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自决的第五种能力:果断的行动
(德)杰奎琳·库彭2023-10-07 17:007,173

“安逸之心面前,没有累人的事。”

—— 佚名

使用积极的行动模型,实现目标

决心是一种任何反对力量都无法与之抗衡的力量。如果我们有决心,我们就会找到实现目标的方法。积极的行动模型包含了三个模块的内容,它们会使我们果断行动,调整我们的行为,直到实现我们的意图。当我们应用这三个模块内容时,就会形成一个能够自我强化的机制:使用得越频繁,我们就越好。

让我们详细看看积极行动模型的三个模块。

图1-4 积极的行动模型

第一模块:开始行动

1.确定你的具体目标

果断行动的必要前提是了解自己的目标。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很多人通常都难以确定自己的目标,却很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比如,我们可能有诸如“我不想一个人待着”“我不想我的老公那样对我”“我不想被这个让我不幸福的工作束缚”等想法。然而,我们通常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如果我们想果断地采取行动,就应该清楚我们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如何判断我们已经实现了这一目标。这和开车一样:当你坐上驾驶座并发动了汽车,你就应该知道你想去哪儿。如果你想的是“我想去柏林”,即使你遇到绕行、禁行、堵车等问题,你也很可能成功到达柏林。但如果你想的是“我不想去汉堡、科隆、慕尼黑或法兰克福”,然后就开车出发了,这难道不是很荒谬吗?另外,我们必须用积极的方式表达目标,这样才能实现目标。否则我们只会远离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却没有真正的前进方向。下面的表格包含了一些积极表达目标的例子:

消极表达目标 积极表达目标

我不想深陷激烈的竞争。 我想要过一种自我满足的生活,我可以通过以下事情体会到这种生活:

(自己的例子)。

我不想一直这么紧张。 我想学着有意识地自我放松。

我不想做一份无聊的工作。 我想要一份我喜欢且适合我的工作,

比如

我不想一直待在家里。 我想要培养一项兴趣爱好,借此可以和志同道合的人一同交流,更确切地说,是 (自己的例子)。

我不想贫穷且孤独地死去。 我想开通一个存款账户,开始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存款。这样一来,等我老了,我也能和自己的老伴儿幸福生活。

表1-8 消极表达目标和积极表达目标

一旦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你就可以将其付诸行动。为此,你需要行动的第二个要素:动力。

2.如何培养巨大的动力

很多人都期望能从某个地方获得动力,支持自己完成一直以来想要做的一切。但现实是,动力总是很快就燃烧殆尽,我们的安逸之心又占了上风。类似“其实我本应该……”的想法会再次掌握生活的主动权。然而,“应该”这个词只是“不要积极行动”的另一个说法。你不能只是躺在沙发上,等待动力出现。你可能还觉得自己之所以没有开始行动,是周围环境的责任,是因为恐惧或自我怀疑而不能采取行动。你甚至可能一开始热情满满,但这热情很快就消散殆尽。

只要你还是这样的状态,不改变以往的模式和习惯,你将永远深受其害。只说“我应该……”而不立即采取行动的人永远也实现不了自己的目标。原因在于“动力-行动漏洞”。这一漏洞存在于行动的愿望和实际行动之间。励志演说家梅尔·罗宾斯(Mel Robbins)如此描述这一漏洞:“如果从你下决定到实际采取行动的时间超过五秒钟,你就不会去做了。”

你可能会在晚上下一百次决心,第二天就改变自己的生活。但是经过漫长的一夜,第二天一早你已经没有动力去实现目标了。如果你想要实现某一目标,无论你是否感觉得到自己内心的力量,你都必须依靠这股力量,直接行动。无论是运动员、商人还是演员,没有哪个成功人士总是有积极行动的兴趣的。但与非成功人士不同的是,成功人士无论如何都会去做。对他们而言,目标比舒适安逸更重要。

