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亲身犯险
日月重照2025-07-29 16:284,428

  萧观音神色毅然,直言道:“小女子欲亲赴大宋汴梁城一行。”

  契丹皇上听闻萧观音竟要前往大宋,不禁心头一震,不假思索便喝道:“此事实属荒谬,绝无可能应允!”

  萧天佑心中暗自一动,这女子久留大辽,日后恐生事端,难得她自己主动请去,倒不如顺水推舟。当下轻咳一声,问道:“观音奴,你究竟为何执意要去大宋?”

  萧观音神色郑重,说道:“皇上,义父,观音对大宋的了解,迄今仅源于各类文书。然而,纳言所呈送的密报,却屡屡相互牴牾,实在令人难以决断。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今大宋国力强盛,我大辽稍有不慎,便可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故而,小女子一心想去汴梁城,以期对大宋有更为详尽透彻的认知。”

  契丹皇上不耐烦地一挥手,厉声道:“无需多言,朕心意已决,绝不答应!”

  萧观音却毫不退缩,理直气壮道:“观音亦是大辽子民,一心为国家效力,又有何不妥之处?大王究竟凭何理由阻拦小女子?”

  契丹皇上微微一愣,旋即长叹一声,颇为无奈道:“观音奴,难道你当真不明白朕的心意?”

  萧观音万没想到契丹皇上竟会当着萧天佑的面说出这般言语,顿时双颊绯红,赶忙扭过头去。

  萧天佑暗觉不妙,佯装未曾听见,说道:“皇上,观音奴一片赤诚,忠君报国之心可鉴,所言也在情在理。军中密探自大宋传来的情报,老臣亦常觉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观音奴心思缜密,倘若她能坐镇大宋,对我大辽而言,实乃益处多多啊。”

  萧观音心中暗自冷笑,这名义上的义父心中所想,她岂会不知。萧天佑对她向来心存戒意,方才言语之间,分明是盼着她长留大宋。不过,她确实对大宋之行心意已决,皆因对曹佾此人充满好奇。一个世家旁支的没落子弟,竟能扶摇直上,成为大宋实际的掌权者,在当今之世,着实罕见。此人不仅文韬武略,从政手段高明,与大理国一战中所展露的军事才能,更是令萧观音赞叹不已。为探究这场战役,萧观音仔细研读了各方密报,发觉曹佾深谋远虑,为这一战精心筹备长达五年之久,而大理国却浑然不觉。如此看来,宋理之战尚未打响,结局便已注定。萧观音深知,若不能深入了解曹佾,大辽与之抗衡,绝无胜算。

  契丹皇上瞥了萧天佑一眼,说道:“萧卿,你莫非忘了三年前明教涂建邦那档子事?观音奴为那事筹划良久,连退路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可他们杀了汪邵敏之后,不出一日便陷入曹佾的重重包围,最终仅有司徒浩南一人侥幸逃脱。由此可见,大宋京城防范何等森严。况且,此去大宋路途遥远,何止千里,观音奴一介弱女子,倘若途中稍有差池,这可如何是好?”

  萧观音轻笑一声,说道:“皇上此言差矣。倘若涂建邦等人不去贸然刺杀那大宋大臣,曹佾未必便能察觉。观音此番前往汴梁城,不过是打探些许消息,并无不轨之心,想来应不会太过引人注目。况且,这些年观音跟随萧大娘子也学了些防身之术,寻常大汉还能应付一二。皇上若实在放心不下,便请萧大娘子陪观音一同前往便是。”

  萧观音提及的萧大娘子,契丹皇上自然颇为熟悉。萧家向来是大辽皇室最为坚定的支持者,若没有萧家全力襄助,契丹皇上自忖根本无力与朝中权臣相抗。而这萧大娘子,乃是萧家当代家主萧敬新的大姐,传说其武功与萧敬新不相上下。若不是萧家向来没有女子执掌家门的先例,以她的能耐,这萧家之主的位置,恐怕还轮不到萧敬新。

  契丹皇上心中稍安,但仍试图劝服萧观音,说道:“萧大娘子,朕自然信得过。可那曹佾绝非善类,当年涂建邦与司徒浩南联手,其武功比起萧大娘子也不遑多让,再加上众多明教弟子,却依旧全军覆没。观音奴,朕思来想去,仍觉此行太过凶险,你还是尽早打消这个念头吧。”

