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密议
日月重照2025-10-14 09:182,608

  萧氏父女走后,鸳鸯本想进帐收拾一下,却被春梅拉住了,指指帐内,只见曹炬仍坐在那里动也不动。鸳鸯扮了个鬼脸,拉着春梅的手悄悄走开。

  帐外朔风渐起,卷起营中枯草,打着旋儿掠过辕门。过了约莫一个时辰,曹炬方缓缓起身,取过挂在帐壁的紫貂大氅披在身上,推门而出,踏着满地碎金般的月光,径向狄青的帅帐行去。

  此时狄青帐内依旧灯火通明,案牍上堆叠的军报文书高如小山,几名幕僚正围着沙盘低声议论,忽闻帐帘响动,见是曹炬进来,众人皆敛声起身,拱手行礼。这少年将军虽稚气未脱,却是官家亲封的帐前都指挥使,论职级犹在众幕僚之上,谁也不敢怠慢。

  “诸位不必多礼。”曹炬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一位身着青布长衫的中年文士身上,拱手道,“宫寒先生在此,曹炬有礼了。”

  这文士正是宫寒,乃狄青麾下第一谋士。当年狄青离西宁赴京就任兵部尚书,随行仅带两人,一为义子狄喜,二便是这宫寒。此人胸有丘壑,却淡泊名利,宁愿在狄府作个闲散幕僚,也不愿入仕为官,否则以其才学,早该位列九卿了。

  宫寒亦拱手还礼,道:“五公子客气。深夜前来,莫非是要见经略使?”

  “正是。”曹炬颔首道。

  “经略使正在内帐批阅军报,请随我来。”宫寒说罢,引着曹炬向内走去。行至帐门处,他忽然压低声音,含笑道:“昨日三公子向经略使负荆请罪,这般举动,想来是五公子的主意吧?”

  曹炬闻言并不意外,宫寒久在狄青身边,曹岯逃婚之事定然瞒不过他,便笑道:“先生此言差矣。三哥乃是真心悔过,与我这做弟弟的何干?”

  宫寒抚须笑道:“三公子性情直率,向来不屑于虚伪做作。此番负荆请罪,与他平日行径大相径庭,若说其中没有五公子从中斡旋,寒某是不信的。”

  曹炬略一沉吟,亦觉宫寒所言有理,便干笑道:“三哥确有愧于经略使,即便负荆请罪,也是应当的。”这话虽未明说,却已是默认了。

  宫寒会心一笑,拱手道:“五公子深谋远虑,寒某佩服。”

  曹炬话锋一转,道:“先生,经略使既委我为帐前都指挥使,我身边有两位得力助手,不知能否一同前来听用?”

  宫寒道:“寒某不过是个布衣,蒙经略使不弃,才得以在此效力。五公子掌管帅帐军务,此事自可做主。”

  曹炬道:“先生随经略使南征北战,历经大小数百战,我等后辈望尘莫及,日后还需多向先生请教。”他早听闻,就连向犷洋这等桀骜不驯之辈,在宫寒面前也不敢放肆,是以言语间愈发恭敬。

  宫寒微微一笑,沉吟道:“不知这两位壮士姓甚名谁?寒某也好为他们安排住处。”

  曹炬道:“多谢先生。实则只有两人,一名武梢懿,一名尤致。其余皆是我的贴身护卫,便不劳先生费心了。”他知战时幕僚皆宿于帅帐左近,以便随时听令。

  “武梢懿?”宫寒眉头微蹙,似在回想,“莫非是当年三千禁军离京誓师时,那位……”

  曹炬点头道:“正是此人。”

  宫寒恍然道:“原来如此。当年禁军离京后,朝中百官议论最多的,便是这武梢懿与情儿姑娘。据说他们演的那出戏,还有那曲《满江红》,传遍了京城大街小巷,就连经略使也时常哼唱几句呢。”

  他轻叹一声,道:“寒某生平第一次后悔未曾出仕,未能亲眼目睹那场盛况,当真是一大憾事。”

  稍顿,宫寒又道:“这武梢懿不是领兵的指挥使么?五公子怎地让他做起军情文书之事来了?”