我希望你可以记住下面这个非常有效的激励方法,规划好自己的生活。该方法的详细内容如下:

①从5倒数到0;

②耸耸肩;

③对自己说“这没什么”;

④开始行动。

这样你就可以克服“动力-行动漏洞”。当你再想做点什么时,无论是早晨闹钟一响就起床,完成某一项工作,还是开始跑步锻炼,你都可以从5倒数到0,耸耸肩,说“这没什么”,然后毫不犹豫地开始行动。

第二模块:反馈的宝贵价值

“没有失败,只有反馈”是神经语言程序学模型的基本前提之一。如果我们将这一前提内化于心,它就会将我们从“尽可能避免出错”的思维习惯中解放出来。因为如果我们把通常被称为“错误”的东西视为“反馈”,那它就会推动我们的生活向前发展。反馈使我们有机会了解隐藏在事物背后的东西。目前我们大多难以做到热情地接纳错误,并将它们理解为告诉我们必须修正行动的反馈;更多时候,我们犯了错就会感到沮丧或愤怒。

对此,建立对反馈的意识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建立这样的意识:反馈是一种基本的纠正措施,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许多系统通过前进、记录和不断修正路线偏差来实现目标。比如,飞机从来都不是准确地沿着航线飞行,而是通过不断修正偏差来到达目的地。传感器会持续告诉飞行员,飞机此时是否偏离航线。借助这些反馈机制,飞行员可以不断纠正飞行方向,以便最终成功降落在目标机场。

因此,错误只是一个信息,告诉我们距离预期目标还有多远,它有时甚至是我们找到针对性解决方案的基本前提。错误不仅表露出我们偏差程度有多大,而且还显示出达成目标所必需的调整。当然,只有当我们有选择的机会并能灵活适应当下的情况时,将错误视为反馈才会对我们的行动有所裨益。因此,灵活是积极行动模型的第三个模块。

第三模块:灵活

不管怎么做还是处处碰壁—— 你有过这样的感觉吗?如果有,那你可能还不够灵活,不能根据反馈适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如果我们一味地按照某种方式行动或反应,那我们将一直得到相同的结果。但为什么我们会如此坚定地按已知的方式行事呢?这当然是出于我们的自我保护心理。行为僵化的人不会自发地思考或行动。所有的计划已经在他们的脑海中了,每一项行动和每一个结果都是确定的。这样就不必承担任何风险,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放松休息,不必因犯错而暴露弱点,也不必因此而退缩。当一切都按计划进行时,我们会感觉很好。

缺乏灵活性表现为:紧紧抓住旧的已知信息不放,不理会未知信息,拒绝接受新意见反而形成偏见和负面评价。这些都是新经验和经历的敌人。不能灵活思考、感受和行动的人会一直以同样的方式生活,并暗自纳罕为什么生活没有变化。

当某些东西不起作用时,灵活的人会一直调整自己的行为。他们会一直尝试新东西,直到达成目标。他们不会让自己的脚步被意外情况或事件发展打乱,而是随时都能自我调整。为了提高自身灵活性,我们可以记住下面三个神经语言程序学的基本前提。

1.有选择会更好

无论是生活中的什么事,有选择总是件好事,有两个以上的选择就更好了。如果我们没有选择的机会,就会感觉自己被逼着走上眼前既定的道路。如果我们只有一个选择机会,我们只能做出二选一的决定。如果我们有三个或更多的选择,我们就可以自由地做决定。

2.当某种方法不起作用时,尝试其他方法

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我们往往表现出相同的行为方式,甚至常常强化这种行为。当我们不被理解时,我们会更大声地争辩,而不是选择其他表述方法。当我们感觉自己被拒绝时,我们会退一步,而不是向对方迈进一步。当我们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我们会苦思冥想为什么现有的方法不起作用,而不是思索行之有效的方法。