  萧观音斩钉截铁道:“观音心意已决,大王不必再费口舌相劝。天下大势,分合无常,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原四分而治已延续近百年,皇上雄才大略,较之太祖皇帝亦毫不逊色,实乃足以一统天下的明君。观音深受皇上知遇之恩,一直苦于无以为报,皇上就请放心让观音去吧。”

  契丹皇上微微一笑,说道:“观音奴,你若真心想报答朕,朕倒希望你能换种方式。”

  萧观音心中一滞,赶忙岔开话题道:“说起涂建邦之事,观音心中着实有些疑惑。当年司徒浩南返回幽州,言辞闪烁,吞吞吐吐,其中必定有隐情未曾如实相告。观音自认为策划得滴水不漏,只要涂建邦等人小心行事,曹佾纵然本事再大,要查到苟文磊府上,少说也得好几日之后,怎会如此迅速便将他们包围?而且据事后密报所言,曹佾显然早有准备,调集了诸多高手。否则,仅凭普通士兵,又怎能让司徒浩南几乎全军覆没,仅他一人逃脱?再者,司徒浩南身上仅有皮肉之伤,这岂不是太过蹊跷?”

  契丹皇上叹了口气,说道:“朕又何尝不觉得此事疑点重重?只是明教一下子折损这么多高手,已然群情激愤,只能暂且安抚。司徒浩南虽疑点颇多,但其门下弟子在大宋伤亡殆尽,如今幽冥刀门仅剩下他孤身一人。若说他与大宋暗中勾结,这代价未免也太大了些。观音奴,你就暂且不要再追究此事了。”

  萧观音心中颇不以为然。这些明教中人,大多是迫于形势才投靠契丹皇上,其忠诚度远不及藏密布达拉宫的高僧,更无法与世代守护大辽的萧家相提并论。虽说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但若是有外敌引诱,着实难保他们不会临阵倒戈。萧观音原本打算劝谏契丹皇上清理明教,只留下可用之人,既然皇上如此说了,她也只好应道:“观音遵命。”

  契丹皇上沉默良久,他看着萧观音长大,深知这女子性格执拗,一旦下定决心,便如铁石般难以更改。如今之计,唯有设法保障她的安全。契丹皇上无奈说道:“观音奴,既然你心意已决,朕也不再强求。你打算以何种身份进入汴梁城?”这女子行事向来谋定而后动,既然决定前往大宋,想必在细节方面已有周全考量。

  萧观音见契丹皇上似有应允之意,心中大喜,微笑道:“观音已然想过,准备以夏延亭夫人娘家侄女的身份进入汴梁城。”

  萧天佑当即反对道:“万万不可。夏延亭乃是我大辽派往大宋最为出色的人才,如今在大宋身居高位,已然是大宋的重臣。如此重要之人,怎能轻易动用?”

  萧观音看向萧天佑,说道:“义父,观音此举亦是经过深思熟虑。这夏延亭在大宋的地位,远比在我大辽时尊崇,尽享荣华富贵,恐怕早已心生异志。当年涂建邦等人前往汴梁城之前,观音曾派人告知夏延亭,请他协助行事,可他却百般推诿,借口官家命他到各地巡查,索性离开了汴梁城。似他这等人物,若不加以督促,日后恐成大患,追悔莫及。”

  契丹皇上心中却另有忧虑,说道:“观音奴,若那夏延亭当真如此,你前往他的府上,岂不是更加危险?”

  萧观音道:“无妨,此人的心思,观音也能揣摩几分。他既不愿为大辽效力,又不敢公然投靠大宋。正因他已身为大宋朝中重臣,所以即便他向官家坦白此事,所能获取的赏赐,与他现今的地位相比,简直微不足道。此人并非愚笨之辈,必定不会做出这等蠢事。观音到了他府上,只要不将他逼入绝境,他定会好生招待,绝不敢泄露半点风声。”

  契丹皇上点点头,说道:“好吧,此事便依你所言。”

  萧观音赶忙起身下拜,说道:“多谢皇上。”

  契丹皇上笑道:“谢朕作甚?你是为大辽效力,倒是朕该谢你才是。”

  萧观音轻笑道:“观音不敢。”

  契丹皇上沉思片刻,说道:“大宋远在千里之外,虽说每日皆有密报呈上,但正如你所说,朕对其了解仍颇为粗略。尤其是曹佾,此人在剑南节度使任上时,因只是地方官员,纳言所对他竟未给予足够重视,实在罪无可恕。如今他已然在大宋一手遮天,官家赵祯沦为傀儡,但朕就不信,大宋皇室会心甘情愿如此。官家虽已年迈体衰,但其子赵拓年轻气盛,对曹家极为不满。观音奴,你是朕最为信任之人,此次你既然决意前往大宋,朕便将大辽在汴梁城的所有势力交付与你,由你全权调度,设法离间大宋君臣。必要之时,可再派遣皮室军高手投靠赵拓门下,全力助他与曹家争斗。此事无论成败,势必能在大宋掀起轩然大波,对我大辽百利而无一害。”

