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林家的万家福首饰铺,芸香和知秋护着唐一肜,又往不远处的状元阁书局走去。
书局里这种时候,生意最是清淡了,唐一肜进了店,询问了老板后,直奔神话传说,江湖侠传,民间怪谈之类的话本子去了。
她迅速挑选了几本话本子,这种被二皇子带出来,又不在身边监督的机会不多,抓紧买几本。
一会儿藏到零食古董里面,悄悄带回宫里去,休闲娱乐喝茶地时候看一会儿,别捉有多爽歪歪了。
芸香和知秋虽然不识字,不知道她买的什么书,但她和人家买书的人,反复翻看比较不一样。
她买书的速度很快,看书名,看简介,看印刷质量,一会会儿,三下五去二,就抱了三本,像偷喝油的小老鼠似的,笑眯着眼,哧溜哧溜贼快地跑去柜台付银子了。
看得两侍女都不好意思看她,就算不识字,也知道她买的不是正经学习用的书。
学习上用的书,肯定是宫里上书房的书最好,藏书楼里最全了,根本不用在外边买。
两人装作没看见,出门时知秋还是主动地将三本子厚书接了过去。
顶多是些闲书,什么书生小姐之类的书,上次郡主被太子殿下打了屁屁以后,肯定不敢再买了。
眼看快中午了,几人赶紧去不远处的微渊古董铺,铺中全是些旧书、旧花瓶、古董玉器、雕花木器。
一看头都大,和现代古董店铺差不多,虽然不认得真假,但一看那个换汤不换药的摆设,就知道假货很多。
就是被古代的古字给迷惑住了,原来古董这生意,从古假到今,假文化源源流长,不看了,看也是外行,百分之百会买着个假的。
几人直接去了另外一家揽月玉器专营店,听店主介绍,唐一肜千挑万选。
终于选了一根莹光水润的和田白玉钗,准备送给皇帝陛下,一个绿宝石项链送给太后娘娘。
唐一肜一直羡慕英国女王收藏的各种王冠和珠宝,高贵古典中带着。
也一直喜欢小说书封面上,那簪着一根玉钗的古代王八之气吊炸天的美男子们。
这玉钗也许那天皇帝陛下微服出巡会用上,她也顺便饱饱眼福,提高一下见识。
知秋守在门口,唐一肜和芸香还在里面到处乱看,小邓子赶着二皇子的豪华马车,远远的看见知秋,就把马车往这边赶了过来。
唐一肜一上午选礼物都选的不太满意,看见二皇子走进店铺,立马跑过去向他求教。
二皇子双眼看了看她买的玉钗和绿宝石项链,成色一般,在这店里也算是上等品了。
只是知秋手里拎的黑纸包是什么?看着好像书局里包书用的牛皮纸,唐一肜又悄悄买书了。
她还挺爱看书的,只是希望她别买什么禁书,不然他可是要没收的,小姑娘家家的,看那些书容易被引到歪路上。
应唐一肜的要求,二皇子又帮她选了几样笔洗、玉佩、簪花。
她想起来了,回去后让宫中的玉匠,再帮她打造几对各色的玉石领扣。
送给太后娘娘、贵妃娘娘、还有慧妃和三公主、四公主,所以又买了几块成色不错的玉石。
送了四公主、六皇子礼物,却不送贤妃礼物,那是因为她刚开始不愿意和唐一肜相交,唐一肜觉得这样也好。
她们之间本来就没有交往的必要,只是她的两个孩子,她们经常一起学骑射,一起在上书房学习,比较有交情。
还有四公主,不知怎样,到底是皇家公主,一直在不断地学习,比贤妃这个不识字的粗人,处事可有规矩多了。
买好了一盒玉器,二皇子就带她们去附近酒楼吃饭。
街上人来人往,一过了腊八节,天天都显得很是拥挤,马车进出更不方便。
进了揽月玉器店不远处的庆丰楼,店小二立马上前态度热情的上前招呼,把几人引到二楼包间里。
二皇子对着知秋招手道;
“把手里的东西拿过来,让本殿下看看,你们郡主都买了些什么?”
唐一肜虽然扭扭捏捏的不好意思,买个闲书还要被检查,但也知道,这个考虑也是有道理的。
就像现代时,父母都会限制小孩玩手机的时间和内容,那些不健康的网站,被网警们查的可紧了。
唐一肜对看过来的知秋点点头,知秋利落地把书放在二皇子面前的桌子上。
二皇子慢悠悠的翻开一看,瞄了一眼唐一肜,这不看小姐书生的话本子了,改看武侠小说了。
早就发现这丫头性子野的很,就是怕被困住,想要天南海北的跑,竟然还有武侠梦。
这皇宫被称为天下最美最富贵享福的地方,这丫头也是呆不住,隔三差五非要出来转一圈不可。
唐一肜让二皇子点菜,她也点了几样清淡些的菜,就让小邓子和知秋、芸香都先去吃饭,几人忙了一上午也累了,早点吃完多歇一会儿。
为了转移二皇子注意力,不让他总担心她有武侠梦,唐一肜主动给二皇子说了今天上午,在林家的万家福首饰铺,和林家铺子闹矛盾的事。
二皇子听了,果然黑着个脸,还说以后再出来,一定要多带几个人,特别是知秋不能离开身边。
虽然他皇祖母姓林,可如今林家家大业大,大到什么鸟都有,败家的儿孙多,成器的儿孙少的难挑出来。
恐怕富贵不了多久了,等那一天没了皇祖母,或是太子殿下上位后,就会拿他们开刀,烈火烹油还不自知。
冬天里素淡的食物少,特别是这种文化街,酒楼的菜名字,都起的花里胡哨,其实就是冬瓜、萝卜、羊肉、还有去猎人们送来的鹿肉、野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