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言皎此时的心境犹如一团乱麻,不知该先解哪一个,也不知道哪一个能解开,毕竟随着对母亲的一步步深入了解,她比造谣者更早地怀疑过了自己的身世。
“小姐,一般谣言不会传得这么快,一定是有人刻意引导了。”合璧分析道。
“自然是这样,不然照常说,我的出身没什么好考究的。”顾言皎寻思了一下,道:“如今只好静观其变吧,我们若被激得出头,落在外人眼里就是心虚了。”
唐嘉一直静静听着,此时出声道:“老爷的生辰在六月,届时小姐依礼定要回去,有心人也会在此时做文章的。”
“那就等着好了,”顾言皎呵声一笑:“想让我没脸的,最后都会真没脸。”
六月顾平书生辰时,顾言皎再回帝都,感到街市上的氛围确实变得不一样了,人们当然不敢凑到她面前指指点点,但目光里的犹豫与好奇,还是能清楚落在她眼底的。
不过由于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拿出真正可以说服人的证据,所以流言传得再广,也不会被搬上顾府厅堂,谁也不会放下身段来提起这种不讨好的话题。
今日顾言皎来了,已出嫁的顾言姝则在周慕深的陪同下,更早地坐在了宴席上。
看着这对璧人,顾平书不免心中复杂,他本有意将顾言皎嫁给周慕深,也知后者对他二女儿有意,奈何天公不作美,皇帝太后亦另有打算,只得将大女儿嫁了出去。
随着顾言皎的越发争气,顾言姝已不是昔日他手中的宝了,而且经过在顾府里发生的许多事看,顾平书清楚她不是沉稳的性格,过于傲气,心机亦短浅,总让人担心她会生事。
不过如今让他头疼的倒不是顾言姝,而是顾言皎了,有关她身世的谣言,顾平书已经听了快一个月了。
对于自己当年与何夕的往事,他已记不太清,这个原本在记忆中被自己始乱终弃的女人,不知怎地竟成了被自己抛弃后寻觅情夫的浪荡之女子,而且还说得煞有介事,更令人惊愕的是,还有一个版本说,何夕根本不曾爱过他,只因嫁不成那位行商,还自暴自弃跟着他走的。
更要命的是,关于那位名叫钟胥的行商,不仅不少人记得他,连顾平书也有个模糊的印象,那是在他年轻时,刚到淮陵那年,在何家附近的确见过一位行商,高瘦,英俊,瞳孔深黑……谣言里说,顾言皎就是承了他的容貌。
常言道三人成虎,更别说如今传谣者不止三百,顾平书从前没有留心过的问题,如今一旦上了心,再看看顾言皎,实在不免起疑。
顾言皎倒是一派平和,权当刚从淮陵回来,什么也不知道,席上把酒祝寿,一如往常,看不出任何异样来。
当生辰宴快到尾声时,府门外忽然传来喧哗声,吵嚷之大使得厅堂上的人们都被惊动了。
“出什么事了?”顾平书不悦地皱起眉头。
不多时小厮进来回道,行云山智元先生有一徒弟名唤识竹,昨日下山历练,行到顾府时,见府上云空有异,应是家主不幸受人蒙蔽,恐遭祸患,故特来提点。
行云山的智元先生确实有些来头,因四年前卜卦奇灵,一断宫里颖太妃的死期,二断江南旱灾,三断南疆小国谋叛,条条皆中,桩桩灵验,一下子声名鹊起。
不过这智元先生也不贪名,游历外一番又回了行云山,再过些时候,又到别处游历,总之就连达官贵人都逮不着他。
而这位名唤识竹的术师,下山时带了相关证明,其人的确是智元先生的徒弟。
“爹爹,智元先生一向低调,就连其弟子也极少露面,女儿想这位识竹先生说的话或许有一番道理,为家门今后计,不如请识竹先生进来吧。”
顾言姝温声劝道,一副毫不为私的样子:“若他所言是真,父亲能就此避开祸患;若他所言是假,也不耽误什么,就当是帮行云山清理门户罢了。”
即使她不说,顾平书也已经犹豫了,一来智元先生的名头确实响亮,其人卜卦灵验,弟子应该也差不离,二来对于“受人蒙蔽,恐遭祸患”八个字,经过这一个月来流言的反复强化与暗示,他已经直接联想到顾言皎的身世上了,该不会他是真的被人骗了吧?
思及至此,顾平书咳了一声,道:“请人进来。”
顾言皎继续敌不动我不动,席上周慕深的目光移了过来,半是忧虑半是疑惑。近来流言他也听说了,而直觉告诉他,不管此事是真是假,都与身旁处心积虑嫁给自己的顾言姝有关系。
他刚想到这里,就听顾言姝低声道:“慕深,你最近也累了,要不要先回去?我想你对顾家的私事应该不感兴趣。”
周慕深不用细想就知道他想支开自己,这让他越发确定了今日的怪异事就是冲着顾言皎来的,当下懂装不懂:“我一向公事繁忙,很少陪你回娘家,这次来了,怎么好做做就走。”
说罢不再看顾言姝,以一副听不懂她话里含义的样子,与众人一同等着识竹被请上来。
顾言姝见状,心头冷笑一声,对顾言皎的恨意又丝丝缕缕地溢了出来,不过如今她布了这样大的局,甚至皆周令婉的能耐把假扮的识竹请来,已经是胜券在握了。就算周慕深有心维护,到时铁证如山,他也回护不了。
这时识竹已经被请到厅上了,他向顾平书等人行了一礼,随即将方才小厮所报之言又说了一遍,而从这种看似仙风道骨之人口中说出的话,听起来确实多了一分信服与郑重。
“敢问识竹先生,老夫究竟是何处被人蒙骗了?”顾平书倾身问道。
识竹状若高深地掐了掐指,扫一眼席上众人,忽伸手一指顾言皎:“正是县主。”
“此话不得胡说!”顾平书喝了一声:“言皎是我女儿,素来孝顺,对社稷亦有功劳,还望先生谨言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