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仪器的嗡鸣声突然变调。李维的手停在操作台上,老花镜滑到鼻尖,盯着量子纠缠分析仪的读数。
他快步走到窗边,拧开墙角那个刷成绿色的铁盒子——表面标着“气象监测仪”,实际是自制的量子场探测器。
“不对。”他指尖敲了敲屏幕,“波动频率不对,民用扫描器不会这么强。”
叶梦梦从工作台边直起身子,从战术背心口袋摸出个拇指大的银色装置。
探测器贴近桌面时,小红灯开始急促闪烁。“方舟的量子扫描仪,范围半径五公里。”
她把探测器放回口袋,“三小时内定位到这里。”
李维转身往实验室深处走,黑色登山靴踩在金属台阶上哐哐响。
他蹲在墙根,用指甲划了下砖块接缝,第三块砖突然陷进去,露出个密码锁。
“所有计算结果和核心组件都在这儿。”他输入六位数字,保险箱弹出几个硬盘和个深灰色金属箱,“够重启三次。”
叶梦梦摸出加密手机,按了串号码。“何琳,启动B计划。”
她盯着墙上的电子钟,“三十分钟内要到撤离点,目的地曼谷南部备用点,幽灵通道准备好。”
电话那头应了声,她挂断时,李维已经把硬盘塞进防冲击背包,金属箱扣在胸前。
“自毁程序。”李维指了指控制台,“二十分钟后,电脑会擦除所有数据,关键设备腐蚀液启动。”
他按下红色按钮,实验室的荧光灯闪了两下,“现在走还来得及。”
叶梦梦刚要拎起背包,口袋里的通讯器突然震动。
她掏出来,屏幕上跳着乱码,偶尔闪过几个字:“宋明...杜若...不同计划...”她快速按下录音键,等信号消失后,把通讯器递给李维。
“江川的。”
老教授推了推眼镜,盯着屏幕上的乱码。“设计图里确实有矛盾的地方,”他把通讯器还给她,“像是被人动过手脚。”
两人钻进后山小道时,晨雾还没散。叶梦梦走在前头,消音手枪插在腰间,每走十步就回头看一眼。
李维背着包,呼吸声不重,脚步稳得像山里的岩羊。
“二十五年了,”他说,“每天走二十公里,这算轻的。”
走了一小时,头顶传来旋翼声。叶梦梦拽着李维冲进灌木丛,仰头看天。
三架黑色直升机正往东南方向飞,机腹下的探照灯扫过山林。
“热成像干扰器。”她从包里摸出个塑料球,往相反方向扔出去,“能骗他们五分钟。”
两人猫着腰往河边走。水流声越来越响时,叶梦梦停住脚,冲对岸打了个手势。
树荫下走出个穿靛蓝泰式上衣的男人,身边拴着两匹骡子。
“何琳的人。”她转头对李维说,“过了河,他带我们穿无人区。”
李维望着河面。水浪拍着石头,最窄的地方也有十米宽。
叶梦梦蹲下来,从背包侧边抽出卷尼龙绳,两头各有个金属钩。
她甩了两下,左边的钩子“咔”地扣住对岸老榕树的枝桠,右边的钩子钩住这边的青冈木。
“工程系必修课。”她踩着绳子开始晃,“抓紧。”
等两人带着骡子过了河,直升机的声音已经远了。
日头偏西时,他们到了山脚下的村子。村口停着辆银色货车,车头贴满泰国明星贴纸。
司机摇下车窗,冲叶梦梦点头。“安全?”她绕车转了一圈,检查底盘和轮胎。
“暂时。”司机说,“但他们会扩大搜索。”
李维把金属箱放进后备箱,按了按箱体。“路上颠得厉害,校准可能偏了。”
他坐进后排,系上安全带。
货车发动时,叶梦梦的手机亮了。何琳的消息:“曼谷南部安全屋就绪,催化剂市场无货。”
她盯着屏幕,手指在方向盘上敲了两下。“联系棱镜,问他能不能弄。”
她回了条消息,转头对李维说,“江川说宋明要改生命形式,不是融合那么简单。”
老教授扯了扯衣领。“赌博,”他说,“没人知道后果。”
香港中环,杜若把搜捕报告拍在桌上。“清迈行动延迟两小时?”
他盯着汇报的特工,“通讯故障?”
特工喉结动了动。“卫星信号被干扰,我们...我们排查过...”
“第三次了。”杜若打断他,“前两次是东京和柏林,都是关键行动掉链子。”
他转向安全主管,“查过去72小时的内部通讯,重点标记异常流量。”
安全主管点头要走,他又补了句,“特别是棱镜的通讯记录。”
深夜,杜若的办公室拉着遮光帘。阴影里的人走进来,帽檐压得低低的。
“找棱镜。”杜若递过去个U盘,“48小时,我要知道是谁。”
阴影里的人接过U盘,转身要走。“融合等不了。”
杜若说,“不管他是谁,别留活口。”
货车在山路上颠簸,李维在后座打盹。叶梦梦盯着后视镜,远处有辆白色皮卡跟着,已经跟了三公里。
她踩下油门,皮卡也加速。
“抓紧。”她对李维喊了声,猛打方向盘冲进岔路。
后视镜里,皮卡的灯光越来越近。
货车在山路上颠簸,车灯划破夜色。叶梦梦盯着后视镜,白色皮卡的远光灯晃得人睁不开眼。
她伸手拍了拍司机肩膀:“再往左偏两米,路基软。”
司机应了声,方向盘微转。后座传来纸张翻动声,李维还在翻那个防冲击背包,金属箱边角磕到座椅,“咔”的一声。
“停。”叶梦梦突然说。司机踩下刹车,货车滑出两米才停稳。
她摇下车窗,山风灌进来,带着松针的苦味。
“听见没?”她侧耳,“林子里没动静。”司机皱起眉:“后半夜本来就没什么......”