  契丹皇上忽然又笑道:“不过观音奴,你只需在幕后指挥即可。听闻那赵拓生性好色,朕可不想让你亲身涉险。”

  契丹皇上此举,看似将萧观音推向险境,然而萧观音见皇上如此果决,不为儿女私情所左右,非但不忧,反而心中欢喜,躬身道:“小女子遵命。”

  契丹皇上将她扶起,说道:“不过,观音奴,你须得答应朕一事。”

  萧观音神色庄重道:“皇上请讲,小女子定当遵从。”

  “好,这可是你亲口所言,”契丹皇上呵呵大笑,“此次你从大宋归来,朕定要迎娶你入宫,可不许再推三阻四了。”

  萧观音微微一怔,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回应。

  契丹皇上略显不悦,说道:“怎么,难道朕还配不上你?”

  萧观音赶忙说道:“皇上,小女子绝无此意,只是……”

  契丹皇上微怒道:“无需再说了,你那些借口朕早已听腻。什么自怜身世,又说自己是不祥之人,朕之皇权受命于天,有朕护佑于你,你又有何可顾虑的?”

  萧观音脸上浮现出奇异之色,良久,决然道:“观音此番若能从大宋平安归来,必依皇上所愿。”

  萧天佑在一旁暗自叫苦,却又实在想不出合适的理由劝阻,只好一声不吭。

  契丹皇上大喜,问道:“观音奴,你打算何时启程?”

  萧观音道:“若萧大娘子应允此事,观音准备五日后便出发。”

  契丹皇上点点头道:“那好,萧家那边朕替你去说。这几日你且好生休息,毕竟路途遥远,一路上可要多加小心。”

  契丹皇上又叮嘱了几句,便与萧天佑一同离开了别院。

  萧天佑一路上有些心不在焉,一直以来,他都认定萧观音接近皇上,是为了讨好皇上。毕竟以她的出身,想要入宫谈何容易。可今日所见,分明是皇上早有此意,而萧观音却似乎并不情愿。若说她是欲擒故纵,却又不像,皇上对她情深意笃,如此做法只会徒增皇上的烦恼。

  契丹皇上丝毫没有察觉到身边这位大辽名将的心思,他自己也正为这事苦恼不已。萧观音此前已经多次婉拒他,他实在想不明白这女子究竟在顾虑什么,难道世上还有比自己更适合她的人?他对萧观音颇为了解,深知此女心思深沉,手段了得,且野心勃勃,但他对此倒也并不在意。自己正值盛年,又心怀一统天下的壮志,有这样一个女子相助,倒也能如虎添翼。可按常理来说,自己应是她的最佳选择,为何她却一直犹豫不决?

  契丹皇上揉了揉眉心,忽然叹道:“萧卿,你这义女真让人头疼啊。”

  萧天佑微微一惊,顿时哭笑不得,没想到皇上也会为了一个女子如此心烦。他虽比契丹皇上年长十来岁,但二人私交甚笃,无人之时也常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见皇上如此模样,不由得笑道:“皇上既有此心,强行将她迎娶入宫便是,无需顾虑老臣的想法。”

  契丹皇上摇头道:“如此女子,怎能用强迫手段?朕定要让她心甘情愿,方显朕的本事。”

  萧天佑心中虽不以为然,但也不想再继续谈论此事,便道:“皇上,观音奴此去大宋,老臣南院枢密院的密探,是否需要从中协助?”

  契丹皇上思索片刻,说道:“不必了。虽说朕相信观音奴的能力,但大辽还未到孤注一掷的时候,南院枢密院的人就不必参与此事了,只需在一旁暗中观察即可。倘若观音奴此行失利,你们负责将她从大宋安然接回。”

  契丹皇上仰望天空,长叹道:“仔细想来,朕对观音奴此行寄予厚望。我大辽历经前几年内乱,大宋国力已然超越我大辽,朝中名将毕士安尚未年迈体衰,狄青正值壮年,三大营统领也皆非平庸之辈。我大辽军队即便主动出击,亦难有胜算。如今也只好先暗中行事,看看能否有所转机。”

继续阅读:第131章 谍影重重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宋时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