  曹炬叹道:“武梢懿出身草莽,才智在禁卫军中实属佼佼者。先生也知,我北上时带的三千禁卫,勋贵子弟与平民各占一半,可军官却多是官宦之后。先前武梢懿还能与他们和睦相处,自打他因那出戏名声大噪,家父又将情儿姑娘许配给他,那些勋贵子弟便心生不满,处处排挤他。而武梢懿在平民子弟中威望极高,麾下军士对他唯命是从,长此以往,恐生祸端。我只得先将他调离,再做打算。”

  宫寒眼中闪过一丝讥诮,道:“以五公子的身份,只需一声令下,那些官宦子弟谁敢不从?”

  曹炬苦笑道:“我也曾多次训斥他们,却也只能让他们不再对武梢懿冷嘲热讽,私下里仍是形同陌路。军纪能约束言行,却管不住人心。我领兵以来,向来一视同仁,唯才是举,可数百年来勋贵与平民之间的等级鸿沟,岂是一朝一夕能填平的?我算是看透了,在那些勋贵子弟眼中,平民出身者纵有才干,可若与他们资历相当,便绝不容许其爬到头上。这是什么道理?想那太祖皇帝,当年也不过是个行伍出身,再往前数十年,这些勋贵的祖宗,说不定还在田埂上劳作呢。”

  宫寒脸上的讥诮之色褪去,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半开玩笑道:“听五公子这番话,若不是认得你,寒某真要以为,是谁假冒了枢密使大人家的公子呢。”

  曹炬自知失言,笑道:“麾下将士不和,我心中难免有些烦躁,方才所言不过是些牢骚,还望先生莫怪。”

  说话间,两人已到内帐门前。宫寒拱手道:“经略使交待的事,寒某还未办完,便不陪五公子进去了,望乞恕罪。”

  “先生自便。”

  曹炬推门而入,狄青见他进来,笑道:“是炬儿啊,你与那萧雨鑫谈得如何了?”

  曹炬躬身行礼,道:“不出经略使所料,塞尔柱帝国已是穷途末路,唯有依附我大宋与大辽国联军,才有一线生机。只是那萧雨鑫仍有顾虑,怕我等战时按兵不动,待东西塞尔柱两败俱伤后再出兵,是以提了不少条件。”

  狄青嗯了一声,道:“哦?他提了些什么条件?”

  曹炬将替萧雨鑫拟定的三项要求一一说了。狄青听后,眉头紧锁,道:“拨些粮草给他们,倒也无妨。派一员大将与他们并肩作战,若能让塞尔柱帝国安心,也并非不可。只是三万兵马太多,最多给一万。但要我大宋与大辽国联军同他们一起出兵攻打西塞尔柱,此事绝无可能。辽军在西塞尔柱后方,至少能牵制五六万大军,若不时佯攻,甚至能牵制近十万。我大宋在正面两翼出击,亦可牵制西塞尔柱七八万人。如此一来,西塞尔柱四面受敌,军心必乱,他塞尔柱帝国二十万大军从中路突进,兵力又占优势,若还不能取胜,那便是他们自己无能,我大宋与大辽国联军绝不会插手。”

  曹炬笑道:“这些末将也跟萧雨鑫说过,可他却反问,若西塞尔柱见中军危急,不顾我大宋与大辽国联军在侧,强行调兵增援,该当如何?他们塞尔柱帝国,怕的是即便胜了,也已是惨胜。”

  狄青沉吟片刻,道:“你去告诉萧雨鑫,西塞尔柱若从何处退兵,我大宋与大辽国联军便从何处跟进。若他们敢强行回师增援,我大宋与大辽国联军便从该处加入战局。”

  曹炬面露难色,道:“经略使,末将人微言轻,萧雨鑫恐怕不会信我。”

  “人微言轻?”狄青看了他一眼,笑道,“炬儿,你也太过谦虚了。公伯在信中已言明,要让你接任曹家堂主之位,这等身份,传出去朝中谁还敢小看你?嘿嘿,废长立幼,公伯做事向来出人意料。不过此事,本帅却不得不服,你确实比你那两位兄长强多了。”

  曹炬有些不好意思,道:“经略使过奖了。”

继续阅读:第323章 扶弱锄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宋时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