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美树这边忙完,姜小白也笨手笨脚的洗完了三个人的碗和锅。
“爸,你去睡觉。”姜美树拿走姜运富手中编了一半的箩筐,放起来,把他推到屋里去。
“爸不困。”姜运富精神很亢奋,一点困意也没有。
“不困也得休息,你累坏了怎么办?”姜美树给他配好药,又倒了一杯热水,顺便给他泼了盆冷水:“爸,这些东西不一定能卖的出去的,你先别做那么多。”
“噢。”姜运富发热的脑袋,这才冷静了一些,吃药。
姜美树看着他吃完药,躺下,才放心的出门。
姜小白扶着架子车车把,好玩儿地在院子里转来转去,跃跃欲试道,“姐姐,我也要跟你一起去卖东西。”
“不用,我自己去就行。”家里还有两样更重要的东西呢,姜美树指着院子里的母鸡和条机上的君子兰说:“小白,这两样东西比你的命还重要,你要看好了,不能让任何人把它们偷走知道吗?”
“喔!”姜小白虽然不大乐意他是男孩子却要在家里蹲着,但,这是家姐吩咐的,他只得照做。
姜小白搬了个小板凳,拿一把青草,坐在两只咯咯哒叫的母鸡旁边,认真地给它们当保镖兼保姆。
事实证明,在生存面前,小奶狗也是可以看家护院的。
“乖啊,下午姐姐挣了钱,回来给你买好吃的。”姜美树摸摸他虚弱又漂亮的脸,愉快地拉着架子车走人。
上一世她到大山里做慈善活动时,体验过拉架子车的感受,可是这玩意儿看似简单,实则也是需要技巧的。
尤其是走在坎坷不平的路上,吃力到不行,有几次差点拐到沟里去。
幸亏原主小三毛本身力气就大,姜总脑袋瓜子又机灵,她很快就掌握了平衡架子车车把的技巧。
两个多小时后,终于到了安南县最大的集市。
姜总虽然遇到了三次暴富的机遇,抓住了两次,可她并没有因此就只坐等天上掉馅饼砸中自己。
姜总更信奉只有脚踏实地的干,出人头地时脚跟儿才能站的更稳。
-
姜美树打定主意来卖东西,便早早出发,早早到达,自然是挑了个最有利地形位置占位,正式开始了她第一次摆摊生涯。
今天天气很好,秋高气爽的,又是交公粮的日子,许多人都是拖家带口来城里,到了城里,难免会来集市看看新鲜买东西。
上午十点,集市上就挤满了卖东西和买东西的人。
一开始,姜美树没急着叫卖,大多人都习惯先从头到尾转一圈,看看东西问问价格。
像逛淘宝一样,把每样商品都做个比对,看看哪家最便宜,质量最好,他们就买哪一家的。
不过,到了十一点左右时,问价的人就开始进入买东西阶段了,买完以后,正好可以回家吃中午饭。
一家几口人,在城里吃饭得花上五毛一块钱的,太不划算。
第一个回头看的人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他蹲在地上,拿着个小号草筛子端详了一遍又一遍,看得出来很是满意。
姜美树笑容甜美,声音响亮地说:“大叔,这个竹筛子是我爸编的,8块钱一个,结实又耐用,包您用十年都不会坏的,坏了您到姜家沟来找我爸,他叫姜运富,保证给您换新的。”
中年男人被她的话逗笑了,“你是姜运富的女儿啊?你爸我认识,说起来我们还有点亲戚关系呢,他编得东西确实不错,以前给过我家一个竹筐,这都七八年了还在用着呢。”
姜美树不知他是说的套话,还是真的,就顺着他的话说下去:“您也知道我爸编得东西好啊,那就不用我多说了,既然咱们是亲戚,我就少收您1块钱,省下来正好你可以去吃两碗大饺子。”
“行。”筛子是常用农具,必不可少,而且她价格又是卖得最低,中年男人也就不再挑三拣四了,当场拍板付钱。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后,姜美树一脸恳切地拜托他:“大叔,有人问起来,您可别跟人家说是7块钱买的,要不人家都到我家要退钱咋办?”
“中,中, 谁问我都说掏了8块钱买的。”她这么一说,瞬间让中年男人觉得自己占了个大大的便宜,省下的一块钱,他又顺便买了顶斗笠戴在头上。
中年男人刚走,就有个牵着儿子的大婶过来了,拿起个罩虑,看了看,问:“闺女,你爸真是姜运富啊?”
姜美树甜甜一笑,道:“如假包换,我是他女儿。”
大婶狐疑地上下看姜美树,“咋看着你跟以前不一样呢?”
“长大了嘛,肯定跟小时候不一样啦,”姜美树敷衍了她一句,转入正题:“婶儿,这个罩虑9毛钱一个,你要是拿两个,我给你算1块5毛钱,省下3毛你就能买一斤半鸡蛋回家给弟弟煮着吃。”
卖鸡蛋的,就在姜美树隔壁摊位。
那位大姐一听她帮自己推销,也帮衬道,“9毛钱一个太值了,昨个儿有人卖一块钱一个呢,人家这个还是姜家沟的竹子。”
“1块5两个呀?”大婶儿算算挺划算,可是买两个又多余,她犹豫不决。
“大娘,你看看这罩虑,9毛钱一个,1.5两个,”又有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凑过来看罩虑,姜美树趁机催促道,“婶儿,你看一共就这五个,你再去转一圈就卖完了。”
“1.5两个呀?”老太太眯起眼睛,仔细看了看做工,满意地点点头:“小妮儿,给我拿两个。”
老太太拿出个手绢,里面鼓囊囊的包了一叠零钱,抽出2块毛票,递给姜美树。
看她付钱的气势,就知道是掌握家里财产大权的,不像有些人拿一毛钱出来都扣扣索索的。
“找您5毛钱,”姜美树递钱过去,顺口说:“大娘,我是姜家沟的,我爸叫姜运富,您要是还需要别的,下次别忘了来我这里买哈。”
“行,我就是冲着你爸的手艺才买的。” 老太太收起手绢,塞到裤腰带里,拿着罩虑,走人。
“小妮儿,给我也拿两个。”先前那位大婶儿看到有人买,购买欲也被催生出来,在口袋里摸索半天,掏出皱巴巴的1块5毛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