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谍影重重
日月重照2025-07-28 17:294,113

  天空阴沉沉的,细密而柔和的雨丝如薄雾般,将整个汴梁城笼罩其中。

  且说这汴梁城南靠近城门处,有一酒楼唤作秋水居。此阁店面虽不算宽敞,然店中菜肴雅致清淡,倒也引得不少过往食客驻足。只是近日秋雨连绵,这生意便如那凋零之叶,愈发萧条。那店铺掌柜望着人迹寥寥的街头,满心愁绪,恰似那浓云压顶,挥之不去。

  有一身形瘦削的青年,此刻正端着酒杯,倚于窗口愣愣出神。这青年姓袁,乃附近私塾先生,平日里亦是这店中的常客。他每次前来,不过要一壶浊酒、两三样小菜,看似寒酸,却因腹中有些学问,且心地良善,遇家境实在困窘之学生,宁可免去束脩,也要传道授业,故而在这一带颇受众人敬重。

  恰在此时,袁先生端杯之手忽的一抖,赶忙转身回到酒桌前坐下,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旋即晃了晃酒壶,发觉已然空了。这时,一个小二满脸笑意地走上前,说道:“袁先生,可要再来一壶?”

  袁先生伸手捏了捏钱袋,估量着囊中银钱尚可,便点头应道:“有劳了。”

  忽闻门口店小二高声说道:“三位客官是来用饭吗?快快请进。”

  但见三人步入店门,为首之人不过十七八岁年纪,面若冠玉,双目明亮仿若朗星,周身气宇轩昂。身着淡青色束腰袍服,剪裁极为合体,一看便知是世家子弟无疑。其身后跟着两人,观其模样,似是仆人。那管家模样之人抖了抖手中的伞,递与小二,说道:“小心收好了,不然卖了你也赔不起。”

  小二接过伞,只觉手中一沉,不禁吃了一惊。再瞧那伞柄之上,竟镶嵌着一块拇指大小的碧玉,心中暗惊,知晓此人所言非虚,赶忙寻了个显眼之处,小心翼翼地将伞放好。

  为首的少年面露不满,瞥了那人一眼,说道:“李福,你这是作甚?”

  那唤作李福之人,赶忙赔笑道:“五公子,这伞原是从大理进贡而来,整个府里也就三把,皆登记在册。若是丢了,李管事那里,小的可没法交代。”

  那少年白了他一眼,不愿再多啰嗦,径直走到袁先生桌前坐下,笑着说道:“嘉骏啊,方才你都瞧见我这做姐夫的了,怎的连个招呼也不打?”

  这少年便是曹炬,年已过十七。而这位袁先生,正是杨小云的表弟袁嘉骏。杨小云早在曹佾为曹炬行过成人礼后,便正式嫁入曹家。是以论年纪,袁嘉骏虽比曹炬稍长,但曹炬见了他,向来以姐夫相称。

  袁嘉骏没好气地回应道:“堂堂曹枢密使家的五公子,我这小小私塾先生,怎敢高攀。”

  此时,小二正巧来给袁先生上酒,听闻此言,手不由得一抖,托盘上的酒壶险些掉落。

  曹炬袍袖轻轻一拂,那酒壶下坠之势顿时减缓。站在他身后的澹台宇鑫伸手接住酒壶,打开壶盖闻了一下,皱着眉头说道:“这是何物?小二,把你们店里最好的酒端上来。”

  曹炬摆摆手,说道:“无妨,一壶浊酒喜相逢,我与嘉骏多日未见了。澹台,给我满上,我敬嘉骏一杯。”

  澹台宇鑫应了声“是”,转身在小二耳边低声恫吓了几句,小二顿时面如土色,只是不住点头。

  曹炬让澹台宇鑫给两人斟好酒,举杯说道:“嘉骏,咱们俩好歹也是亲戚,来,先干一杯。”

  袁嘉骏略作犹豫,觉得拒绝不妥,便举杯饮了。

  曹炬一杯酒下肚,脸色不禁一苦。袁嘉骏见状,嘲讽道:“怎么样,五少爷喝不惯吧?”

  曹炬吐了口气,说道:“这也叫酒?怎的一股糟味?”

  袁嘉骏笑道:“此酒本就是用酒糟泡制而成,怎能入得了你这世家公子之口?”