“热成像。”叶梦梦打断他,摸出手机点开软件。
屏幕上,道路两侧的树林里跳出十几个红点,分布成半圆,正缓缓往中间收拢。
她手指捏紧手机:“调头,快。”
司机刚要打方向盘,“刺啦”一声,前方路面弹起一排钉刺带。
同时,左右树林里的探照灯齐刷刷亮起,白晃晃的光罩住货车。
叶梦梦眯起眼,看见树后黑色制服的人影——战术背心、防暴盾,左胸绣着银色猎犬徽章。
扩音器的声音炸响:“叶梦梦,李维博士。我们是方舟基金特别行动组。
你们已被包围,交出装置组件和设计图,保证你们安全离开。”
李维把金属箱塞进防弹背包,拉链拉到顶:“他们不会放人的。”
叶梦梦点头,从战术背心摸出两个塑料球:“烟雾弹加热干扰器,撑三十秒。后备箱有应急包,弃车进林子。”
“十秒倒计时。”扩音器里的声音提高,“十、九......”
叶梦梦把塑料球塞给李维:“数到三。”她转头看司机,对方正攥着方向盘发抖:“我真没......”
“八。”
“信你。”叶梦梦拍他手背,“锁好车门,装成人质。”
“七。”
“三。”李维说。
后方突然传来爆炸。叶梦梦侧头,货车尾部腾起黑烟,几个黑影在火里打滚。
探照灯唰地转向后方,树林里响起喊叫声。
“现在!”叶梦梦推开车门,拉着李维冲进左边林子。
烟雾弹在车旁炸开,白茫茫一片,隐约听见子弹打在树干上的“噗噗”声。
两人在林子里跑了十分钟,李维扶着腰喘气:“这把老骨头......”叶梦梦拽他往溪边走,溪水声越来越响。
“停。”她按住李维肩膀。树杈间垂下落藤,有人影顺着藤条滑下来,落地没声。
叶梦梦摸出枪,那人抬手,袖口闪过一点银光——棱镜形状的徽章。
“棱镜?”她枪口往下压了压。
“方舟的增援十分钟到。”中年男人穿深灰冲锋衣,口音带点江浙腔,“跟我走。”
他转身往上游走,鞋尖踢开溪边碎石,“溪水掩足迹。”
李维看了眼叶梦梦,跟着走。一公里后,溪边长着排野芭蕉,后面停着辆银灰色越野车,车身沾着鱼鳞。
男人拉开车门:“上车,去东海岸。曼谷被监控了。”
叶梦梦坐副驾驶,李维挤在后座。越野车发动,轮胎碾过碎石。
她盯着男人侧脸:“谁派你来的?”
“我自己。”男人看了眼后视镜,“方舟创始成员,陈。”
李维突然直起身子:“陈工?你不是......”
“五年前假死。”陈说,“宋明的研究变了。
他现在要的不是融合,是改写生命规则。杜若更狠,想拿两个世界当棋盘。”
他从口袋摸出个U盘,“原始设计图,宋明没给你们看的部分。”
叶梦梦接过U盘,金属壳有点凉:“融合后果?”
“不是物理合并。”陈说,“是存在形式重组。
宋明说这是进化,可没人知道重组后会剩下什么。”
他瞥了眼仪表盘,“而且已经开始了。”
“什么?”李维往前凑。
“时间流速波动,重力异常,电子设备抽风。”
陈说,“你们没注意?我测过,只剩21天。”
叶梦梦捏着U盘,想起半小时前通讯器里的乱码。
她摸出手机,屏幕上何琳的消息还亮着:“曼谷安全屋暴露,杜若调了猎犬小队。”
越野车转过山弯,月光照在陈的侧脸上。他突然踩刹车,指向挡风玻璃:“看。”
远处山坳里,一团蓝光忽明忽暗。叶梦梦眯起眼,蓝光里隐约有栋楼——是清迈实验室的模样,可玻璃全碎了,墙皮剥落。
“交叠现象。”陈重新踩下油门,“两个世界的对应点开始重叠。”
李维从背包摸出量子探测器,屏幕上的波形图拧成麻花:“频率12.7赫兹......和宋明的装置共振。”
叶梦梦把U盘塞进战术背心内层。手机震动,江川的通讯请求跳出来,画面雪花点乱闪,只看见他身后一片废墟,还有张照片——赵天明和宋明的合影,背景是“涅槃计划”的牌子。
“融合......规则......”江川的声音断断续续,“他们......故意......”
通讯断开。叶梦梦抬头,后视镜里陈的表情没变,李维还在看探测器。
山风卷着松针打在车窗上,发出沙沙的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