛奶。
“苏晴姐,快尝尝!我煎的溏心蛋可是一绝!”林晓晓围着印有小熊图案的围裙,将盘子摆在苏晴面前,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快乐的笑容。家里多了一个人,而且是她既感激又带着点崇拜的苏晴姐,让她觉得这个小窝瞬间充满了安全感。
苏晴坐在餐桌前,看着眼前摆放整齐的餐具和色泽诱人的食物,有些许的不习惯。她已经太久没有在这样明亮、温馨的环境里,和人一起享用一顿平静的早餐。
“谢谢。”她低声道,拿起筷子,动作标准得如同在进行某种仪式。
“哎呀,跟我还客气什么!” 林晓晓在她对面坐下,双手托着下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苏晴,开始兴致勃勃地规划今天,“苏晴姐,等会儿我们先去超市!你刚搬来,好多生活用品都没有,牙刷、毛巾、拖鞋……对了,还有睡衣!你喜欢棉质的还是丝质的?颜色呢?我觉得淡蓝色很适合你……”
她叽叽喳喳地说着,像只快乐的小鸟。
苏晴安静地吃着东西,偶尔点一下头,或应一声“嗯”。对于林晓晓的热情,她虽然不适应,但并不反感。
早餐后,林晓晓便迫不及待地拉着苏晴出了门。
大型超市里,人流如织。
林晓晓推着购物车,穿梭在货架间,不断地拿起各种物品征询苏晴的意见。
“苏晴姐,这个牌子的牙膏你喜欢吗?薄荷味超浓的!”
“毛巾呢?这条天鹅绒的怎么样?触感超级软!”
“啊!这个杯子好可爱!我们买一对吧,你一个我一个!”
苏晴跟在她身后,目光更多时候是在扫视周围的环境、出入口、监控摄像头的位置,以及人群中任何可能存在的异常。对于林晓晓拿起的东西,她的回答几乎千篇一律:
“可以。”
“还行。”
“你决定就好。”
这种近乎“无欲无求”的态度,让林晓晓有些挫败,但又觉得莫名有趣。她发现,这位苏晴姐在生活上,简直像一张白纸,或者说,像一台精密仪器,对世俗的享乐和偏好缺乏基本概念。
在寝具区,林晓晓拿着两套不同花色的床单被套,陷入选择困难。
“苏晴姐,你觉得是小碎花好看,还是纯色条纹好看?”她将两套床单举到苏晴面前。
苏晴的目光在印着淡粉色小碎花和浅灰色条纹的两套床品上扫过,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指向灰色的:“这个。”
“啊?为什么?小碎花多温馨啊!”林晓晓嘟囔道。
苏晴沉默了一秒,给出了一个让林晓晓哭笑不得的理由:“隐蔽性好。”
林晓晓:“……” 谁家床单需要隐蔽性啊喂!
结账时,又出现了新状况。
收银员扫描完所有商品,报出总额。林晓晓正准备拿出手机扫码支付,却看到苏晴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黑色的、厚重的、带有物理按键的老年机。
收银员和林晓晓都愣住了。
“苏晴姐……”林晓晓扯了扯她的袖子,小声提醒,“现在……都用手机支付了。”她晃了晃自己的智能手机。
苏晴看着那个需要扫描的二维码,又看了看自己的老式手机,眉头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显然,这对她而言是一个知识盲区。
“我……有现金。”她说着,又去掏钱包,拿出了几张不算新的纸币。
看着苏晴用现金完成支付,并且认真将找零按面额大小整理好放回钱包的样子,林晓晓心里那股酸涩夹杂着好奇的感觉又冒了出来。苏晴姐过去,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
回家的路上,林晓晓下定决心,要帮助苏晴姐“融入”现代社会。
回到温馨的小屋,林晓晓开始兴致勃勃地教苏晴使用智能手机的基础功能。
“你看,这个是微信,可以聊天、打电话、视频……这个是支付宝,付钱用的……这个是地图,出门不怕迷路……”
林晓晓讲解得耐心细致,苏晴则像个最认真的学生,专注地看着,偶尔提出一两个一针见血的问题,直指核心逻辑。
“信息传输安全吗?”