  曹炬放下酒杯,轻声对袁嘉骏说道:“嘉骏,你这又是何苦。小云在大宋就你这么一个亲人,她若知晓你如今这般境况,定会心疼。她一直对你放心不下,今日便是让我来找你,还给你带了些衣物,以及她亲手做的大理口味菜肴。你有空还是多去府里看看她吧。”

  袁嘉骏接过曹炬身后澹台宇鑫手中的礼盒,神色惆怅地说道:“多谢五公子亲自跑这一趟,可我一介平头百姓,怎能随意进入曹府,还是不麻烦了。”

  曹炬指了指李福,说道:“这是府里的李管事,我今日带他来便是为了此事。你若想去见小云,到了府门外便说找他。李福,你可认清这位袁先生了?日后少奶奶若因此事不悦,我唯你是问。”

  李福赶忙躬身说道:“五公子放心,小人记住了。”

  袁嘉骏看了曹炬一眼,拿起酒壶为两人满上,说道:“五公子能如此关怀表姐,我袁嘉骏着实替她高兴。来,我敬五公子一杯。”

  曹炬微微向后一仰,说道:“免了,这酒我实在喝不下第二杯了。澹台,还是让小二上好酒来,再备些精致小菜。”

  袁嘉骏笑道:“五公子,你这富家习气终究难改啊。”

  曹炬思索片刻,说道:“或许吧。其实我这人随遇而安,只是不愿亏待自己,既有好酒可饮,又何必非要喝这劣酒?若大理范家仍在,嘉骏你也不会弃佳酿而饮此酒吧?”

  袁嘉骏神色惆怅,说道:“大理范家?早已经是往昔之事了。”

  曹炬道:“你既知大理范家已然成为过往,嘉骏你又为何想不明白,何必再纠结于大理与大宋之间。以你的学问,谋个一官半职并非难事。为官者,未必只为大宋效力,亦可造福一方百姓。你瞧瞧你的那些学生,诸多出身穷苦人家,你虽能免费教他们读书,可若他们连生计都成问题,又哪有心思读书?仅凭你的侠义之心,又能帮得了多少人?你若真心为百姓着想,还是去为官吧。”

  袁嘉骏冷笑一声,说道:“说到为官,令尊枢密使大人已然身为当朝高官,可城中如此多穷苦人家,他就不能施以援手吗?”

  曹炬叹道:“家父已然尽力,你可曾听闻这几年汴梁城有人饿死街头?”

  袁嘉骏道:“难道如此便够了?起码也该做到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吧?”

  曹炬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嘉骏啊嘉骏,你也是熟读史书之人,这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历朝历代又有哪个做到了?”

  袁嘉骏一时语塞,说道:“起码尧舜之治时曾做到过。”

  曹炬微微一笑,说道:“那我且问你,尧舜所管辖之地域有多大,人口几何?尧舜之时人们用何种文字书写,你可曾见过商代以前哪位名家的真迹?这幼有所教教的又是诸子百家的哪一家?”

  袁嘉骏瞠目结舌,道:“这个……”

  曹炬摆弄着手中竹筷,说道:“尧舜之治不过是传说罢了,诸子百家对其描述亦是各不相同。真相究竟如何,又有谁能真正知晓?除非有人能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时代……”曹炬说着,不禁想到自身,声音渐渐低沉下来。

  袁嘉骏仍不服气,说道:“可你瞧瞧那些人,衣不蔽体,整日为生计发愁,有的甚至卖儿卖女。曹枢密使身为一国宰执,你五公子又每日锦衣玉食,难道心中就不感不安?”

  曹炬冷笑一声,对袁嘉骏说道:“家父政务繁忙,日理万机,岂是你所能理解。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若让你治理一县之地,凭你的本事,能保证家家温饱吗?不弄得民不聊生便已是万幸。”

  袁嘉骏气得气血上涌,说道:“我袁嘉骏虽无其他本事,但至少可以做到一心为民,定然胜过大宋大部分官员。”

  曹炬将手中竹筷往桌上一敲,说道:“好,明日我便向吏部举荐你为一县知县,看看你是否只是口出狂言之人。”

  袁嘉骏想都没想,说道:“一言为定。”旋即反应过来,自己中了曹炬之计。

  曹炬笑吟吟地说道:“嘉骏,你乃大丈夫,可不能反悔啊。”

  袁嘉骏哼了一声,说道:“难怪曹公子在京城春风得意,果然狡黠如狐。”

  澹台宇鑫忍不住说道:“袁先生,公子是看在少奶奶的份上,才对你客气几分,你莫要太过分了。”

  袁嘉骏冷冷说道:“无需这位大人提醒,我袁某心中自然明白。”

  曹炬瞪了澹台宇鑫一眼,说道:“多嘴。”

  恰在此时,只听店外传来一女子娇柔之声:“店家,请问去吏部韩琦韩大人府上该如何走?”

