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创新的火花
成功的牛马2025-07-28 18:292,855

  宋知夏站在作坊的青石台阶上,看日头爬上东边的竹篱笆。

  新换的金漆匾在晨光里晃眼,"皇商"二字被擦得锃亮,连边角的云纹都泛着蜜色。

  她摸了摸腰间的银镯,那是昨夜司徒景替她戴上的,还带着他掌心的温度。

  "娘子,小周来了。"小李从门里探出头,蓝布围裙上沾着豆粉,像落了层薄雪。

  宋知夏转身,就见个穿月白短打的少年站在廊下。

  他手里攥着个粗布包,指节因为用力泛着青白,却还在朝她笑:"宋娘子早,我把去年记的冰窖温度本子带来了。"

  小周是前月在集市上遇见的。

  那日她蹲在茶摊边啃炊饼,听他跟卖冰的老张头争论:"腊月里冰窖能冻透萝卜,冻豆腐该也成,就是得算准时辰——"话没说完就被老张头拍了后脑勺,说毛头小子懂什么。

  可宋知夏记住了那双眼睛,亮得像刚磨好的豆浆,带着股子非要把事情弄明白的狠劲。

  "进来吧。"她扬了扬下巴,"先看这锅。"

  作坊最里间的灶上,两口大铁锅正"咕嘟"冒泡。

  白花花的豆浆漫着热气,小周凑过去时,额发被蒸得微卷。

  宋知夏抄起木勺,舀起一勺点卤:"嫩豆腐要石膏,老豆腐用盐卤,可冻豆腐..."她手腕一旋,豆浆在木勺里凝成絮状,"得先让豆腐里的水结成冰,再化开,才能有蜂窝眼。"

  小周的喉结动了动,粗布包"啪"地落在条凳上,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纸页:"我问过码头的船工,他们冬天运鱼,用草席裹了冰,能冻三天。

  还有——"他翻出张画得歪扭的图,"这是我画的冰窖分层,下层温度最低,放冻豆腐该最合适。"

  宋知夏盯着那张图。

  墨迹有的地方晕开,像被水浸过,想来是夜里躲在油灯下写的。

  她忽然想起自己刚穿来时,蹲在破灶前研究酸浆点卤,也是这样,把能想到的法子都试个遍,锅底烧穿三个,才熬出第一锅滑嫩的豆腐。

  "今日就试。"她拍了拍小周的肩,"把前院那两板嫩豆腐抬来,再让老张头送二十块冰——要河心的,最干净的那种。"

  日头移过廊柱时,作坊后巷的冰窖掀开了草帘。

  小周哈着白气,用竹夹把豆腐块码进木格,每层都垫着新鲜的荷叶:"荷叶能吸潮气,冻出来的豆腐不会发黏。"他转头看宋知夏,鼻尖冻得通红,"娘子你说,要冻多久?"

  "先冻一夜。"宋知夏裹紧夹袄,看冰窖里的寒气漫出来,在两人之间结成白雾,"明早辰时取,我小时候在现代...在老家看过,冻豆腐要彻底冻透,再慢慢化。"

  她没说出口的是,前世做美食博主时,为了拍冻豆腐的蜂窝结构,她在冰箱前守了整宿,手机拍没电三次。

  如今这些蜂窝眼,要能盛住浓油赤酱,要能吸饱菌菇高汤,要能让青河县的老饕们咬第一口就砸着嘴说:"这豆腐,鲜得能掉眉毛。"

  第二日辰时三刻,冰窖的草帘被掀开的瞬间,小周的竹夹抖了抖。

  木格里的豆腐块裹着层薄冰,像浸在月光里的玉。

  宋知夏接过竹夹,轻轻一掰——"咔"的脆响里,金黄的蜂窝眼露了出来,每道纹路都像精心雕的花。

  "成了!"小周跳起来,竹夹"当啷"掉在地上,"娘子你看,这蜂窝多匀实!"他伸手要摸,又猛地缩回,在围裙上擦了三遍才轻轻碰豆腐,"凉丝丝的,化了肯定软乎。"

  宋知夏没说话。

  她盯着手里的冻豆腐,喉头发紧。

  前世直播间里几十万粉丝的点赞,都不如此刻手里这块带着冰碴的豆腐实在。

  她想起被退婚那日,跪在祠堂里闻着霉味发狠;想起第一次摆豆腐摊,被地痞掀了担子,豆浆泼在绣花鞋上;想起司徒景蹲在她脚边,替她系被踩断的鞋带,说"我帮你掀桌子"。

  "去烧锅热水。"她把冻豆腐放进陶盆,声音有点哑,"煮锅白菜豆腐汤。"

  滚水浇进去的刹那,蜂窝眼里冒出细密的泡。

  小周凑过去闻,猛地吸了吸鼻子:"香!

