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决战时刻
成功的牛马2025-07-28 19:062,587

  赵府后宅的密室里,霉味混着沉水香在梁下缭绕。

  赵家谋士捻着颔下灰白胡须,盯着烛火映在青砖上的影子,指尖敲了敲案上那本被撕去半页的账本——正是昨日被周县令当众宣读的那本。

  "郑氏那边回了。"门帘一掀,郑府管家弯腰进来,玄色团花马褂沾着星点雨痕,"他们愿出三成利润,换咱们联手断了宋家的黄豆。"

  谋士抬眼,目光像淬了冰的刀:"光是断货不够。"他抽出腰间玉牌在案上一磕,"得让百姓觉得,宋家豆腐吃不得。"

  管家眯起眼:"您是说...投毒?"

  "投什么毒。"谋士嗤笑一声,指节叩了叩案头《齐民要术》,"找几个老妇在市集哭,说吃了宋家豆腐上吐下泻;再买两个大夫写状子,说酸浆点卤的豆腐伤脾胃——当年王家米行被挤垮,用的就是这招。"

  窗外突然掠过乌鸦的啼叫,管家打了个寒颤,抬头正撞见谋士眼里的阴鸷:"那小娘子能从退婚走到今天,最擅借势。

  咱们要做的,就是把她的势,变成刺向自己的刀。"

  同一时刻,宋家豆腐坊的后堂里,宋知夏正盯着林羽连夜抄来的密报,指尖在"黄豆断供""谣言"几个字上顿了顿。

  案头的豆油灯芯"噼啪"爆响,映得她眉峰微蹙——上回赵明珠买凶,是明刀;这回谋士出手,是暗箭。

  "阿夏。"司徒景端着青瓷盏走进来,茶汤里浮着两瓣新摘的桂花,"林羽说郑府的船这两日在运河停了三回。"

  宋知夏接过茶盏,指腹摩挲着杯沿的冰裂纹。

  她想起初到青河县时,蹲在豆腐摊后被人扔烂菜叶的滋味,想起第一次改良酸浆法时,蹲在缸前守了三天三夜的疲惫。

  这些年她早明白,在这士农工商的世道里,商户要活,就得比旁人多生一双眼睛。

  "他们要断黄豆。"她突然笑了,眼尾微挑,"可青河县外三十里的豆田,有一半是租给宋家工坊的。"

  司徒景倚着门框,腰间碎玉在火光里泛着暖光:"你是说..."

  "我让人去北边收了黑豆。"宋知夏将密报折成小方块,扔进炭盆,"前儿试了冻黑豆豆腐,豆香更浓。"她抬眼时眸子里闪着光,"至于谣言..."

  话音未落,外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林羽掀帘而入,怀里抱着个用油纸包着的竹筒:"陈公子的信鸽,京里的同乡回了话,说三日后能安排见驾。"

  炭盆里的纸灰打着旋儿升起来,宋知夏伸手接住一片,轻轻一吹。

  三日后的御书房里,檀香混着墨香扑面而来。

  宋知夏跪在青砖上,将一叠盖着青河县药堂、米行、豆农手印的状纸呈给御前太监。

  "陛下,赵家勾结周县令抬高豆税,郑家用私船垄断漕运,百姓买不到好豆,吃不到好豆腐。"她声音清凌凌的,像山涧里的泉水,"民以食为天,若连这点口腹之安都保不住..."

  龙案后的皇帝放下朱笔,目光扫过状纸上"宋家豆腐救过饿殍""冻豆腐熬过寒春"的血书,突然笑了:"听说你能把豆腐做出百样滋味?"

  "回陛下,臣妇能做豆腐宴。"宋知夏抬头,眼里映着御案上的鎏金香炉,"从冷盘到热菜,从甜羹到点心,用豆腐做出鸡鸭鱼肉的滋味。"

  皇帝抚掌:"那便三日后,在御花园摆宴。"他指节叩了叩龙案,"朕要亲自尝尝,这能让百姓舍命相护的豆腐,到底有多金贵。"

  御花园的银杏树下,十二张乌木案几一字排开。

  宋知夏系着月白围裙站在案前,身后的红泥小炉"咕嘟"冒着热气。

  她手下的豆腐雕成并蒂莲,花瓣薄如蝉翼;冻豆腐吸饱了菌菇汤,在青瓷碗里颤巍巍的;最妙的是那道素烧鹅,豆腐皮卷着笋丝香菇,浇上焦糖色的酱汁,远远望去竟像极了烧得油亮的鹅腿。

  "好!"左都御史拍案,"这豆腐雕花比扬州玉匠的活计还细!"