重复相同的事不会让我们进步。你要问问自己,你的行动有没有把自己带入死胡同。对此,你可以审视健康、婚姻生活、工作、财务状况、家庭、生活方式、心理状况等领域,看看自己在哪一领域总是重复做相同的事但却期待着不同的结果。

3.系统中最灵活的部分控制整个系统

最灵活的人总是比其他人拥有更多选择,因此他们也会对系统产生最重要的影响。他们最擅长改变非理想状况。他们知道,尝试新的东西总好过固守已经不起作用的东西。

因此,灵活是通往成功最简单的途径。面对新情况和新环境,适应能力强的人总能以目标为导向,做出恰当的反应。为了锻炼提高自己的灵活性,你可以试着改变一天的生活习惯。比如,你可以用另一只手刷牙,把手表戴在左手而不是右手,用不同的杯子喝水,选择新的上班路线,对同事面带微笑而不是面无表情,在超市里买不同的商品,去西班牙餐厅而不是去意大利餐厅,听有声书而不是看电视,给朋友打电话而不是在社交软件上冲浪。你肯定有无数的机会,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锻炼提高自己的灵活性。你越是这样锻炼自己,你在生活中就会越灵活。

此外,正确的自我提问方式也能提高你的灵活性,创造更多选择,使你更容易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就要归功于“怎样”这个神奇的词汇。“怎样”会将你的注意力转移到选择上。当你再次面对挑战时,你可以问自己以下问题,以锻炼提高自己的灵活性:

◆它怎样才能起作用?

◆我怎样才能使它起作用?

◆我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其他可选择的方法是怎样的?

◆我怎样才能找到二十种实现目标的方法?

当你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时,你会对自己的选择有更多新的认识。

如何通过八个步骤实现目标

现在,我们要把关于果断行动的已知知识变成行之有效的具体计划。如果你遵循以下八个步骤,你就很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八步计划”的基本结构如下:

◆出发点是什么

◆你的目标是什么

◆你为什么要实现这个目标

◆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后果是什么

◆激活你的资源

◆迈向你的光明未来:未来模拟

◆定期修正路线

1.出发点是什么

想象自己是一个秘密特工。有一天,你接到电话,被派往异国他乡执行重要任务。不久之后,你坐在一架军用飞机上,配备了降落伞及其他工具、食物补给和一张标注了目的地的地图。在目标区域上空,你跳下飞机,依靠降落伞安全着陆。

现在,故事的发展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由于你跳机的时机把握得十分精准,你现在能够知道自己的位置并且能在地图上标注出来,你可以动身前往目的地;第二种是你不知道自己的降落点在哪里,最好的地图也无济于事,因为你连自己该从哪里出发都不知道。你只能四处游荡着寻找自己的目的地。

因此,实现目标的第一步是认清自己在哪里,出发点是什么。为了能搞清楚从哪里出发,你可以思考以下问题:

◆我现在在哪里?

◆我的出发点是什么?

◆还有什么没达到我想要的理想状态?

当你想明白这些问题时,你就已经迈出了实现目标的第一步。

2.你的目标是什么

你无法实现一个连自己都不知道的目标。当你坐上驾驶座并发动了汽车,你就应该知道自己想去哪里。你要制定具体的目标并用积极的方式表达目标。

3.你为什么要实现这个目标

如果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实现某一目标,你就会更为活跃,也能保持自己的动力。如果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实现某一目标,你所遇到的每一个困难都会使你偏离前进的道路。举个例子,假设一根宽20厘米的平衡木架在地上,你必须从一头跑到另一头。你肯定会想“没问题”。如果这根平衡木架在两个房顶之间,离地面20米,你现在可能会想“我不可能过得去”。但如果其中一座房子着火了,你的孩子就站在着火房子的屋顶上,你会怎么想?这种情况下,你实现目标的意愿可能会非常强烈:你想救自己的孩子,为此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如果我们的意愿足够强大,那么几乎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