  曹炬与袁嘉骏闻言,向外望去,只见门口停着两辆马车,车身满是泥泞,显然是长途跋涉而来。一个丫鬟模样的少女打着竹伞,身子冻得瑟瑟发抖。

  店铺掌柜面露难色,说道:“这位姑娘,我不过是个普通百姓,哪知晓这些大人的住处。”

  李福走上前去,笑着说道:“姑娘问的可是韩琦韩大人?”

  那丫鬟应道:“正是,不知这位大伯可知道韩大人住于何处?”

  李福说道:“韩大人府上位于汴梁城北,此处却是城南。这京城道路错综复杂,若无带路之人,恐怕一时难以寻到。”

  那丫鬟略作犹豫,说道:“原来如此。这位大伯,不知您能否为我们带下路,到了韩大人府上,我家小姐定会重金酬谢。”

  李福哭笑不得,本欲教训几句,但念及对方只是个小女孩,便摇摇头,笑道:“在下尚有要事在身,实在爱莫能助。”

  店铺掌柜一心招揽生意,说道:“姑娘,京城地域广阔,这雨天路滑,从城南到城北恐怕得个把时辰,且您看这雨愈发大了。不如先在小店稍作歇息,等雨停了再走不迟。”

  那丫鬟抬头看了看天色,走到车前与里面之人商议了几句,转身对店铺掌柜说道:“那好,店家,先去煮碗姜汤与我家小姐驱驱寒,再准备几样精致小菜。”

  曹炬心中暗笑,忖度这小姐想必出身富贵之家,说不定还是韩琦的亲戚。回头对袁嘉骏笑道:“这世上锦衣玉食者可不止我一人,看来这位小姐亦是此类。”

  袁嘉骏并未回应,两眼直直地盯着门外。

  曹炬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方才那丫鬟与一中年仆妇搀扶着一女子走了进来。那女子身着藏青色绸衣,容貌清秀脱俗,举止端庄,双目清澈,俨然大家闺秀。

  曹炬呵呵一笑,伸手在袁嘉骏眼前晃了晃,嘴里念叨着:“魂归来兮。”

  袁嘉骏猛地惊醒,脸一红,说道:“你这是作甚?”

  曹炬笑道:“我见某人魂不守舍,故而帮他一把。”

  那青衣女子听到两人谈笑声,便朝这边看了一眼,顿时心中好奇。这两人,一个似落魄文人,另一个却像世家子弟,坐在一起看似极不协调,却又仿佛极为熟稔。

  曹炬低声笑道:“嘉骏,那女子在看你呢。”

  袁嘉骏忍不住朝那女子望去,正好那女子也在打量他,袁嘉骏顿时不知所措,赶忙低下头掩饰道:“休要胡说。”

  曹炬不再玩笑,神情忽然变得凝重起来。青衣女子身旁的中年仆妇似也有所察觉,抬头向曹炬看来。曹炬只觉这双眼睛深邃难测,一股莫名气势直压得他喘不过气,心中大惊。这三年来,他的龙象般若神功第五层已然修炼至大成之境,李擎天数次全力出手都对他无可奈何,却不想眼前这看似仆妇之人,仅以气势便能将他压制。曹炬思来想去,平生所遇之人,唯有赵婉或许能胜过她。

  可这青衣女子究竟是何人,怎会有一个近乎寂灭境界的高手为其仆人。曹炬已非初到京城时的懵懂之辈,如今他对大宋武林了如指掌,知晓这些江湖人中,武功最高者也不过胡珉琅之流,与师父李擎天至多不相上下,何时竟突然冒出这般高手?难道天下真有如此多的高人,而自己不过是个井底之蛙?

  曹炬眯起眼睛,上下打量这几人,问道:“你们与韩大人是何关系?”

  那丫鬟听曹炬语气不善,撇嘴道:“你又是何人,凭何盘问我们?”

  曹炬指了指窗外不远处城头上巡逻的禁军,说道:“在下姓曹,乃禁军统制。禁军负责城内防务,自然有资格问你们。”

继续阅读:第132章 疑窦丛生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宋时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