  "这冻豆腐..."户部侍郎舀了一勺汤,眯眼赞叹,"鲜得人舌头都要化了!"

  观众席上,司徒景站在廊下,目光始终锁着那抹月白身影。

  他想起前日夜里,宋知夏蹲在灶台前试味,被蒸汽熏得鼻尖泛红,却还笑着说"要让陛下吃出家乡味"。

  此刻看她游刃有余地布菜,他忽然觉得,当年在西市初见时那个缩在豆腐摊后的小娘子,早已经长出了自己的铠甲。

  赵家谋士站在角落,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他原以为御前比试不过是走个过场,却没料到这小娘子真能把豆腐做出花来。

  正想着,身后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是赵家暗探胡三。

  "大人!"胡三凑到他耳边,声音发颤,"郑管家让人往御膳房送了掺巴豆粉的豆腐,说是要..."

  "住口!"谋士心头一沉,转身正看见御花园门口,一名带刀侍卫大步流星而来,手里举着个锦盒。

  "启禀陛下!"侍卫单膝跪地,"臣在郑府暗室搜出密信,内有伪造的宋家豆腐毒理报告!"

  全场哗然。左都御史拍案而起:"大胆!"

  宋知夏却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卷纸帛:"陛下,这是青河县二十三家药堂联合出具的检测单,从黄豆浸泡到点卤成型,每一步都有记录。"

  她展开纸帛,朱红的骑缝印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若陛下不信,可传太医院来验。"

  太医院院正接过检测单,推了推老花镜。

  半盏茶后,他躬身回禀:"宋娘子的豆腐,比宫里的御膳还干净三分。"

  皇帝将信笺往案上一摔,龙袍下摆扫得案几上的茶盏叮当响:"好个郑赵两家!

  朕倒要看看,你们还能翻出什么浪来!"

  赵家谋士只觉喉头一甜,险些栽倒。

  他望着宋知夏被众人簇拥的背影,突然想起方才试菜时,那道素烧鹅的滋味——豆香裹着菌鲜,明明是素的,却比真鹅肉还让人回味。

  他这才明白,自己输的从来不是计谋,而是对"吃"这件事的敬畏。

  "宋娘子!"皇帝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朕封你为皇商,特许你的豆腐入贡!"

  掌声如潮涌来。

  宋知夏站在银杏树下,望着满地碎金般的阳光,忽然想起青河县豆农们扛着扁担赶来的模样。

  那些沾着泥土的黄豆,那些粗糙却温暖的手掌,此刻都化作胸腔里的热流,让她的声音带着点哽咽:"臣妇谢陛下隆恩。

  往后定要让天下百姓,都吃上干净、好吃的豆腐。"

  司徒景穿过人群走到她身边,袖中轻轻碰了碰她的手。

  他望着她眼里的光,忽然觉得,从前那些在商海里翻云覆雨的日子,都不如此刻有意义——他终于明白,所谓"掌握商路命脉",不过是为了让眼前这人,能毫无顾忌地去做她想做的事。

  御花园的风掀起宋知夏的裙角,带来远处御膳房的豆香。

  她不知道的是,此刻在京城的某个茶楼里,郑府管家正捏着新收到的密报,上面写着:"宋家已与漠北商队签了黑豆合约,黄豆断供无用。"

  而赵府密室中,谋士正将最后一卷伪证投入火盆,火星子噼啪作响,像极了某种倒计时的声音。

  夜渐深时,宋知夏站在豆腐坊的露台上,望着远处星星点点的灯火。

  司徒景从身后环住她的腰,下巴抵在她发顶:"阿夏,下一步想做什么?"

  她望着天边将圆未圆的月亮,嘴角扬起笑意:"我想...让全天下的孩子,都能吃到热乎的豆腐。"

  风卷着豆香掠过屋檐,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

  没人注意到,墙根下一片落叶被风卷起,打着旋儿飘向未知的方向——那上面,隐约沾着半滴未干的墨汁。

继续阅读:第50章 店铺初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豆腐西施:我在古代靠美食暴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