4.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接下来你要建立标准。你可以借助这些标准来检查自己是否还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检查结果会起到指示作用。对此,你需要找到下面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可以靠什么结果来确定自己是在正确的道路上?”这样一来,一旦你收到反馈,你就可以修正自己的前进方向。

5.后果是什么

生活中的一切都有两面性。如果你改变自己,那这样的改变总会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后果。无论你多么有望实现自己的目标,你都必须为此放下某些令人愉快的东西。同样地,实现了目标也可能带来让你不开心的后果。如果你选择独立自主地行动,你会获得自我决定权,但同时也会失去安全感;如果你结束了一段平淡乏味的男女关系,你会获得自由,但也失去了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如果你为了马拉松比赛而进行训练,你会获得良好的身体状况,但同时也不得不牺牲大量的休闲时间。你应该非常准确地了解,如果自己踏上实现目标的征程,将会获得什么、失去什么。这意味着你要接受所有可能的后果,否则你将会失去坚守目标的动力。

为了充分考虑实现目标的所有后果,你可以利用关于目标情况的“直角坐标系”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1-5 目标情况的直角坐标系

如果你已经将当前情况和目标情况的后果都调查清楚了,你就可以问问自己:“可以从何处着手实现目标?”这样一来,你可以增强自己的动力,持续追求自己的目标。

6.激活你的资源

能够激发你动力的一切都是你的资源,包括你实现目标所需的内在和外在的方方面面。能够使你实现目标的征程更为简单轻松的环境条件、人、物、经验、天赋、技能、素质、态度或世界观等,都可能是你的资源。你要围绕自己的目标进行思考:你已经拥有哪些内在和外在的资源?你非常擅长什么?你的闪光点在哪里?大自然赋予了你什么?什么给了你力量?你在什么方面有选择的机会?你掌握了哪些能力和技巧?你得到了什么事物或什么人的支持?你还需要什么资源?为了培育或得到这些资源,你可以做什么?围绕着你的资源,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

7.迈向你的光明未来:未来模拟

“未来模拟”(“Future Pace”),即迈向未来,是神经语言程序学的一个技巧—— 架起现在和未来之间的桥梁。它的作用源于我们锚定了潜意识中关于未来的积极认知。如果我们对未来有清晰的认知,那我们的潜意识就会开启实现目标之旅。

为了迈出这通往未来的心理上的一步,我们可以使用一项技巧—— 奇迹问题(Wunderfrage)。这是由美国心理治疗师史蒂夫·德·沙泽尔(Steve De Shazer)及其同事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框架下发展起来的一项心理治疗技术。沙泽尔的灵感源自他的一位心理咨询来访者,这位来访者绝望地说:“可能只有奇迹才能帮到我。”沙泽尔和他的同事意识到了这种观点在寻找解决办法方面的价值。他们由此提出了奇迹问题。时至今日,这一技巧仍被卓有成效地应用于心理治疗和辅导,以便将潜意识聚焦到实现某一个目标上。该技巧的应用方法如下:

我们想象一下你今晚睡觉的情况。你睡着了,而就在这个晚上,奇迹发生了。一个仙女来到你身边,用她的魔法棒轻轻点了你几下。你想要实现的目标一下子就实现了。如此简单,你甚至都没意识到。第二天早上你也不知道奇迹是怎么发生的,因为当时你睡着了……想知道奇迹是怎么回事,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这个奇迹是旁人都不知道的秘密,还是你周围的人也知道?

◆谁会第一个注意到奇迹发生了?他从哪里看出来的?

◆奇迹还会引起哪些人的注意?他们会对奇迹作何反应?

◆你周围的人究竟会注意到什么?

◆现在你的目标实现了,谁会最惊讶?

◆这个人会觉察到你的行为有哪些变化?

◆对方因此会采取什么不同的做法?

◆你会发现有什么东西给自己带来了正面的惊喜?

◆你现在的思维、行动和感觉到底有什么不同?