“支付通道加密等级如何?”
“定位精度能达到多少米?”
林晓晓被问得一愣一愣的,只能干巴巴地回答:“应……应该挺安全的吧?大家都这么用……”
苏晴没有再追问,只是默默记下了操作流程。以她的学习能力和对电子设备的理解(毕竟用过更尖端的军用设备),掌握这些民用科技产品的使用,并不困难。她表现出来的“脱节”,更多是一种长期与世隔绝后的习惯性疏离。
趁着林晓晓在厨房准备午餐的间隙,苏晴脸上的“学生”表情瞬间褪去,恢复了惯有的冷静和锐利。
她没有闲着。
她以摆放个人物品和熟悉环境为借口,看似随意地在公寓内走动着。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掠过门窗的闭合处、墙壁的转角、电源插座、通风口……
她检查了门锁的强度,评估了从窗户逃离的路线和可行性,确认了每个房间的视野和可能成为狙击点的方位。她甚至用手指轻轻抹过窗台的边缘,检查是否有不易察觉的标记或灰尘异常。
这是刻入骨髓的习惯,无论身处何地,第一时间掌握环境,评估风险,规划进退路线。
最终,她停留在分配给自己的那个朝南的小房间。房间确实不大,但干净整洁。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光秃秃的床板上(新买的床品还没铺)。
她走到窗边,撩开窗帘一角,向外望去。楼下是小区内部的绿化带,视野相对开阔,远处是街道。这是一个不算完美,但尚可接受的观察点。
确认暂时安全后,苏晴从贴身口袋里拿出了那部老旧的黑色手机。
那条带着武器零件图片和挑衅信息的信息,如同一根刺,扎在她的心头。
她开机,手机屏幕亮起,没有任何品牌标识,只有简洁到极致的操作界面。她连接上一个需要特殊权限才能识别的加密WiFi信号(她自己携带的微型热点设备),手指在物理按键上快速跳动,屏幕上一串串代码如同瀑布般流淌而下。
她在追踪那个信息的来源。
IP地址经过多次伪装和跳转,最终指向海外某个无法追溯的服务器。发送方式也采用了非标准的通信协议。
这些都在她的预料之中。对方既然敢挑衅,自然不会留下明显的尾巴。
然而,随着追踪的深入,苏晴的眼神渐渐变得凝重。
对方在信息传输链路中,使用了数层极其复杂的加密算法,其中一种算法的特征码……她认得。
那是军方内部,某个高度保密的信息作战部门,曾经使用过的试验性加密协议的变种!
虽然进行了一些修改,但核心逻辑和几个关键的特征点,无法完全掩盖。
军用级……
这个发现,像一块冰冷的巨石,投入她刚刚因林晓晓而泛起些许暖意的心湖。
发送信息的人,或者其背后的势力,不仅与“血色峡谷”事件有关,而且极有可能与军方内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能就是内部的人!
是当年参与构陷她的人?还是……别的什么势力?
危险,远比她想象的更近,也更复杂。
她尝试进行更深层次的破解,但对方显然早有准备,在触发某个警戒阈值后,所有的痕迹都被一股脑地清除干净,如同从未存在过。
追踪,暂时中断了。
苏晴放下手机,目光再次投向窗外明媚的阳光,眼神却冰冷如铁。
阴影中的对手,比她预想的更专业,也更了解她的底细。这场游戏,从一开始,就是不对等的。
“苏晴姐!吃饭啦!”林晓晓欢快的声音从厨房传来,伴随着饭菜的香气。
苏晴深吸一口气,将所有的冰冷和凝重瞬间收敛,恢复成那副平静甚至略带一丝“生活白痴”的模样。
她转身,走向那充满烟火气的餐桌。
阳光依旧温暖,小屋依旧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