  比普通豆腐鲜!"他抄起木勺要舀,被宋知夏拍开手:"先给张叔送一碗,再给门房的老陈头——"她顿了顿,"给王二的女儿也送一碗,那丫头总说嘴馋。"

  作坊里飘起豆腐香时,赵管家正蹲在城南破庙的香案后。

  他摸出怀里的银锭,在掌心颠了颠,铜锈味混着香灰钻进鼻子。

  马六缩在供桌下,啃着半块冷炊饼:"赵爷放心,小的在知味斋当杂役,端茶倒水的活计熟得很。"

  "不是端茶。"赵管家把银锭拍在供桌上,震得香灰簌簌落,"宋娘子新研的冻豆腐,配方得弄来。"

  他眯起眼,眼角的皱纹像刀刻的,"那女人的豆腐能让豆农多赚五倍,能让周县令的政绩簿上多两行字——"他抓起银锭塞进马六怀里,"你把配方偷来,再往她的黄豆里撒把石灰,让她的磨盘转不起来。"

  马六的手指掐进银锭,凉得刺骨。

  他想起昨日在知味斋后巷,看见宋知夏蹲在台阶上,给王二的女儿梳辫子。

  那丫头扎着红绒花,举着块热乎的豆腐说:"宋姐姐的豆腐比我娘做的甜。"他喉结动了动,又狠狠咬了口炊饼:"小的明白,今夜就摸进研发室。"

  三日后酉时,宋知夏翻着案头的账本,笔尖突然顿住。

  "小周。"她喊了声,声音里不带情绪。

  正在擦石磨的小周立刻跑过来,额发沾着豆粉:"娘子?"

  "这个月的黄豆用量多了两石。"她敲了敲账本,"研发冻豆腐用的是嫩豆腐,每石黄豆出八板,可账上记的是十板。"

  她抬头看小周,目光像筛豆子的竹筛,"昨日戌时,谁最后离开研发室?"

  小周的脸"刷"地白了:"是...是马六。

  他说要替我收冰窖的草帘,让我先去吃饭。"他抓着围裙角,指节发白,"娘子,马六平日最勤快,擦桌子能擦三遍,倒泔水都挑最远的茅厕..."

  "去把他叫来。"宋知夏起身,把账本收进铜匣,"顺便让林羽带两个护院在偏厅候着。"

  马六进来时,裤脚沾着泥,脸上还挂着笑:"娘子找小的?"

  "昨日研发室的笔记,你见着了?"宋知夏端起茶盏,茶水映出他发颤的喉结。

  "没...没见着。"马六后退半步,撞在条凳上,"小的就擦了擦桌子,扫了扫地..."

  "那这个呢?"宋知夏从袖中抽出张纸,是她昨夜在冰窖草帘下捡到的,"这是城南破庙的地图,赵管家的私印。"

  她把纸拍在桌上,"你前夜子时去了破庙,收了五两银子,对吗?"

  马六的脸瞬间煞白。

  他转身要跑,却被冲进来的护院按住。

  林羽从他怀里搜出个布包,里面躺着半本被撕走几页的研发笔记,还有块带赵府暗纹的绢帕。

  "送官。"宋知夏摸了摸银镯,那是司徒景送的,刻着"知味"二字,"告诉周县令,这是企图窃取皇商产业机密。"

  马六被拖出去时,杀猪似的喊:"赵管家让我偷的!

  他说要断宋娘子的财路!"

  宋知夏没理。

  她走到后巷,看小周正往冰窖里码新运来的冰块。

  少年的呵气在冷空中结成白雾,他转头对她笑:"娘子,今日冻的豆腐比昨日多两板,蜂窝眼更密了。"

  远处传来衙役的铜锣声。

  宋知夏望着作坊里晃动的灯笼,想起司徒景昨夜说的话:"赵老狗的牙,要一颗一颗拔。"她摸了摸腰间的铜哨,那是上次被袭击时攥碎的,现在用红绳重新系着。

  "小周。"她提高声音,"明日开始,冻豆腐试卖。

  让东市的铺子挂个木牌,写'每日限十斤,售完即止'。"

  小周的眼睛亮起来:"娘子是要吊胃口?"

  "不是。"宋知夏望着金漆匾上的"皇商"二字,嘴角勾起点笑,"是要让青河县的人知道,知味斋的豆腐,偷不走,砸不烂,越挫越香。"

  夜风掀起她的裙角。

  作坊里传来磨盘转动的声响,比往日更急,更密,像千军万马在奔来。

  宋知夏知道,赵管家不会就此罢休,三皇子的影子还在云里,但只要磨盘还在转,豆浆还在滚,她的豆腐,就能滚出青河县,滚向更远的地方。

  后巷的冰窖里,新冻的豆腐在月光下泛着清白的光。

  小周踮脚盖草帘时,听见宋知夏轻声说:"明日,该让冻豆腐上醉仙楼的菜单了。"

继续阅读:第57章 新品上市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豆腐西施:我在古代靠美食暴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