◆谁会对这些变化感到高兴?谁会因此而恼怒?

◆你现在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旁人又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你的身体有什么变化?你是从身体的什么地方感受到了这种感觉?到底是如何感受到的?

最好是让别人来问你这些问题,在回答问题时,你会迈向自己光明的未来。

8.定期修正路线

最后就要反复检查自己是否在正确的路线上。对此,你可以定期问自己以下问题:

◆我是在正确的路线上行进还是已经出现偏差,亟须修正?

◆我现在需要采取哪些具体的后续措施?

◆我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除此之外,还可以怎样做?还有补充的吗?

尽可能多地想一些方法来修正自己的路线,灵活地调整路线,直到你实现目标。

★★★

果断行动的培养策略

策略1:针对有目的性的行动进一步提出问题

思考你在生活各个领域中的行动质量。在身体、工作、家庭、夫妻生活、财务情况方面,你的行动有多强的目的性?你是否已经不受限制地取得了自己想要的结果?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什么会使我在生活中更进一步?什么会使我一无所获?

◆我的哪些行动对我的生活是有用的?为什么?

◆我的哪些行动阻碍了我?为什么?

◆在行动方面,我想改变什么?为什么?

策略2:始终为自己的行动设定目标

只有当你有目标时,你才能实现目标。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你始终都要明白自己当前的目标是什么。当你眼前有一项任务时,问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当你和他人交谈时,想想自己谈话的目的是什么,无论你的谈话对象是老板、伴侣还是孩子。

如果你经常这样问自己:

◆我想实现什么?

◆目标是什么?

◆应该会有怎样的结果?

你会很快发现你的行动是否具有目的性,或者说你是否应该调整自己的行动。这会提高你的创造力和灵活性,让你更容易实现目标。

策略3:做一些不同的事情

在生活中,为了提高自己的灵活性,你还可以采取哪些不同的方式?对你而言,什么是完全不“典型”的?这里有一些不同行动方式的例子可作参考:到另一家超市购买从未尝试过的产品,赤脚走过公园,租一辆跑车,独自去一家新餐厅吃饭,制定与去年完全不同的度假计划。尝试一些与你经常做的事情完全不同的事情。现在就写一张清单,列出本周你要做的二十件不同于平常行为习惯的事情。

策略4:寻找二十种实现目标的新方法

你可以通过寻找二十种实现目标的新方法来提高自己的灵活性。对此,你可以问自己这些问题:

◆我有什么目标?

◆我现在在用什么方法实现目标?

你现在至少要找到二十种可能实现目标的新方法。

策略5:使用三个利于果断行动的思维框架

在有关清晰思维的章节中,你已经了解了思维框架。如果我们想付诸行动,就必须引导我们的思维,使用合适的思维框架。下列问题将帮助你实现思维与目标的一致:

1.从问题框架到结果框架:

问题框架下的问题 结果框架下的问题

什么东西不对劲? 我想要什么?

问题是什么? 解决方法是什么?

谁导致了这样的问题? 我现在能做什么?

表1-9 从问题框架到结果框架

2.从失败框架到反馈框架:

失败框架下的问题 反馈框架下的问题

为什么它不起作用? 怎样使它起作用?

为什么我又失败了?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

我可以做出哪些改变?

为什么我做不好这件事? 我可以怎样做好这件事?

表1-10 从失败框架到反馈框架

3.从不可能框架到假设框架:

不可能框架下的表述 假设框架下的问题

我完不成这项任务。 我需要做什么才能完成任务?

我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如果有解决办法,那会是怎样的?

我不会这些必要的技能。 我怎样学会这些必要的技能?

表1-11 从不可能框架到假设框架

继续阅读:第二部分 九种典型自我破坏模式的应对策略 Strategien gegen die 9 h?ufigsten Muster der Selbstsabotage 第一章 战胜恐惧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谁说我不可以:如何停止自我破坏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